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龙虎社区:聆听文化传承的回响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赵金栋

为创造性的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5年1月10日,“弘古韵风华,续传统文脉”实践队走进龙湖社区,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聆听文化传承的回响,书写文化发扬的卷轴。

颜庙:千年文化的精神丰碑

走进颜庙,一座庄严而古朴的大门落映入眼帘。红墙黛瓦,碑刻林立,古柏参天,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着千年的历史。颜庙,作为祭祀颜回的庙宇,承载着儒家文化中“仁”与“礼”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象征。颜回,作为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以其安贫乐道、好学不倦的品德为后世所敬仰。漫步在颜庙中,我们仿佛能看到颜回当年跟随孔子求学问道的身影,感受到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道德修养的追求。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深入了解到了各个小建筑的历史与文化,从中看到古人的伟岸和千年来先辈们的智慧。其中,有一口井是当时颜回取水的来源,也是“一箪食,一瓢饮”名句的出处。一排排碑刻林立在小亭中,既保护了碑刻的完整使其不受伤害,同时又让参观的游客可以体会到颜回的博学好问。他的“不迁怒,不贰过”的修养境界,激励着无数人在道德修养的道路上不断进取。

参观颜庙,不仅让我们在文化上有了深刻的认知,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生动的文化教科书,见证了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了它的建筑风格,它融合了中国现代建筑的理念和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涵,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层次分明,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对称美。在当今社会,我们应当充分发挥颜庙的教育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儒家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

图为颜回当时用的那口井 朱梦欣供图

仁义胡同:仁爱礼让的文化传承

离开颜庙,我们来到了仁义胡同。这条看似普通的小巷,却蕴含着一段又一段的故事,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仁爱和礼让。

据社区工作人员讲述,明代时,曲阜城的沈姓兄弟二人因分家争宅基地而对簿公堂。县官得知此事后,对兄弟二人进行了严厉的训斥,教导他们要懂得亲情的珍贵和邻里和睦的重要性。兄弟俩听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悔愧交加,各自把宅基地往里让了让,结果让出一条三尺多宽的小胡同。乡邻们被兄弟俩的行为所感动,为了把这种仁爱和礼让的美德传承下去,便把这条胡同定名为“仁义胡同”。

站在仁义胡同中,我们仿佛能看到当年沈姓兄弟相互礼让的场景,感受到那份浓浓的亲情和邻里之间的和睦氛围。胡同两旁的墙壁上,不仅绘制着二十四孝的传统文化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孝顺父母的传统美德。同时,也展示了一些当地的方言和民俗文化,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曲阜的地域文化特色。

图为社区工作人员正在讲授二十四孝故事 朱梦欣供图

在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仁义胡同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成为了教育子孙后代的生动教材。每逢节假日,家长们都会带着孩子来到这里,讲述仁义胡同的故事,教育孩子们要学会宽容、礼让,珍惜亲情和邻里关系。这种口口相传的方式,使得仁爱和礼让的美德在社区中得以代代传承,成为了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仁义胡同不仅是一段历史故事的见证,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象征。它启示我们,在现代社会,应当传承和弘扬仁爱和礼让的传统美德,以宽容和友善的心对待他人,营造和谐美好的社会氛围。

公:传统美食的文化记忆

走出仁义胡同,我们来到了万成公点心铺子。万成公,作为曲阜最好的点心铺子,承载着几代人的味蕾记忆,是当地传统美食文化的代表。走进万成公,一股浓郁的糕点香气扑面而来。店内的货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点心,有传统的桃酥、月饼、绿豆糕,也有创新的特色点心。这些点心不仅造型精美,而且口感细腻,香甜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社区工作人员热情地为我们介绍了万城公的历史和特色点心。据介绍,万成公点心铺子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一直秉承着传统的制作工艺和配方,选用优质的食材,精心制作每一款点心。其制作工艺独特,从原料的筛选、调配到烘焙的火候掌握,都有着严格的标准和要求。正是这种对传统工艺的坚守和对品质的追求,使得万城公的点心在当地享有盛誉,成为了人们走亲访友、馈赠礼品的首选。

在品尝点心的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传统美食所蕴含的文化魅力。每一款点心都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着曲阜的历史、民俗和人们的情感记忆。桃酥,口感酥脆,香甜可口,是当地老人和孩子都喜爱的传统点心,它见证了曲阜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岁月变迁。

万成公点心铺子让我们认识到,传统美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需求,更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现代社会,我们应当重视传统美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传统美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图为社区工作人员正在介绍万城公 朱梦欣供图

书法墨香:传统文化的艺术传承

最后,我们来到了龙虎社区工作中心。一进入房间,一幅幅精美的毛笔字作品映入眼帘,这些作品或飘逸洒脱,或刚劲有力,展现了社区居民深厚的书法功底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书法创作室。室内摆放着各种书法用具,笔墨纸砚一应俱全。墙上挂着的书法作品,既有古代经典诗词的临摹,也有社区居民自创的作品,内容丰富多样,风格各异。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说,社区非常重视书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定期组织书法爱好者开展毛笔字的联练习,同时,每年过年的春联和福字也是由社区居民自己写的。

