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统文化实践课走进社区,大学生助力青少年沉浸式感受非遗魅力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作者:邓婷月

电头:大学生网报南京1月30日电(通讯员 邓婷月)

导语:2025年1月16日至1月29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实践团队携手南京市梅园社区,针对社区儿童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寒托班实践活动。在活动期间,团队开设了非遗簪花、干花书签、新春灯笼等一系列传统文化课程,为近30名小学生打造了别具一格的“行走的文化课堂”,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指尖焕发出绚丽光彩。

正文:

三维课程体系:搭建从认知到创造的进阶阶梯

实践团队用心设计了“历史溯源—技艺体验—创新应用”三阶课程模型。以非遗簪花专题课程为例,志愿者借助动态版《簪花仕女图》数字影像,带领孩子们穿越时空,领略从唐代宫廷到闽南渔村簪花文化的演变历程。考虑到低龄学生的理解能力,课程特别增加了“时空拼图”实体教具,把不同的历史时期转化为可以拼接的磁吸模块。孩子们在拼接拼图的过程中,仿佛能真切地触摸到历史发展的脉络。

干花书签制作课程则成为跨学科融合的有益尝试。志愿者把诗词鉴赏巧妙地融入手工环节,通过带领孩子们诵读《墨梅》《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经典古诗,引导他们理解花卉背后的文化意象。一名五年级学生在制作梅花书签时,主动把“不要人夸好颜色”这句诗写在书签的流苏上,还轻声说道:“这朵干梅就像诗句里说的一样,即便没有鲜艳的颜色,也依然很美。”

在干花书签制作课堂上,志愿者采用了“五感教学法”:让孩子们先闭上眼睛,触摸风干的玫瑰花瓣,猜猜是什么品种;接着嗅闻薰衣草的香气,联想与之相关的古诗。课堂上,一名男孩举起莲蓬干花,脱口而出“接天莲叶无穷碧!”,引得教室里响起阵阵喝彩。

双向成长:在文化熏陶中播撒自信的种子

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非遗技艺,展现出了令人惊喜的创造力和学习潜能。在簪花制作课上,有个男孩之前因为手工做得不够精细,总是不好意思展示自己的作品。但在志愿者一步一步的耐心指导下,他最终完成了一枚以宋代“一年景”花冠为灵感的多层叠瓣发簪。当他的作品被摆放在教室的展示区时,他兴奋地拉着同伴,反复确认:“这真的是我做的!”。

新春灯笼的制作活动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就算有些小朋友一开始不太会做,在志愿者“小老师们”的帮助下,他们也顺利完成了制作,充分体会到了实践的乐趣。

这样的例子充分证明了非遗实践教育在培养儿童自信心方面的重要价值。根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对非遗传承案例的研究,青少年在参与传统手工艺实践的过程中,专注力和自我效能感普遍能提升40%以上。在这次活动中,很多孩子从最初因为害怕做错而表现得小心翼翼,逐渐变得主动探索、大胆提问,甚至在课后还自己去查阅簪花的历史资料。

文化涟漪:从指尖技艺迈向心灵共鸣

这次活动的意义远远不止于传授技艺。孩子们制作的干花书签成为了传递情感的特殊载体——有的孩子把自己制作的书签送给父母,还附上亲手写的卡片,上面写着“这是永不凋谢的爱”;有的孩子用书签标记《唐诗三百首》里喜欢的诗句,将手工制作和阅读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非遗技艺还成为了代际沟通的桥梁。有一名跟着祖辈生活的留守儿童,在完成闽南渔女簪花作品后,第一次主动向奶奶询问家族的迁徙历史。社区工作人员感慨地说:“以前大家都觉得老手艺是‘过时的东西’,现在才发现它们背后藏着好多家庭故事。”此次实践团队与南京市玄武区梅园新村街道合作,开展了这场以非遗文化为核心的社区儿童寒托班实践活动。

这次活动围绕簪花技艺、干花书签、新春灯笼等主题,构建了“历史溯源—技艺体验—创新应用”的三维课程体系,借助数字影像、实体教具等多种手段,让传统文化的魅力深深浸润孩子们的心灵。

活动期间,孩子们借助动态版《簪花仕女图》探索簪花千年的发展变化,通过“五感教学法”触摸干花的纹理、嗅闻植物的芬芳,还把《墨梅》等古诗的意境融入书签创作中。有个曾经对手工制作有些害怕的男孩,在志愿者的分步指导下,完成了宋代“一年景”风格的发簪,自信展示作品时,他感叹道:“原来我也能创造美!”这些案例充分证明,实践教育能够有效激发儿童的自信心和创造力,也体现了新生代对非遗文化的独特理解和诠释。

参与活动的师范生志愿者们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教学能力的提升。他们运用“微任务分解”“三环反馈体系”等教学策略,把复杂的非遗工艺转化成孩子们容易理解的模块。比如在解决灯笼骨架制作的难题时,团队带领孩子们一起动手操作,让低龄学生独立完成灯笼制作的比例提升到了89%。这次活动还产生了“文化涟漪效应”:干花书签成为社区图书馆热门的借阅文创产品,很多家庭因为“传家宝任务”展开了代际对话,89%的家庭深入探讨传统文化,取得的效果远超预期。

结语:

这次实践活动不仅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还探索出高校与社区合作联动的非遗传承新模式,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青春活力。

(通讯员:邓婷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3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三下乡||党史宣讲润童心,青春助力兴教育——“三下乡”社会实践纪实(八)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让党员群众更好地了解党史,2024年7月9日,怀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少数民族预科教学部)“微爱”…… 周伶俐 怀化学院查看全文 >>

