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承文化之美, 点 亮童年之光--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寒托班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作者:陈雨涵

电头:大学生网报南京1月28日电(通讯员陈雨涵)

导语:在2025年寒冬时节,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志愿者们,怀揣着培养幼儿综合素养的热忱,于南京梅园社区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寒托班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非遗润童心,巧手传匠心”为主题,旨在通过多元课程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培育审美情趣,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活动精心设计了“干花制作”“非遗簪花体验”“创意灯笼手作”三大课程模块,将自然美育与传统技艺深度融合,以“小手拉大手”的互动形式,邀请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踊跃参与,为幼儿打造了一场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的文化启蒙盛宴。

正文:

第一章:指尖拾秋——干花制作课程中的自然美育

活动启幕,志愿者引领孩子们步入社区精心打造的“自然工坊”。工坊内,桌上有序罗列着玫瑰、雏菊、尤加利叶等鲜妍花材,一旁整齐摆放压花板、干燥剂、麻绳等工具。吴思穆老师凭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讲解,为孩子们开启植物生长奥秘的大门:“每一片花瓣都是大自然的深情馈赠,即便花期逝去,凭借我们的双手,也能将这份美好永久留存。”

实践环节,孩子们系上小巧围裙,摇身变为“自然探索者”。他们轻缓且细致地将花瓣平铺于吸水纸上,部分孩子借助木制压花器稳固花瓣,另一部分则巧用干燥剂封存花材。其间,志愿者积极引导幼儿观察花瓣因水分散失而发生的色彩渐变,鼓励他们大胆用言语描绘触摸花瓣时的细腻触感与萦绕鼻尖的独特气味。托班的乐乐兴奋得满脸通红,高高举起手中作品叫嚷道:“我的小花变得薄透啦,就像轻盈的蝴蝶翅膀!”

临近课程尾声,孩子们将干燥妥当的花材精心粘贴在牛皮纸卡之上,创作出独一无二的干花书签。这些满载童趣与巧思的作品,会被悬挂于教室别具一格的“四季之窗”展示区,成为记录季节交替变迁的独特视觉印记。吴思穆总结道:“干花制作课程,不仅有效锻炼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耐心与专注,更为关键的是,让孩子们真切领悟到珍惜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第二章:鬓间生辉——非遗簪花技艺的文化启蒙

活动推进至第二阶段,借助PPT的动态展示,孩子们仿若穿越时空,踏入古色古香的“文化传承馆”。当屏幕中出现头戴传统“四季花簪”、气质温婉的簪花技艺省级传承人李女士时,孩子们的目光瞬间被其发间微微颤动、精美绝伦的绒花牢牢吸引。卢悦手持饱经岁月沧桑、拥有百年历史的檀木花模,为孩子们抽丝剥茧般详细讲解:“这朵雍容华贵的牡丹,是由蚕丝一丝一缕精心捻制而成,从最初的原料筛选、细致的染色加工,到最终完美成型,整整历经三十道繁杂工序。”孩子们由此得以一窥非遗技艺的精湛绝伦与深厚底蕴。

在互动体验区域,托班幼儿在志愿者的悉心协助下,勇敢尝试制作简易版缠花。他们手持五彩丝线,全神贯注地缠绕在纤细铜丝之上,再将颗颗晶莹米珠精心点缀于花瓣尖端。尽管孩子们手法稍显生涩稚嫩,但那专注投入的眼神中,满溢着对传统工艺的好奇与深深敬重。五岁的朵朵双手小心翼翼捧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桃花发夹,眼眸闪烁着光芒,开心地说道:“我要把这个漂亮的发夹送给妈妈,让她变身成古代的美丽公主!”

在至关重要的文化传承环节,卢悦为每一位孩子郑重佩戴上寓意吉祥美好的“如意小花簪”,并缓缓讲述簪花习俗背后源远流长的故事:“在古代,小朋友们每逢春节、端午这些重要传统节日,都会精心佩戴簪花,这就如同现在你们过生日时,满心欢喜戴上漂亮的生日皇冠一样,都饱含着美好的期许。”通过将非遗技艺与儿童日常生活紧密关联,原本晦涩抽象的文化概念变得鲜活生动、触手可及,在孩子们纯净的心田悄然播下文化认同的珍贵种子。

第三章:灯火相传——创意灯笼中的美学创想

午后时分,暖阳斜斜洒入美术教室,备受孩子们期待的灯笼制作课程正式拉开序幕。崔淼淼借助投影设备,为孩子们徐徐铺展一幅从汉代古朴绢灯跨越至现代艺术灯饰的漫长历史画卷。当屏幕上呈现出清代“走马灯”那灵动旋转的影像时,教室里瞬间爆发出此起彼伏的惊叹声。托班幼儿轩轩满脸惊讶,不禁脱口而出:“原来古代人那么早就发明出会转动的灯笼啦!”这一新奇发现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热烈讨论的热情。

