为了解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白芒编”的发展现状,进一步探索传统工艺与数字化融合的可行性与行动路径,广西师范大学“青编博华小分队”于2月14日前往广西博白佳裕工艺品有限公司,开展了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发放问卷等形式调研了广西博白芒编在制造、销售、数字化等方面的情况,为博白芒编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调研期间,在当地主任涂春晓的带领下,团队成员首先走访了广西博白佳裕工艺品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观赏博白芒编的制作过程及各种成品。据她介绍,当地博白芒编的销售主要采纳“公司+农户+订单”的模式,公司分发材料至各家农户,待成品完成后便由公司统一进行海外销售,且手工编织的群体主要为妇女。这一举措基于博白县的发展实际且沿袭已久,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妇女的灵活就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随后,针对博白芒编的数字化发展,团队与当地的多位编织人员进行了访谈。据负责人所述,当地博白芒编以线下销售为主,但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阶段,电商、文旅等多样化发展之路还在探索中。通过与编织人员的访谈,团队成员了解到博白芒编的数字化融合发展仍有待完善,并相应地提出了关于数字带动芒编发展的一系列构想,利用互联网平台宣传芒编产品,提升国内知名度,拓展销售渠道;同时可以开创芒编“文旅”赛道,以别具一格的当地特色吸引外地旅客等等。负责人对团队成员的构想给予了积极的肯定,表示博白芒编会继续探索数字化发展之路。
受访者表示,高校学生参与社会调研已成为常态化现象,尤其区域高校常由学院领导带队组织大规模实地考察。她对团队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强调,“大学生走出校园开展调研至关重要,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存在一定差距,只有通过实地观察学习才能获得真知”。
通讯员 黄可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3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