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电气学子返家乡之张飞板面:一碗面条,千年传奇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白岳松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文化的载体。张飞板面,这道以三国名将张飞命名的面食,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一碗面条,承载着千年的传奇故事,从三国战场到现代餐桌,张飞板面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传承。

2025年1月11日,安徽工业大学学子白岳松来到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传承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张飞板面”。

张飞板面的名字源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据传,张飞是蜀汉名将,以勇猛善战著称。相传新野板面与三国名将张飞有段奇闻轶事。相传1700多年以前,(公元207年)张飞屯兵新野,日夜练兵,甚为操劳,不到吃饭时间就饥饿难忍,便责怪炊事员做不出可口的饭来,有一天,他发了脾气,把和好的面团狠狠的摔在青石板上,命令炊事员把摔好的面团扯成宽面,放进开水里煮,兑以特制汤料,面筋而味美从此成了将军的每日必餐。

成员白岳松找到一位张飞板面传承人,讲解张飞板面的由来与发展的历史故事。

图为张飞板面传承人讲解张飞板面的历史故事。 白岳松 摄图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飞板面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人们不仅将其视为一种美食,更将其与张飞的英勇形象联系在一起。传说中,张飞在制作板面时,用力揉面,使得面条筋道有弹性,象征着张飞的刚毅和力量。

虽然张飞板面的具体起源已不可考,但在一些历史文献中,仍能找到关于这种面食的记载。例如,清代的一些地方志中提到了“张飞面”,描述其制作工艺和风味特点,与今天的张飞板面颇为相似。

张飞板面最初在四川地区流行,后来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在不同的地域,张飞板面的制作工艺和风味也有所不同,但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筋道口感和香辣风味。

在许多家庭中,张飞板面是节日和团聚时的必备美食。家人们围坐在一起,分享一碗热腾腾的板面,不仅满足了味蕾,更增进了亲情。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家庭在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元素,如使用全麦面粉、增加健康配料等,使得张飞板面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饮食需求。

近年来,张飞板面逐渐走向品牌化和商业化。一些知名的餐饮企业推出了张飞板面的连锁店,通过标准化的制作工艺和优质的服务,将这道传统美食推广到更广泛的市场。

张飞板面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面条的筋道有弹性。这得益于高筋面粉的使用和用力的揉面过程。每一根面条都充满了嚼劲,让人回味无穷。

白岳松同学请到了板面师傅,展示拉板面的技艺。

图为面条的制作过程。 白岳松 供图

张飞板面的调味以香辣为主,辣椒油和蒜泥的加入使得面条味道浓郁,辣而不燥。这种独特的香辣口感,深受嗜辣者的喜爱。

张飞板面不仅美味,还富含营养。面条提供了丰富的碳水化合物,配菜如鸡蛋、肉类和蔬菜则提供了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使得这道面食成为一顿均衡的餐食。

图为张飞板面的调料(臊子)。 白岳松 摄图

张飞板面的制作首先从选材开始。面粉是制作板面的基础,通常选用高筋面粉,以保证面条的筋道口感。此外,配料如猪肉、鸡蛋、蔬菜等也需精心挑选,确保新鲜和优质。

揉面是制作张飞板面的关键步骤。将面粉与水按比例混合,用力揉搓,直至面团光滑有弹性。接着,将面团擀成薄片,再用刀切成宽条,这就是“板面”名称的由来。

将切好的面条放入沸水中煮熟,捞出后沥干水分。调味是张飞板面的另一大特色,通常使用酱油、醋、辣椒油、蒜泥等调料,根据个人口味调配。最后,将煮好的面条与调料充分拌匀,即可食用。

为了增加口感和营养,张飞板面通常会搭配一些配菜,如炒鸡蛋、炒肉片、青菜等。这些配菜不仅丰富了板面的味道,还使其看起来更加诱人。

图为“张飞板面”牌匾。 白岳松 摄图

随着时代的发展,张飞板面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良。一些厨师在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元素,如使用全麦面粉、增加健康配料等,使得张飞板面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饮食需求。

近年来,张飞板面逐渐走向品牌化和商业化。一些知名的餐饮企业推出了张飞板面的连锁店,通过标准化的制作工艺和优质的服务,将这道传统美食推广到更广泛的市场。

张飞板面不仅在国内受到欢迎,还逐渐走向国际。在一些国际美食节和文化交流活动中,张飞板面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代表,吸引了众多外国友人的关注和喜爱。

图为白岳松与张飞板面传承人合影。 白岳松 供图

张飞板面,这道承载着千年传奇的面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文化的传承。从三国时期的传说到现代的创新,张飞板面见证了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无论是作为地方特色美食,还是作为家庭团聚的象征,张飞板面都将继续在人们的餐桌上占据重要地位。希望这道美食能够继续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品尝到它的美味,感受到它的文化魅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3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三下乡||党史宣讲润童心,青春助力兴教育——“三下乡”社会实践纪实(八)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让党员群众更好地了解党史,2024年7月9日,怀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少数民族预科教学部)“微爱”…… 周伶俐 怀化学院查看全文 >>

三下乡||共筑禁毒防线,守护童真烂漫——“三下乡”社会实践纪实(七)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讲话精神,重视青少年禁毒教育,2024年7月9日,怀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少数民族预科教学部)“微爱”青年志愿者团队前往湖北省恩施土…… 周伶俐 郭伶欣 怀化学院查看全文 >>

