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讲好红山村故事 | 李婆峒里的李婆婆

来源:梯面红山村村使馆 作者:李培英 刘妍 吴滨

走进红山村,你总会先赞叹一下那片四季幻变的花田,是春时油菜花的灿烂,是夏莲荷叶悠悠的碧绿,是秋谷摇曳生姿的身影,是冬际格桑花编织成的幸福物语。再靠近点,你能见到搬着小凳子在树下乘凉的老人家,轻摇着蒲扇告诉着来往行人红山村那些年那些事儿

在之前,红山村名为红山大队,但在从古时一直到几些年前的,则称为李婆峒。

要说李婆峒就得先讲到梯面镇的源来。相传在一开始的时候,梯面镇是一个土匪窝。据史书记载,在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以练复宁、吴万雄为首的起义军占据循州(今龙川县)番禺、清远、从化三县,他们将盘古峒盘古皇山作为大本营(今梯面联民村),自称“花山寨”,势力范围深入盘古岭(现称高百丈)、李婆峒等陡峭峥嵘之地。后被清朝收复后改称花县,为了更好的管理这块地区,官府联合周遭其他几个区域的官员商议着将一些百姓迁入了这片土地,其中就有马、黄、李、范等族氏在这边扎根,在明末后,邓、刘、罗、温等外氏逐渐加入其中,逐渐形成了多姓氏的李婆峒。

那么李婆峒为什么又叫李婆峒呢?老人家端起一杯茶,停了一下。相传,在红山村是以李氏李永卓开基的,现今还有为纪念李先祖而不断修缮的祠堂

在古时候,村里有一老婆婆,人们总是亲切的喊她为李婆婆。李婆婆慈眉善目,和蔼可亲,很是聪明,总是帮助村里其他人,其他村的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爱找李婆婆解惑、谈心,以心换心,李婆婆的好,大家也都记在心里,久而久之,人们把李婆婆住的那块地称为“李婆峒”。

在李婆婆死后,人们为了纪念她,把她的灵位放在了盘古王庙里,在每年盘古王庙起神、还神之日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十二月二十二日)和逢年过节,各地百姓都会去朝拜她。现在,上了年纪的老一辈,更习惯的将红山村称为“李婆峒”。

随着时间的推移,红山村(或说李婆峒)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它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精神的象征,承载着村民们对和谐、互助与善良的向往。在这片被四季花海温柔拥抱的土地上,李婆婆的故事如同一条不息的溪流,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田。

进入新世纪,红山村在保留传统风貌的同时,也迎来了发展的春风。政府加大了对乡村旅游的支持力度,红山村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迅速成为周边地区知名的旅游胜地。

每到节假日,游客们络绎不绝,他们不仅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更被李婆婆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

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红山村也面临着如何平衡发展与保护的问题。村民们意识到,只有保护好这片绿水青山,才能确保红山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他们积极参与到乡村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中来,通过垃圾分类、植树造林、水资源保护等措施,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同时,他们还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广红山村的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为乡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如今的红山村,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地名,它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文化的传承。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古老的祠堂与现代民宿和谐共存,可以感受到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独特魅力。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李婆婆那份淳朴而伟大的精神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红山村将继续在保护与发展的道路上前行,让李婆婆的精神永远闪耀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94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社会实践个人感悟3

人的一生中,学校并不是真正永远的学校,而真正的学校只有一个,那就是社会。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促使大学生…… 永 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社会实践感悟2

暑假期间红星影耀社会实践调研队在山东省日照市、烟台市进行社会实践工作。自己开始时对新的实践很好奇,因为寒假的社会实践因为疫情的原因需要线上进行,多地同时开展,而此次进行线下…… 永 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浴血奋战写悲歌,红色经典永传唱

中国青年网日照市7月21日电(通讯员张孝林)祖国的大好河山,壮丽秀美,在这繁秀似锦的万千山河中,处处彰显着红色革命的精神。被誉为“日照北大门”的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两城街道,背依青…… 永 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文化环线增长精神活力

本次社会实践选课题为《“一主两线六环”红色文化的时空演变与薪火相传-以胶东文化为例》,对于探究城市经济圈对文化的扩展辐射作用具有指导和实践意义。曲阜师范大学红星影耀调研队于…… 永 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龙山一卧几千载,文化常驻永流芳

