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学子返家乡:走进家乡梨园,弘扬劳动精神
为了解家乡梨园的发展,弘扬当地农民的劳动精神。1月20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电气工程支部“电亮未来”社会实践队在安庆市太湖县毕岭村毕传虎建立的梨园开展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与毕传虎爷爷一起谈论梨园的相关问题,了解种植梨树的相关过程。
梨园由本地人毕传虎于2002年创建,基地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运营,整个基地共有150余亩。此外,创始人毕传虎采用了一种极具创新性与可持续性的绿色种植方式——(梨树+鸡禽类的林下套养模式),因此梨树在种植过程中少打农药少施化肥,产出的水果是天然绿色产品,果园盛产翠冠梨和红香苏梨,皮薄肉厚,口感清新,深受当地人民与游客的喜爱。据悉,2023年毕岭种植基地带动了20户农户从事果树种植,累计带动已脱贫户就业200余人次,2024年产量已经达到10多万公斤,产值较大,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与振兴作出大贡献。
图为毕岭村梨园冬季景象。 实践队员朋涛 供图
图为当地盛产的翠冠梨。 梨园创始人毕传虎 供图
1月20日下午,实践队员们前往梨园与毕传虎爷爷会合,随即实践队员们就与毕爷爷一起谈论了他的创业初衷,村里梨园的发展史,当地盛产的翠冠梨的优势以及对如今爆火的电商销售的想法。毕爷爷热情的和实践队员分享了他对这些问题的答案,实践队员对梨园的发展了解了很多。实践队员们印象中最深刻的还是毕爷爷的创业初衷“开创具有当地特色的企业,带动村民一起致富,共同推动家乡的发展”。毕传虎爷爷是当地乡村振兴的有力推动者,20多年来,他坚守梨园,给当地农民提供不少工作岗位,为村集体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让这片曾经草木丛生的荒山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令实践队员们敬佩不已。
图为实践队员与毕传虎爷爷正在谈论。 实践队员朋涛 供图
通过这次本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深入的了解了当地梨园的发展以及当地盛产的翠冠梨。翠冠梨核小,皮薄肉厚,口感清新,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来当地梨园品尝。实践队员们知道了毕传虎爷爷创业路上的艰辛与不易,领悟了那一代人的吃苦耐劳,辛勤劳作的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幸福生活不会从天而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毕传虎爷爷是劳动创造的模范,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注:相关数据来自“江塘动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4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