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下午一点三十分左右,实践小队准备出发前往洪州窑博物馆进行考察,博物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红色文化区域、陶瓷区域、丰城历史演变区域,实践小队将重心放在红色文化区域,侧重考察红色文化区域的数智技术结合情况。实践小队走进这个位于丰水湖景区的博物馆,首先发现的是这个博物馆的客流量极少,已经是下午了,但当时的访客并不算多,屈指可数。实践小队登记好进入洪州窑博物馆,向工作人员说明来意后,由工作人员徐先生带领前往红色文化区域,不同于文化大会堂满满的的科技元素,洪州窑博物馆的科技元素寥寥无几,只有传统的玻璃展柜依旧简单的灯光,实践小队对此按照要求进行了拍摄,并对带领的徐先生进行了简单的提问,徐先生对于有关博物馆红色文化与数智技术结合方面的问题做出了一些简要的回答,徐先生表示:“博物馆目前遇到的问题,就是无法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游览,缺乏吸引力,但引进数智技术又需要大量成本,没有资金引入数智技术,博物馆就吸引不了更多游客,因此又难以进行改进,就这样陷入了恶性循环。”实践小队对此进行了记录。在游览过程中,实践小队注意到博物馆红色文化区域有多处地方的红色文化资料和红色文化图片保存不是很完整。对此,实践小队对徐先生进行了建议:将红色文化资料与图片进行电子化保存,不仅成本低,也更加有效。在不到半小时的游览后,实践小队结束了这一部分的游览,空闲之余,实践小队还对其他两个部分也进行了游览,发现这两部分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对此,相关记录成员对此进行了归纳整理。
图为实践队成员分配任务。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付旋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0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