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乡村,探究并推动乡村治理新模式。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乡域筑梦实践团,于2025年2月4日前往青岛市胶州市巩家庄村,通过实地调研,了解村民、村干部、社会组织等各方在乡村治理中的参与现状,分析协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协同活动,助力解决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难题。力求在实践中总结出可推广的协同共治经验,为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撑,让乡村在多元主体协同努力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调研正式开始前,实践团成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多次召开线上、线下会议,积极讨论,广泛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乡村治理的历史发展以及当今各地乡村治理的政策制度。基于前期充分的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和小组讨论,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乡域筑梦实践团于2025年2月4日前往青岛市胶州市巩家庄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探索现阶段下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在参与关于“组织协同视域下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乡村治理现代化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也切实感受到其中面临的挑战与蕴含的机遇,收获了许多宝贵的感悟。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有着极为重要的时代价值。它不仅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着力点,更是促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水平以及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强大动力。从现实情况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乡村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对乡村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选择。
然而,在实践调研中,我清晰地看到当前乡村治理现代化仍然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治理体系不完善是较为突出的问题。村级组织体系虽涵盖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村务监督组织、集体经济组织等多元主体,但各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机制尚未完全理顺。在一些乡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务监督组织的职能履行存在不足,导致乡村治理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工作效率低下。
资源匮乏也是制约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资金投入不足,许多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水平较低,难以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例如,一些偏远乡村的道路状况差,影响农产品运输和村民出行;教育、医疗资源短缺,村民子女上学难、看病难。另一方面,信息资源相对闭塞,乡村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不畅,使得先进的治理理念和技术难以引入,限制了乡村治理的创新发展。
人才队伍不健全同样不容忽视。农村地区人才流失严重,年轻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导致乡村治理缺乏新鲜血液和专业人才。现有的乡村干部队伍在年龄结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难以适应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复杂要求。缺乏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 “三农” 工作队伍,使得乡村治理在规划、执行和创新等方面面临重重困难。
文化环境不佳也对乡村治理产生了负面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冲击,一些优秀的乡土文化逐渐失传。部分村民出现价值观扭曲、道德滑坡等现象,邻里纠纷增多,乡村社会凝聚力下降。这不仅增加了乡村治理的难度,也影响了乡村的和谐稳定发展。
面对这些困境,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组织协同视域下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完善治理体系是首要任务。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党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将其打造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同时,明确各治理主体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协同合作机制,促进村民自治组织、村务监督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经济社会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与互补。例如,通过建立定期的沟通协调会议制度,让各组织共同商讨乡村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形成工作合力。
加大资源投入是关键支撑。政府应加大对乡村的财政支持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投向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等领域。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此外,加强乡村信息化建设,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打破信息壁垒,让乡村能够及时获取外界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推动乡村治理创新发展。
培育专业人才是重要保障。一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大学生等返乡创业就业,为乡村治理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加强对现有乡村干部和农民的培训教育,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线上学习等方式,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例如,定期组织乡村干部参加乡村治理专题培训,邀请专家学者授课,提高他们的治理水平和创新意识。
重视文化建设是精神动力。深入挖掘和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乡村文化价值理念。通过文化建设,增强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乡村治理现代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这次社会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共同破解现实困境,积极探索实践路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乡村的有效治理,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也将持续关注乡村治理问题,希望能为乡村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讯员 邰鑫坤)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6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