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追寻诗仙足迹,探秘太白文化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白稳婷

为探寻城市文化底蕴,激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与文化自信,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史践履,睦邻同行”社会实践队队员于2025年1月28日踏入济宁太白楼,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以实践为笔、文化为墨,感悟诗韵精神,助力文脉传承。

太白楼作为济宁的文化地标,始建于唐朝,因诗仙李白常在此饮酒赋诗而得名,历经千年岁月洗礼,承载着厚重且独特的文化价值;《梁甫吟》《将进酒》等千古名篇,都与太白楼有着紧密关联,为其增添了浓郁的文化韵味,成为李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旧园藏古韵,新人探今意

实践队员登上楼台,一座恣意潇洒的李白雕像伫立楼前;楼侧的小园内花草树木繁盛,亭台碑文嵌入其中,无不雅致;雕像后的建筑为“吟月轩”,是纪念李白的主体楼阁;楼阁后是一块巨大的“唐诗三百首”石刻,展现唐代诗文化高峰。实践队员进入楼内,游客们有序参观,既有专门的讲解员负责讲解,也可以使用手机扫码获得电子讲解,极为便利。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发挥专业优势,配合讲解员为其他游客普及唐朝社会发展历史和重大历史事件,将时代发展与个人命运相连,耐心解答一些学生和其他游客所提出的问题,促进他们对李白本人和唐朝的系统了解。

阁内分诸多板块:“追古太白楼”系统介绍了太白楼的建立背景与内涵;“太白仙踪”介绍了李白的生平及各阶段的所在地;展览区内既有一些唐代的知名艺术品,又有诸多图文资料和珍贵文物,如李白的诗篇手稿、碑刻复制品等,还特地从“剑”、“书”、“琴”、“樽”四部入手,将李白文化与优秀传统精神和当下时代特色融合,使得李白形象更加立体、深化;诗文区展出李白与杜甫二人的诗文篇章,体现唐代优秀诗文化的韵味;游廊和院内还刻有唐代以来文人墨客的赞词、诗赋以及乾隆皇帝的《登太白楼》等碑碣60余块,实践队员抚摸太白楼的青砖灰瓦,悉心感受古往今来对诗仙太白的追忆和千年岁月的留痕。

人文赋新能,文化崭新颜

除文物展示外,太白楼还设有专门的展厅,介绍李白与济宁的深厚渊源。据史料记载,李白曾多次游历济宁,为其题下“壮观”二字抒发对古运河城的喜爱,并在此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展厅通过诗篇、画作、多媒体动画与视频演示等多种形式,生动再现了李白在济宁的生活片段和创作历程。其中,一幅幅描绘李白诗意生活的画卷和“诗文瀑布”尤为引人注目。画卷中,李白或独酌赏月,或挥毫泼墨,或泛舟湖上,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洒脱不羁、才华横溢的形象,使得诸多曾在课本上学习过的诗句被具象化,令实践队员感受到了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诗文瀑布”将许多优美深韵的诗句印于布帛之上,悬挂于半空,有如瀑布一般形成一道长长的“诗廊”,穿梭其中,无不令实践队员感到惬意,构成视觉与精神的双重享受。

古今巧相结,精神记心间

楼内还在诗文区举行特色诗文化活动——“诗文竞赛”与“诗书礼乐”。工作人员组织游客分组进行有关李白诗篇的意象或飞花令类型的背诵接力和趣味问答,优胜队伍可以获得精美的李白文化文创与周边;诗文区还提供笔墨纸砚,可以自由书写李白诗作留存,优秀作品会展出在书法厅。实践队员积极参与了这些活动,获得了书签、折扇等精美文创产品,这样轻松愉悦的文化体验加强了实践队员的文化记忆与文化自信。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员就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对李白及其诗歌的认识和理解,更深刻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使得文化的学习不再仅局限于课本,同时也使得实践队员意识到传承弘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时代的发展愈发迅速,李白的豁达与乐观精神显得尤为珍贵。领悟太白精神,并将其与当下时代精神相结合,是当今青年学子的应有之义。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使实践队员增长了见识,也更坚定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和决心,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参与更多的文化宣传活动,积极为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与李白像合影 白稳婷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了解太白楼背景 白稳婷供图

图为楼内部分李白诗作 白稳婷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0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中国改革开放发展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以下成就:1、经济方面: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 陈余浩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立足扎实传统底蕴,创新建设文化强国

春节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烙印下深刻的印记,形成不可遗忘的民族记忆,并随血脉一同传承。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

展望宏图,在文化自信中自强。

春节申遗的成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的有力支持,更是意味着这一传统节日…

指摘时弊,在解决问题中进步。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春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但是,通过…

守正创新,在传承文化中发展。

“守正”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创新”则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翼。守正,就是要坚守春…

童护智感先锋团前往泉州台商投资区第八实验小学开展实地调研

为全面了解校园安全建设现状,推动构建更安全的学习环境,1月25日,山东大学(威海)童护智感先锋团成员李劲前往泉州台商投资…

最新发布

访文化会堂,见数智力量——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走进江西省宜春市的一座小县城——丰城。在这里,他们分别参观了文化大会堂和洪州窑博物馆,对丰城市的红色文化与数智技术的结合情况进行了考察。通…
寒假社会实践红心研墨:教育实践新征程,点亮知识新灯塔
在寒冬之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团队姜雯、田浠彤、张秀丽、丁浩然四位志愿者怀揣热忱,奔赴淮安奇思妙艺术培训机构,为孩子们精心筹备了一场知识盛宴,涵盖美术鉴赏、趣味语文、趣味数学等多元课…
浅游博物馆,察不足之处——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走进江西省宜春市的一座小县城——丰城。在这里,他们分别参观了文化大会堂和洪州窑博物馆,对丰城市的红色文化与数智技术的结合情况进行了考察。通…
舌尖安全系民生,教育融合促健康
舌尖安全系民生,教育融合促健康——基于健康中国背景下食品安全理念融入健康教育的新路径探究□明嘉美(文学院2405班)□范美兰(文学院2405班)□苏莉雯(文学院2302班)【摘要】俗话说,“民以食为本,食以安…
寻迹八一精神,勇担时代使命——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凝心铸魂的新时代价值”,重申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指出红色文化的价值,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了增强文化自信…
食安理念入课堂,健康中国启新程
食安理念入课堂,健康中国启新程——基于健康中国背景下食品安全理念融入健康教育的新路径探究□明嘉美(文学院2405班)在当今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为全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食品安…
曲园学子进社区拜年:暖心行动传递新春祝福
为了向老人们传递新春的问候与关怀,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爱,营造温馨祥和的节日氛围,1月28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史践履,睦邻同行”社会实践队走进德州市社区,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
怀文心远赴友谊关 寻景观遥寄爱国情
(通讯员:吴玉凤陈思思)广西师范大学语言景观实践队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以研究爱国语言景观的情感互动机制为主线,于1月13日至20日,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凭祥市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本团队通过…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云端输送知识 爱心照亮成长——“一起云课堂”实践感悟(二)
为了丰富假期生活体验,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表达与互动能力,为中小学生搭建知识桥梁,传媒技术学院组织开展了“一起云课堂”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者与中小学生通过“云端”相连,共同开启了一段知识共享与协…
从传统中来,向自信自强处去
习近平总书记于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务必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