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下午,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史践履,睦邻同行”社会实践队走进平邑县博物馆,深入探寻历史文化的奥秘。
文物鉴赏:品味历史遗珍
踏入博物馆,实践队员便被丰富的文物所吸引。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实践队员有序参观各个展厅。文物陈列厅内有两排汉画像石,“每块画像石旁都有介绍各自‘身份’的二维码”,令实践队员和共同参观的人员感到无比新奇。而在实践前期,实践队员在线上博物馆查找相关背景资料时,很多其他文物的相关资料即可查询到,加之文物“‘身份’二维码”的设置,对于游客和研究人员的赏读都提供了极大便利,这无疑也是现代技术赋能博物馆的一种方式,令在场所有人叹为观止。
图为实践队员拍摄的宋高昌庸墓志图片。王迎雪 供图
最让实践队员印象深刻的,是大厅中一方“宋高昌庸墓志”和汉阙厅。汉阙厅内陈列的是东汉时期的著名石阙——一座功曹阙和两座皇圣卿阙。“‘阙’是何物?”在实践队员的询问下,工作人员详细解释了“阙”“汉阙”的具体含义以及“三阙”的详细情况。
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扫码了解和工作人员的详细讲解,实践队员较充分地认识到“宋高昌庸墓志”在研究北宋中后期的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也详细了解了“三阙”作为历史优秀建筑,在研究我国汉阙和汉代建筑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参观汉阙厅。王迎雪 供图
历史回溯:铭记峥嵘岁月
来到二楼的历史图片展厅,实践队员跟随图片的脚步,回溯平邑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那段峥嵘岁月,遍览平邑自大革命时期起的百年沧桑巨变和追梦历程。
讲解员为同学们讲述了平邑人民在抗战时期的英勇事迹。平邑地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抗战时期,当地军民团结一心,积极投身抗日斗争。许多热血青年毅然加入抗日队伍,为保卫家园、抗击日寇不惜牺牲生命。
展厅中陈列着抗战时期的武器、信件、照片等珍贵文物,每一件都诉说着当年的故事。实践队员驻足观看,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位同学表示:“看到这些文物,才真切感受到当年抗战的艰辛和先辈们的英勇无畏,我们应当倍加珍惜如今的和平生活。”
地处革命老区——临沂,平邑不乏红色的革命故事。讲解员结合图片介绍了平邑在抗战期间的战略地位以及为抗战胜利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介绍了相关革命事件,如武安战斗、血战苏家崮等。通过这些介绍,实践队员对平邑的抗战历史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也更加激发了大家的爱国情怀和历史使命感。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欣赏抗战时期缴获的武器装备。王迎雪 供图
互动交流:倾听民众心声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博物馆在当地民众心中的地位和意义,实践队员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与当地居民进行了互动、交流。
实践队员采访了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说道:“博物馆里的东西都是咱平邑的宝贝,能让后辈们知道咱这儿的历史,很有意义。我经常带孙子过来,给他讲讲过去的事儿。”一位年轻的妈妈也表示:“博物馆是个很好的教育场所,孩子在这里能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增长见识。”
也有居民对博物馆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比如希望增加更多互动体验项目,让参观者能更深入地参与其中;还希望能举办更多针对青少年的活动,培养孩子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等。
实践队员认真记录下居民们的看法和建议,并表示会将这些反馈给相关部门。通过这次互动交流,同学们不仅了解了民众对博物馆的看法,也意识到自己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责任,尤其作为历史专业的同学,此次实践的一系列活动都进一步增进了实践队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此次平邑县博物馆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文物鉴赏、历史回溯和互动交流等环节,让实践队员收获颇丰。大家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在实践中增强了对革命老区的认识和对历史文化的责任感。大家纷纷表示,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参与此类活动,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0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