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经济学院同心相“邕”暑期实践队前往广西南宁市开展暑期实践调研活动。聚焦基层社会服务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方面,团队成员前往江南区二桥西社区及新屋村、兴宁区望仙坡社区、青秀区凤岭北社区、良庆区蟠龙社区等五个社区进行深入调研,对于切实增强社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区优秀工作案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网格治理促发展
实践队踏入江南区新屋村,跟随亲切的网格员李大姐,体验她的日常工作:看看电路,查查消防,问问生活。简单的工作,像是温馨的纽带,联系着社区与居民,让居民的日子越过越旺。初至新屋村,干净整洁的街道、完备齐全的基础设施折射出宜业宜居的乡村风貌,打破了队员们对于城中村脏乱差的刻板印象。谈及村容村貌时,李大姐自豪地说:“就是这么美!”她进一步介绍道,新屋村地域广,流动人口多,治理难度大,网格化治理模式的运用很好地改善了新屋村的整体风貌。如今,大家遇事先找网格员,网格员及时向社区反馈,居民与社区的联系不断加深,新屋村面貌就变得越来越美。
“逢四说事”解民忧
实践队来到江南区二桥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参与每周四都会组织的“逢四说事会”。会场上,热心的说事员们围绕社区的大小事务,积极建言献策,讨论声此起彼伏,队员们也从中感受到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实践队踊跃参与,与说事员们围绕“过好暑期,社区出招”这一主题展开激烈讨论。社区党委委员、社区妇联主席陈瑞霞女士在后续访谈中也同样说道:“‘逢四说事会’让社区更直接迅速地捕捉到居民需求,扎实推进社区治理工作落细落实,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效能,推动社区建设高质量发展。”
五联治理增和谐
坐落于南宁老城区中心的兴宁区望仙坡社区创建了“五联工作法”:联网、联建、联抓、联办、联帮,打造“三老三新”社区民族团结和谐的新格局。望仙坡社区广场上的两棵石榴树便是“五联工作法”促进民族团结的生动写照。
走访过程中,社区党委副书记黄日萍向实践队热情分享了这两棵石榴树的故事。一棵是“同心树”,另一棵是“民族团结亲情树”,它们缘起一位名叫阿斯古丽的新疆姑娘。她的家乡在新疆,她的家在南宁。初至南宁,由于气候、习俗和文化的骤变,阿斯古丽一时之间难以适应南宁生活,社区了解后,多次派人上门沟通帮助。阿斯古丽将对社区的感恩铭记于心并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社区的善意: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把新疆的“古尔邦节”带入社区、在店里开设工人休息站……
石榴工作助融合
“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实践队前往凤岭北社区参观走访。“1234石榴籽”工作法示意图的展板吸引了实践队的注意。当访谈中问及此,党社区委副书记陈斌向实践队介绍道,凤岭北社区常住人口中有20个民族,为了更好地推进基层治理工作,社区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创新推行“1234石榴籽”工作法,解决居民生活大小事。此外,实践队参观了社区借助党群服务中心打造的“石榴籽书屋”“石榴籽家园”等工作阵地。这些场所是社区向居民宣传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弘扬传播民族团结精神的重要基地,在这里,居民们参与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共同绘制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美好画卷。
“136工作制”见成效
实践队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参观了南宁市良庆区蟠龙社区,深刻感受到了社区民族同心文化的浓厚氛围以及社区“136工作制”的智慧。在与工作人员的密切交谈中,实践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社区时关怀社区工作人员及居民的温馨故事,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基层治理的高度重视。此外,工作人员还向实践队详细介绍了“136工作制”的独特之处和实施成果:依托“136”工作制,社区让主题教育成果在社区治理中落地,提升社区治理效能,有利于社区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社区是基层自治的基本单元,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层基础。”通过本次实践,队员们真正走入基层社会服务第一线,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充分感受到优秀社区服务制度在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探索社区治理的奥秘,离不开持久地追踪与调研。实践队已与南宁市民族宗教委员会共同筹备、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族青少年交流点”揭牌仪式并建立紧密联系。未来,实践队将以“各族青少年交流点”为纽带,与南宁市多个社区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共同推动基层治理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接下来,实践队将整理并归纳总结出实地调研过程中社区治理的优秀案例,宣传广西南宁市的先进经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94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