为探究胶东精神的绵延传承程度,感受胶东精神的有型的的流动生命力,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红星影耀实践调研队于7月22日来到日照市东港区驻龙山风景区展开调研。自然是没有墙的美术馆,有…… 永 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重踏先烈足迹,体悟革命精神

在这个炎热的夏季,经过了紧张的期末考试,我又一次加入了社会实践的队伍当中,开始了我大学的第二次社会实践活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明德。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迎来了伟大…… 永 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勇担时代责任,争当时代的弄潮儿

2021年暑假,我又一次踏上了社会实践的征程,这并不是我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但这次社会实践对我来说尤其意义非凡。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 永 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未收天子胶东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追寻代代英雄的足迹,播撒爱国强国的种子,传承革命奋斗的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年暑假,我很荣幸和学院内的师哥师姐以及同级同…… 永 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闽南科技学院在福建省“追寻领袖足迹 体悟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寒假主题社

近日,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公布2024—2025学年全省大学生寒假“追寻领袖足迹体悟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评选结果,由…

启智传承,心系气候——福师大2022级地理信息科学团支部主题团会

2024年12月9日,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2022级地理信息科学团支部在地科楼608开展了以“启智传承,心系气候”为主题的…

跨越地理界限,成就榜样力量——记寻找身边的青年榜样

积极响应福建师范大学“强国复兴有我青春挺膺担当”的号召,2024年12月10日,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2022级地理信息科…

福师大地理信息科学系学子赴福建省气象局开展“观天测地知千秋冷暖,山海

史志馆中忆往昔,光辉历程映眼前在省气象局,支部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福建省气象局史志馆。馆内陈列的珍贵档案、历史…

福师大研究生支教团联合地理科学学院开展气象科普课堂

为进一步推动闽宁教育协作,积极响应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近日,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联合该校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

最新发布

青农学子三下乡:踏万里红色足迹,访田间地头丹青!
青岛农业大学赴青岛莱西实践团成员为展示红色革命历史与绿色创新发展的齐头发展、描绘新时代乡村振兴宏伟蓝图,前往青岛市莱西市马连庄镇进行实地考察。在这里,实践团成员通过亲身体验共富云仓、切实感受红…
大手拉小手,助力教育帮扶|东林师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拉开帷幕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号召,东北林业大学小水滴公益党支部于2024年7月18日至21日,成立“逐梦东林”小水滴公益课堂实践团队,开展了“三下乡”专项社会实践,旨在将理论知…
农大学子“三农”新体验:深耕农业梦,红色共富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青岛农业大学的青年学子利用暑假时间走进乡村、深入田间地头,了解乡村振兴情况,培育知农爱农情怀,锻炼兴农富农本领。青岛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合作社学院)“瓜…
常州工学院“智禹治水”团队深入水库实地调研,助力水利行业建设
智禹治水团队由常州工学院在校大学生自发组织而成,他们怀揣着对水利事业的热爱和对科技创新的追求,专攻国内外水利设施的自动化监管问题。在水利事业智能化发展的浪潮中,智禹治水团队正以其扎实的专业知识…
传承医韵薪火,弘扬国医精粹
实践团队成员到达扬州市新集镇八桥村卫生室,在村卫生室王医生的指导和带领下,成员们了解该村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义诊现场,志愿者们分工合作…
成理学子三下乡:街道调研手把手,基层对话面对面
成理学子三下乡:街道调研手把手,基层对话面对面【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7月17日讯】(通讯员陈晓雨)7月17日上午,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青语青行”好语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
瞻顾红色遗迹,传承爱国精神
瞻顾红色遗迹,传承爱国精神——冀闽赣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的柏坡之旅2024年8月19日,重庆大学冀闽赣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实践团于平山县举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活动。既8月10日团队成员去纪念馆的调研,团队…
扬州大学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举办“心连心服务广场”活动
扬州大学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近日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心连心服务广场”的公益活动,旨在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增强社区凝聚力,提升居民的健康意识。活动在扬州大学医学院的校园内举行,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和学…
成理学子三下乡:青语入乡间,实业到农田
成理学子三下乡:青语入乡间,实业到农田【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7月16日讯】(通讯员陈晓雨)7月16日,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青语青行”好语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开展以“青春…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同心相“邕”实践队:实践筑同心,共治强民族——基层治理新探索
厦门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经济学院同心相“邕”暑期实践队前往广西南宁市开展暑期实践调研活动。聚焦基层社会服务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方面,团队成员前往江南区二桥西社区及新屋村、兴宁区望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