实践环节采用“传统架构融合现代创意”的创新教学模式。孩子们首先需运用竹篾搭建稳固的六角形灯架,这一过程高度依赖同伴间的紧密协作,共同完成框架的搭建与固定工作。搭建完成后,孩子们在半透明的宣纸上尽情挥洒创意才华:有的巧用蔬菜进行拓印,创造出色彩斑斓、独具质感的纹理;有的将干花精心粘贴,营造出层次丰富的立体效果;还有的直接用手指蘸取颜料,绘出浩瀚星空的奇幻图案。考虑到环保理念的融入,崔淼淼特意引导孩子们利用生活中的落叶、碎布等废弃材料装点灯面,变废为宝。

随着窗帘缓缓拉上,室内灯光逐渐熄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翩然而至。孩子们手提自己亲手制作的灯笼,在教室里好奇地四处走动、探索。暖黄色的柔和光线透过形状各异、图案精美的灯面,在地面上投射出如梦似幻的光影。这场充满仪式感的“亮灯仪式”,不仅让孩子们真切体会到亲手创造光明的满满成就感,更通过这一沉浸式的光影场景,加深了他们对“团圆”“祈福”等传统文化意象的深刻感悟与理解,使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孩子们心间深深扎根。

第四章:教育深耕——社会实践活动的多维价值

本次系列课程的精巧设计,深度践行“生活即教育”这一先进理念。干花制作课程,让幼儿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敏锐感知自然万物的变化,培育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簪花技艺传承课程,唤醒幼儿内心深处沉睡的文化基因,使其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灯笼创作课程,巧妙融合工程思维与艺术表达,全面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空间思维与创新创造力,促进幼儿的全方位发展。家长代表刘女士在活动反馈中深情分享道:“孩子回家后,主动提出要把枯萎凋谢的鲜花制作成标本,他对美的这份执着追求与珍视,让我们既惊喜又倍感欣慰。”这一反馈有力彰显出课程对幼儿生活态度与审美意识的积极正向影响。

吴禾在总结发言中着重强调:“幼儿教育绝非仅仅局限于知识的机械传授,更应全力以赴搭建起文化传承的坚固桥梁。当孩子们亲手触摸传统技艺,真切感受其独特魅力与温度时,文化的脉络便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悄然延续、蓬勃生长。”活动圆满结束后,学生作品交由孩子们自行妥善保管,并鼓励他们积极自主推广,将自己的创作成果分享传递给更多人,让教育的丰硕成果切实反哺文化传承事业,形成良性循环。

结语:在这场贯穿古今、跨越时空的美学探索伟大征程中,梅园社区寒托班的幼儿们以纯真无邪的双手,生动谱写着文化传承的崭新现代篇章。干花所蕴含的永恒之美、簪花展现的精致典雅韵味、灯笼散发的温暖祥和氛围,这些文化符号经由儿童独特纯真的视角重新解读诠释,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传统与现代相互交融所蕴含的无限可能与蓬勃生机。当非遗技艺在孩子们的指尖重焕熠熠生机,我们所见证的,绝非仅仅是技艺的简单延续传承,更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在新时代的生动鲜活表达与蓬勃发展。

后记: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志愿者们成功将传统文化引入幼儿课堂,让孩子们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深入领会文化精髓,深刻体悟文化内涵。此次宝贵的实践经验,为教育界同仁共同探索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创新实施路径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范例。在未来,期待能有更多类似的实践活动开展,持续丰富幼儿教育的文化内涵,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助力孩子们不断增长知识见识,茁壮成长,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新鲜活力,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夺目的光彩。

(通讯员陈雨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5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矿大学子三下乡:绽放青春色彩,助力乡村振兴

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9月12日,为推动乡村振兴、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国矿业大学“七彩绘乡村,青春助振兴”手绘乡村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实施“凝聚青春力量,助力美丽江苏”专项行动,…… 万笑颜 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展望星途梦未来,回顾党史励当下

为普及天文知识、促进党史教育,2022年8月1日至2022年8月3日,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引星火明童心梦想”团队在安徽灵璧开展社会志愿服务实践,借助线上课堂的形式将天文航天精神与发…… 万笑颜 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披星普天文,戴梦促振兴

