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赴青岛莱西实践团成员为展示红色革命历史与绿色创新发展的齐头发展、描绘新时代乡村振兴宏伟蓝图,前往青岛市莱西市马连庄镇进行实地考察。在这里,实践团成员通过亲身体验共富云仓、切实感受红色“小延安”、参观学习种植基地一系列活动,从中学习如何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创新融合发展,产业融合共繁荣
7月18日上午,实践团成员们来到胶东共富云仓进行参观学习。马连庄共富云仓是产业融合的典型示范。当前产业融合是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它涉及到产业链的延伸、价值链的提升以及新业态的创造。云仓通过确定销售对象并对接好顾客订单需求,将所需商品临时存储于冷库中。通过采取这种方式,既可以缓解果蔬因信息差造成的滞销问题,又可以缩减中间环节的额外支出、提高百姓收益;同时云仓与第三方合作进行线上直播销售,在淘宝京东等软件开设自己的店铺以经营电商。马连庄共富云仓不仅提高了当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青岛马连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董锋礼指出,收获季节每天有上百名村民在共富云仓工作,能够带动当地的就业,同时促进经济向上向好发展。此外,共富云仓的建立还有助于提升品牌知名度,通过“莱西有礼”区域品牌和“马恋庄”自有品牌,增加了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消费者的信任度。推动产业融合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途径,有助于乡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图为文旅办职员姜璐为实践团成员讲解共富云仓。丁奕如 供图
走进胶东小延安,提高红色信仰
随后实践团成员们前往河崖红色革命教育基地,重温历史。胶东行政公署是山东省第一个独立的红色政权,据文旅办职员姜璐向实践团成员解说到,时任胶东行署主任汪道涵也曾居住在此地,并且于抗战时期成立了“北海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的三大前身之一,还建立了胶东地区第一个“新华书店”。讲解员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并讲解了胶东红色文化展馆,实践团成员认识到了胶东的红色历史进程对整个新中国创立的深远帮助。参观展厅后,实践团成员前往八路胡同听取工作人员介绍刘曰善、刘曰宽、刘曰顺三兄弟“一门三烈士”的抗战故事。目前河崖红色教育基地已经成为青岛市党建教育基地、青少年爱国实训基地,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山东省红色研学基地。渐渐地,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这一段历史,河崖红色教育基地目前开展了旅游研学活动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前来参观。相信在接触完这一段历史后会更加坚定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图为文旅办职员姜璐为实践团介绍红色河崖历史。王源 供图
进产业园探实情,共谋发展新思路
下午,实践团成员们参观了位于马连庄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在政府工作人员和产业园的领导和介绍下,成员们了解到这里的车厘子种植采用了先进的温室技术,通过精确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确保了车厘子的品质和产量。同时,大棚内的施肥主要依靠人工但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自动化措施,节约种植时间,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
图为大棚工作人员为实践团成员讲解车厘子种植培养方法。王源 供图
在芦笋种植园区,中慧高芯技术(山东)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文明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芦笋生长和预期销售情况。这里的芦笋种植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养护,保证了芦笋的品质和产量。具有长远的发展前景。美中不足的是,芦笋的生长周期较长,且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也较高,面临着倒春寒的威胁,前期投入成本较高。但与此同时,后期芦笋带来的高收入可以弥补一部分损失。马连庄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还积极探索将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的融合。未来计划在大棚的顶部安装了光伏板,实现了农光互补。这种模式不仅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电力支持,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将光伏发电的清洁能源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然而,如何将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更好地结合,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要想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和全面发展,还有许多问题丞待解决。在马连庄镇具体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重点在于镇中年轻劳动力不愿留在当地从事农业项目而导致的人口老龄化严重、农村劳动力“空心化”等。正如青岛马连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董锋礼所说的“愿意留在村里劳作的都是50岁往上的,年轻人不愿出这份苦力”。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乡村地区的人才外流严重,限制了当地经济发展。针对这一问题领导们也做出了相应政策,对土地进行流转提高利用率,相应地保障了农户的收入;加大吸纳人才力度,为乡村发展提供新鲜血液等。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多方位的措施来解决,以确保乡村的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本次实践团的“三下乡”活动不仅展示了青年学生积极投身社会服务的热情和决心,也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了一份力量。希望未来,学校可以继续组织更多类似的活动,鼓励学生深入基层,更多的去了解不同地区的发展史以厚植对当地的热爱,从而为建设美好中国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图为实践团活动集体打卡记录。王源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94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