随后,实践队员们也亲自体验了毛笔字的书写。在社区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下,我们学习了握笔姿势、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和书法的布局技巧。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联系毛笔字 朱梦欣供图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意义。它不仅是一种书写艺术,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通过书写毛笔字,可以培养人的耐心、专注力和审美能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龙虎社区,书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社区通过举办各类书法活动,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展示的平台,激发了居民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同时,书法也成为了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为营造和谐美好的社区氛围发挥了积极作用。

传承与发展:龙虎社区文化的未来展望

通过这次在龙虎社区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深入了解了社区中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在社区中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颜庙的儒家文化、仁义胡同的仁爱礼让、万城公的传统美食文化以及社区工作中心的书法艺术,构成了龙虎社区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

这些传统文化资源不仅是社区居民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道路上,仍需要继续努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1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组织观看“青力青为 豫见未来”主题思政教育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文法学院于1月23日晚19:00组织全院学生观看第三期“青力青为豫…… 郭小宇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组织观看“青力青为 豫见未来”主题思政教育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及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 冯云会 户煜阳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组织观看“青力青为 豫见未来”主题思政教育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新时代的征…… 李佳艺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丁永祥教授荣登“中国好人榜”

1月15日,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云南省大理州举办。经各地推荐、网友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53人(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 梁盼盼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在河南省第九届“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中喜获佳绩

近日,由河南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的第九届全省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圆满结束。经过激烈的角逐中,刘园园同学在本届“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河南省高校组中荣获三等奖,李晓同…… 高子涵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召开寒假安全主题教育会议

为切实加强学生寒假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愉快的假期,文法学院特组织召开寒假安全教育会议。本次会议由全体辅导员召开,文法学…… 郭小宇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召开诚信考试主题教育会议

临近期末,为严肃考风考纪,强化学生诚信意识,营造公正的考试环境,文法学院特组织召开诚信考试主题教育大会。此次会议由文法学院全体辅导员召开,全体学生参会。会上,辅导员着重阐述…… 沈冬玲 户煜阳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召开2024年度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大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我院于12月23日在学院楼B107召开2024年度党支部述职评议大会。本…… 王佳丽 户煜阳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新春 “净” 能量,社区焕新光

春节期间,社区内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氛围,居民们走亲访友、欢庆佳节。然而,热闹过后,大量的生活垃圾堆积,严重影响了社区的…

社区文化礼堂:多元活动点亮居民生活

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益心益意”实践团于2月三日前往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

街道垃圾清扫:携手共创清洁家园

随着春节等节日氛围的日益浓厚,街道上的庆祝活动也愈发频繁。然而,节日的喧嚣过后,街道垃圾清扫成为了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寒假实践送福行,社区新春暖意浓

为了宣传春节习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史践履,睦邻同行”社会实践队于1月31日来到山东省潍…

智起蓝海 渔梦未来——智渔小队探索渔业发展新路径

智起蓝海渔梦未来——智渔小队探索渔业发展新路径在这个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的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为渔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前…

最新发布

以 “行走思政课” 挖掘红色资源,为民族复兴注入青春力量 ——“红心行者” 团队于台儿庄大
以“行走思政课”挖掘红色资源,为民族复兴注入青春力量——“红心行者”团队于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的探索实践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
探寻周村烧饼文化:非遗传承之旅
为传承和弘扬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担当新时代青年职责。“弘古韵风华,续传统文脉”实践队员李海昕走进周村烧饼生产厂,开启了一段探寻烧饼文化、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过程的独特旅程。这次经历,宛如一场…
探寻春节的前世今生,用行动守护传统文化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传承意识,2025年1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弘古韵风华,续传统文脉”实践队在南池社区开展了一场以春节为主题的宣讲活动。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
曲阜仁义胡同调研:探寻传统美德传承之路
为深入探寻文化传承,了解传统美德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024年1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弘古韵风华,续传统文脉”实践队走进龙虎社区,调研仁义胡同的历史渊源,走访社区居民,探寻社区的起源、发…
传承春节文化:南池社区实践行
为弘扬春节文化,承担起青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弘古韵风华,续传统文脉”实践队走进了龙虎社区,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热忱,向小朋友们宣传春节文化。这次实践经历,既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文化传承之…
曲园学子:秧歌舞风采,非遗焕新生
2025年1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执手非遗梦,烟火人间情”社会实践队全体成员前往青岛市胶州市茂腔剧团,参观学习了胶州秧歌和茂腔的发展史,旨在与大众一起深入了解非遗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与地方…
青禾赤子社会实践队活动总结
在团省委“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的号召下,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青禾赤子社会实践队积极行动,在2025年2月3日于腾讯视频召开第二次线上会议,总结全力践行社会实践“六个一”工作安排,致力于为社区带来多…
《社区志愿教学活动,温暖冬日情》
大学生云报1月27日讯(通讯员牛英豪)近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寒假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张家港市城西社区居委会,开展了一场丰富多彩的志愿教学活动,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活动于202…
《冬日暖阳下的社区志愿教学之旅》
大学生云报1月27日讯(通讯员牛英豪)近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寒假社会实践团队踏入张家港市城西社区居委会,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志愿教学活动,为社区孩子们的寒假生活描绘出绚丽多彩的画卷…
踏访白洋淀红迹 厚植思政教育情---白洋红脉源践行小组寒假社会实践
踏访白洋淀红迹厚植思政教育情---白洋红脉源践行小组寒假社会实践为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指示,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发展,白洋红脉源践行小组依托河北省白洋淀景区的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