2022年7月8日至2022年7月30日,为开展天文科普、普及党史教育、促进乡村振兴,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引星火明童心梦想”团队前往安徽灵璧、江苏省徐州市开展专项社会志愿服务实践。“…… 万笑颜 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矿业大学“童享阳光,青春护航”新区街道防拐教育活动顺利进行

2021年7月19日,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童享阳光,青春护航”暑期实践活动新区街道小组完成了爱心暑托班第四日的课程,今日的课程为名著鉴赏、防拐自护、素质拓展以及…… 万笑颜 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矿业大学“童享阳光,青春护航”铜山街道防溺水活动顺利展开

2021年7月18日下午,“童享阳光,青春护航”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暑期社会实践团铜山街道团队于徐州市铜山区天赋广场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防溺水教育活动。本次活…… 万笑颜 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矿业大学“童享阳光,青春护航”铜山街道活动继续进行

2021年7月18日下午,“童享阳光,青春护航”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暑期社会实践团铜山街道团队于徐州市铜山街道学苑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开展党史教育和经典红歌赏析活动。…… 万笑颜 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矿业大学“童享阳光,青春护航”新区街道活动继续进行

7月17日9时,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童享阳光,青春护航”新区小组暑托班开始了第二天的课程。上午的课程主题是爱国主义,首先是孟宇带来的音乐鉴赏课,她为孩子们讲…… 万笑颜 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矿业大学“童享阳光,青春护航”新区街道活动顺利进行

7月18日,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暑假实践新区街道小组成员在新区街道驿城村村民委员会开展第三天的暑托班课程。今日的课程为科学普及、趣味绘画、国学鉴赏以及固定的…… 万笑颜 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趣味运动展风采,残健共融谱新篇

2025年4月18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第五届“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重庆市江北区铁山坪街道渝康馨家园举办了…

凝聚青春力量,赓续红色血脉 ——工商管理学院开展“星火燎原·红色征程”

2025年4月18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小红船”党员服务站联合“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于重庆工商大学南操篮球场举办…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遵义会议精神拾遗文化宣讲团系列活动纪实

一、导语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商学院团委开展“用爱铺就无碍之路,携手残障共赴暖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4月19日,商学院团委在长沙西湖公园开展为期一天的“用爱铺就无碍之路,携手残障共赴暖阳”志愿活动。活动前…

筑牢反诈防线,守护校园净土

近日,24090441班宣传委员与组织委员携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反诈指南宣讲会,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且实用的反诈知识课…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翩跹秧歌舞,镌刻千年风华
为深度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帮助青年了解文化多元性,拓宽知识视野,学习传统文化,全面认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内心深处产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进而将文化自信融入日常生活中,曲阜师范大学“执…
曲园学子三下乡:党社联建创新路,合作共赢促振兴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山东省积极探索“党社联建”新模式,通过党建引领、合作社带动、群众参与,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这一创新实践不仅彰显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也为新时…
清扫行动践初心,防诈宣传护晚晴
现代社会,老人受诈骗现象愈发普遍,已然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老人被骗,不仅钱财受损,身心也备受折磨。一生积蓄付诸东流,往往陷入自责、焦虑,严重影响生活。正在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曲阜师…
反诈知识传万家,卫生清扫助桑
2025年1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工学院青禾赤子实践队队员积极参与“三下乡”活动,在菏泽市马楼村,为当地老人宣传防诈骗知识,并为老人提供打扫卫生等力所能及的帮助,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怀。一…
反诈知识传万家,卫生清扫助桑榆
2025年1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工学院青禾赤子实践队队员积极参与“三下乡”活动,在菏泽市马楼村,为当地老人宣传防诈骗知识,并为老人提供打扫卫生等力所能及的帮助,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怀。活…
传承文化之美 点亮童年之光--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寒托班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电头:大学生网报南京1月28日电(通讯员陈雨涵)导语:在寒冬腊月之际,为有效提升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其审美鉴赏能力以及增强文化认同感,2025年,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志愿者携手南京梅园社区,精心…
乡音融国声
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地域环境、教育资源等因素的限制,普通话的普及程度和使用水平相对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居民与外界的交流以及农村的发展,1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言启星芒”实践队,…
普语进乡户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背景下,普通话作为我国通用语言,是促进各地区、各民族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以及社会和谐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为了深入了解农村社区…
以教育为基,助人才振兴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下,新农村的建设应该如何开展变得尤为重要。为探索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建设的发展,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文韵耆治”实践队于1月10日前往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尼山镇鲁源新…
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1
安徽工业大学524文化传承团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为积极弘扬家乡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安徽工业大学524文化传承团在2月1日以线上云组队的方式宣传家乡文化。一.探寻徽州文化徽州鱼灯在当地的民俗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