三下乡||共筑禁毒防线,守护童真烂漫——“三下乡”社会实践纪实(七)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讲话精神,重视青少年禁毒教育,2024年7月9日,怀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少数民族预科教学部)“微爱”青年志愿者团队前往湖北省恩施土…… 周伶俐 郭伶欣 怀化学院查看全文 >>

三下乡||文化支教,筑梦朝阳——“三下乡”社会实践纪实(六)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小学生的文化认同和…… 周伶俐 怀化学院查看全文 >>

三下乡||“三下乡”支教行,梦想催发幼芽萌——“微爱”青年志愿者实践团“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促进城乡教育交流,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怀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少数民族预科教学部)“微爱”青年志愿者实践团从教育层面入手,结合当地民族文化,于2024年7月8日…… 叶梦婕 吴雨欣 谌佳 怀化学院查看全文 >>

三下乡||舞动青春,建始推普——“三下乡”社会实践纪实(四)

为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扩大普及范围和提高质量,2024年7月7日,在怀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少数民族预科教学部)团总支书记谌佳的带领下,“微爱”青年志愿者团队前往湖北省建始…… 周伶俐 顾丽萍 谌 怀化学院查看全文 >>

三下乡||点亮红色文化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三下乡”社会实践纪实(

为进一步挖掘建始县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激发建始县居民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与动力。2024年7月7日,怀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少数民族预…… 周伶俐 叶梦婕 吴 怀化学院查看全文 >>

三下乡||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命脉 ——“三下乡”社会实践纪实(二)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纪念“七七事变”87周年,铭记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弘扬爱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命脉,2024年7月7日上午,…… 周伶俐 叶梦婕 吴 怀化学院查看全文 >>

三下乡||微爱凝力推普路,共筑语言沟通桥——“微爱”青年志愿者实践团三下

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扩大普及范围和提高质量,增强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发挥关键作用。怀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少数民族预…… 叶梦婕 吴雨欣 怀化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电气学子返家乡之张飞板面:一碗面条,千年传奇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文化的载体。张飞板面,这道以三国名将张飞命名的面食,以其独特的制作…

三下乡:投身垃圾分类实践,感悟乡村环保之重

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垃圾分类成为了守护绿水青山的关键一环。作为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风展红…

深入桂林寻红迹 汲取力量启新程

为了探索桂林红色历史,延续红色文化脉络,丰富中国红色文化宝库,为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教育提供素材,广西师范大学红迹守望…

我把安工大带回家

我把安工大带回家:传递校园温暖与知识之光2025年2月3日星期一,胡君回到家乡仁寿县,走进了自己曾经就读的高中仁寿一中北校区…

团队探访古镇村民,激发狮头发展活力|广西师大“桂影流韵 纸狮承辉”实践团

为了探究灵川县纸塑狮头在当地的影响,1月9日,广西师大“桂影流韵纸狮承辉”实践团前往灵川县大圩古镇进行实地调研,团队成…

最新发布

社区开启传统文化实践课堂,大学生助力青少年领略非遗风采
电头:大学生网报南京1月30日电(通讯员邓婷月)导语:2025年1月16日至1月29日期间,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红心研墨”实践团队与南京市梅园社区达成合作,为社区里的孩子们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寒托班实践活动。…
曲园学子开展社区整治行动:充电安全筑防线,消防安全护家园
为提升社区居民对电动车充电安全的重视,减少因不当充电引发的安全隐患,营造安全和谐的社区环境,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史践履,睦邻同行”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2月4日在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瑞福园小区开…
社区里的传统文化课堂:大学生助力青少年感悟非遗魅力
电头:大学生网报南京1月30日电(通讯员邓婷月)导语:2025年1月16日至1月29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实践团队与南京市梅园社区携手,为社区儿童开办了为期两周的寒托班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非遗簪…
情暖童心,关爱同行
近日,为切实解决辖区孩子在寒假期间课业辅导的问题,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益心益意队”精心组织了一系列课业辅导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积极响应,志愿…
以春联送真情,借真情暖社区
新春佳节已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2025年1月3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冬日映暖阳,温情溢社区”社会实践队组织开展了“情暖新春·福满社区”贴春联活动。活动当天,社区…
社区共筑防,安全度春节
为了增强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确保大家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冬雪映暖阳,温情溢社区”实践队在春节期间深入社区,广泛开展了春节安全知识的宣传活动。活动筹备期间,实践队员们精心策划,制定了详细…
曲园学子三下乡:普及垃圾分类,共建美丽乡村
曲园学子三下乡:普及垃圾分类,共建美丽乡村中国青年网济南1月20日电(通讯员董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垃圾分类正是改善环境、节约资源的关键举措。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提升公众环保意识,推…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返家乡:守红色初心,续革命薪火
电气学子返家乡:守红色初心,续革命薪火为传承先辈热血,学先辈精神,铸造时代担当。1月17日至1月20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文化传承小队”实践小队成员分别前往泗县烈士陵园、宣城市新四军烈士纪念碑、南…
曲园薪火,师道长存——对话卢翔远老师的精神传承
在曲阜师范大学的银杏树下,岁月沉淀成文化的年轮。这里的一砖一瓦镌刻着师者的初心,一代代学子从这里启程,将儒家文化的薪火播撒四方。2025年1月11日上午,“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社会实践队伍来到曲阜…
以文化传承之笔,绘童年美育新篇——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寒托班实践探索
电头:大学生网报南京1月28日电(通讯员陈雨涵)导语:在2025年的凛冽寒冬,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志愿者团队秉持着培育幼儿全面素养的初衷,携手南京梅园社区,精心策划并开展了“非遗润童心,巧手传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