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从传统中来,向自信自强处去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刘思彤 陈智筱

习近平总书记于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务必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在华夏大地这片广袤而厚重的土地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恰似熠熠星辰,照亮历史长河,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与精神,其价值不可估量。

为深入探寻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双创”)视域下,如何更好地推动文化自信自强,我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征程。

溯源调查,洞察实情

带着明确目标,我们率先展开全面的背景调查。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一头扎进知识的浩瀚海洋。从图书馆中尘封已久的古籍,到互联网上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均成为我们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发展脉络的重要依据。经梳理,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涵盖民俗、技艺、艺术、文学等诸多领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在现代化浪潮的猛烈冲击下,部分传统文化陷入传承困境。一些传统手工艺因缺乏市场竞争力,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部分民俗活动也因年轻人关注度不足,逐渐走向式微。而“双创”理念的适时出现,为打破这些困境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各地已涌现出不少成功范例,如故宫文创,将故宫文化元素巧妙融入现代文创产品,让古老的宫廷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赢得市场认可与大众喜爱;还有一些地方将传统戏曲与现代舞台技术相结合,打造出别具一格的演出形式,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走进剧场。

但同时,我们也察觉到,在“双创”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部分地区对传统文化挖掘不够深入,致使转化和创新流于表面;还有些创新缺乏对传统文化内核的尊重,存在过度商业化的倾向。这些都成为我们后续调研需重点关注与深入思考的方面。

深耕生活,调研求真

基于初期会议与前期调查研究的成果,我们精心制定出详细、全面且极具针对性的调查问卷,由此深入社会生活,面向不同群体展开调研,力求深入了解社会实情,以实践铸就未来。

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以及探寻有效研究路径的迫切愿望,我们深入不同地区的生活场景,开启实地调研之旅。

实践队成员充分利用地理地缘优势,探访传统民俗小镇。这里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民俗节,舞龙舞狮、花灯巡游等民俗活动精彩纷呈。然而,深入了解后我们发现,近年来民俗节的参与人数和影响力均有所下滑。我们跟随当地民俗艺人李师傅学习舞龙舞狮技巧,其间,李师傅无奈地感慨:“如今的孩子们都热衷于新鲜事物,对咱们这些老传统兴趣缺缺,以往舞龙舞狮那可是全镇人踊跃参与的热闹盛事啊。”通过与居民、游客及活动组织者交流,我们发现一方面民俗活动形式多年未变,缺乏新鲜感;另一方面,宣传力度不足,很多周边地区的人都对这里精彩的民俗活动一无所知。对此,我们建议结合现代灯光秀、音乐元素等,对舞龙舞狮和花灯巡游进行创新编排,打造更具观赏性与震撼力的表演形式,同时借助社交媒体、旅游平台等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让传统民俗小镇重焕生机与活力。

在实践调查中,我们在一个老街区寻得几家传统技艺工坊,这里汇聚了木雕、陶瓷等传统技艺。工坊匠人们坚守传统制作工艺,一件件精美绝伦的作品令人赞叹。但匠人们也道出经营困境,纯手工制作成本高、产量低,加之市场上机器生产的仿制品低价冲击,让他们压力重重。我们与工坊负责人共同探讨,认为可在坚守传统手工技艺精髓的基础上,引入数字化设计辅助工具,提高设计效率与精准度;打造品牌,讲述每件作品背后的文化故事,提升产品附加值,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拓展市场,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赢,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在这场深入生活的调查研究中,我们踏遍一个个承载传统文化的角落,倾听传承人的心声,感受民众的热情与无奈。我们深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视域下文化自信自强的研究路径,需我们立足实际、尊重传统、大胆创新,汇聚各方力量,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春风里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真正实现以文化铸魂,润泽岁月,让非遗等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映照出美好的未来。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收获的不仅是一份份详实的调研资料,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责任与担当。我们也将带着这些宝贵成果,继续探索前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0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中国改革开放发展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以下成就:1、经济方面: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 陈余浩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立足扎实传统底蕴,创新建设文化强国

春节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烙印下深刻的印记,形成不可遗忘的民族记忆,并随血脉一同传承。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

展望宏图,在文化自信中自强。

春节申遗的成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的有力支持,更是意味着这一传统节日…

指摘时弊,在解决问题中进步。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春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但是,通过…

守正创新,在传承文化中发展。

“守正”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创新”则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翼。守正,就是要坚守春…

童护智感先锋团前往泉州台商投资区第八实验小学开展实地调研

为全面了解校园安全建设现状,推动构建更安全的学习环境,1月25日,山东大学(威海)童护智感先锋团成员李劲前往泉州台商投资…

最新发布

食安理念入课堂,健康中国启新程
食安理念入课堂,健康中国启新程——基于健康中国背景下食品安全理念融入健康教育的新路径探究□明嘉美(文学院2405班)在当今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为全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食品安…
曲园学子进社区拜年:暖心行动传递新春祝福
为了向老人们传递新春的问候与关怀,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爱,营造温馨祥和的节日氛围,1月28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史践履,睦邻同行”社会实践队走进德州市社区,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
怀文心远赴友谊关 寻景观遥寄爱国情
(通讯员:吴玉凤陈思思)广西师范大学语言景观实践队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以研究爱国语言景观的情感互动机制为主线,于1月13日至20日,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凭祥市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本团队通过…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云端输送知识 爱心照亮成长——“一起云课堂”实践感悟(二)
为了丰富假期生活体验,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表达与互动能力,为中小学生搭建知识桥梁,传媒技术学院组织开展了“一起云课堂”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者与中小学生通过“云端”相连,共同开启了一段知识共享与协…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暖冬社区行,服务绘青春
青年之信念,无“退缩”之念;惟知奋进,惟知担当。社区是城市的基石,是连接每一位居民的情感纽带。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的功能日益多元化,社区服务涵盖了居民生活的各个领域,从环境卫生维护到文化建设,…
访学港新拓视野,共研物理启新篇
为开拓学生国际视野和培养学生科研能力,2025年1月15日至22日重庆大学物理学院“领物未来,理行天下”实践团前往香港和新加坡两地赴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及南洋理工大学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实…
乡村振兴的启明星:山东农民夜校的奋进之路
乡村振兴的启明星:山东农民夜校的奋进之路在山东的无垠沃野之上,农民夜校宛如熠熠生辉的启明星,点亮了乡村教育的漫漫征途。通过对乡村企业职工的深入调研,我深切领悟到农民夜校在这片土地上的独特价值与…
探寻年集寻年味,携手共倡文明过年
近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情燃梦,众志治行”社会实践队成员于2025年1月28日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石马镇,走进镇上热闹非凡的年集,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探寻年味之旅,同时积极向市民宣传文明过年…
探邑中历史,溯抗战风华
1月31日下午,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史践履,睦邻同行”社会实践队在寒假期间走进平邑县博物馆,深入探寻历史文化的奥秘。文物鉴赏:品味历史遗珍踏入博物馆,实践队员便被丰富的文物所吸引。在工作人…
擎青春之旗,奔赴家乡建设新程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尤其是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近期,福建农林大学菌草与生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