三下乡||文化支教,筑梦朝阳——“三下乡”社会实践纪实(六)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小学生的文化认同和…… 周伶俐 怀化学院查看全文 >>

三下乡||“三下乡”支教行,梦想催发幼芽萌——“微爱”青年志愿者实践团“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促进城乡教育交流,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怀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少数民族预科教学部)“微爱”青年志愿者实践团从教育层面入手,结合当地民族文化,于2024年7月8日…… 叶梦婕 吴雨欣 谌佳 怀化学院查看全文 >>

三下乡||舞动青春,建始推普——“三下乡”社会实践纪实(四)

为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扩大普及范围和提高质量,2024年7月7日,在怀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少数民族预科教学部)团总支书记谌佳的带领下,“微爱”青年志愿者团队前往湖北省建始…… 周伶俐 顾丽萍 谌 怀化学院查看全文 >>

三下乡||点亮红色文化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三下乡”社会实践纪实(

为进一步挖掘建始县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激发建始县居民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与动力。2024年7月7日,怀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少数民族预…… 周伶俐 叶梦婕 吴 怀化学院查看全文 >>

三下乡||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命脉 ——“三下乡”社会实践纪实(二)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纪念“七七事变”87周年,铭记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弘扬爱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命脉,2024年7月7日上午,…… 周伶俐 叶梦婕 吴 怀化学院查看全文 >>

三下乡||微爱凝力推普路,共筑语言沟通桥——“微爱”青年志愿者实践团三下

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扩大普及范围和提高质量,增强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发挥关键作用。怀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少数民族预…… 叶梦婕 吴雨欣 怀化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电气学子返家乡之张飞板面:一碗面条,千年传奇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文化的载体。张飞板面,这道以三国名将张飞命名的面食,以其独特的制作…

三下乡:投身垃圾分类实践,感悟乡村环保之重

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垃圾分类成为了守护绿水青山的关键一环。作为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风展红…

深入桂林寻红迹 汲取力量启新程

为了探索桂林红色历史,延续红色文化脉络,丰富中国红色文化宝库,为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教育提供素材,广西师范大学红迹守望…

我把安工大带回家

我把安工大带回家:传递校园温暖与知识之光2025年2月3日星期一,胡君回到家乡仁寿县,走进了自己曾经就读的高中仁寿一中北校区…

团队探访古镇村民,激发狮头发展活力|广西师大“桂影流韵 纸狮承辉”实践团

为了探究灵川县纸塑狮头在当地的影响,1月9日,广西师大“桂影流韵纸狮承辉”实践团前往灵川县大圩古镇进行实地调研,团队成…

最新发布

铭记历史使命 弘扬红色文化
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2025年1月18日,四川农业大学“风协红色文旅小分队”组织成员走进了位于成都市的温江区博物馆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到达温江区博物馆后,在博物…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深挖沂蒙红嫂精神,赓续红色文化长流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深挖沂蒙红嫂精神,赓续红色文化长流为深入践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红色文化价值的理念,激发红色精神在民族复兴中的创新活力。2025年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鲁韵传薪…
大别山革命纪念馆社会实践报告
大别山革命纪念馆社会实践报告为积极了解我国红色文化,1月25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学生,通过参观大别山革命纪念馆,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与社会责…
三下乡:投身垃圾分类实践,感悟乡村环保之重
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垃圾分类成为了守护绿水青山的关键一环。作为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风展红旗如画实践队的一员,我有幸参与了在济南市归德街道开展的垃圾分类宣传普及活动以…
深入桂林寻红迹 汲取力量启新程
为了探索桂林红色历史,延续红色文化脉络,丰富中国红色文化宝库,为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教育提供素材,广西师范大学红迹守望队于2025年1月10日-1月13日前往桂林市区进行红色资源调研。红迹守望队前往救亡日报社…
我把安工大带回家
我把安工大带回家:传递校园温暖与知识之光2025年2月3日星期一,胡君回到家乡仁寿县,走进了自己曾经就读的高中仁寿一中北校区。在学校的支持下,他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会。教室里座无虚席,学弟学妹们满…
团队探访古镇村民,激发狮头发展活力|广西师大“桂影流韵 纸狮承辉”实践团赴大圩古镇对村民
为了探究灵川县纸塑狮头在当地的影响,1月9日,广西师大“桂影流韵纸狮承辉”实践团前往灵川县大圩古镇进行实地调研,团队成员深入群众之中,采访当地村民,用青春力量推动纸塑狮头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在对村…
安工大学子返家乡:文化长河,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华彩乐章
安工大学子返家乡:文化长河,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华彩乐章为积极弘扬家乡文化,增强当代大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感。寒假期间,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的六名学生组成了实践团队,分成两个小队在各自…
大学生回校科普人工智能开启校园科技新视野
大学生回校科普人工智能开启校园科技新视野1月20日上午10点,来自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赴六安、阜阳、山西、甘肃等地“星火亮路、科普伴行”实践团队的大学生杨芮满怀热忱地回到高中母校舒城第一中学,举…
学子三下乡:服务零距离,社区更温馨
为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共建美好家园。大学生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我为社区治理出良策”,“迎新春贺新年为老人送春联”,“清扫街道”等志愿活动。正在进行寒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曲阜师范大学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