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古韵新声,即墨柳腔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作者:尹嘉伊

古韵新声,艺海璀璨之花实践纪实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也是连结民族情感的重要基础。在7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古韵新声”社会实践队踏上了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墨柳腔的旅程。本次实践的目的是深入调研即墨柳腔,一种源远流长的地方戏曲艺术,并探讨其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这次实践不仅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文化的传承之旅。

在实践开始前,古韵新声”社会实践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深入有效的学习体验。充分了解背景资料,研究柳腔历史与文化并查阅相关文献与资料,为实践提供理论基础。确定实践目标与计划,设定具体的实践目标,制定详细计划,确保每一步都有明确的任务和时间节点。根据团队成员的特长和兴趣进行分工,确保每个人都能发挥所长。准备好物资与设备,确保能够记录下宝贵的实践资料。团队成员尹嘉伊提前与取得联系,确认了实践活动的具体安排和采访对象的可行性。

7月16日,实践队前往青岛市即墨区即墨柳腔艺术中心,观看即墨柳腔剧团举行的一场精彩纷呈的演出。演出中,演职人员带来了《姊妹易嫁》《李菊红观花灯》等经典剧目选段和手势组合《茉莉花》、刀枪把子、水袖等表演。她们动作娴熟优雅,唱腔优美动听,富于变化,一颦一笑、一步一韵间尽显扎实的戏曲功底。实践队队员沉浸于柳腔的魅力之中,深深的感受到了这是一场文化的盛宴,一场戏剧的盛宴。

图为实践队员观看的柳腔表演剧目《姊妹易嫁》。通讯员 尹嘉伊 供图

演出结束后,实践队队员对即墨柳腔剧团演职人员进行了采访,在采访中实践队队员了解到,柳腔是形成于即墨、平度交界的大沽河流域,流传于山东半岛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也是青岛地区独有的一个地方剧种,距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它和苏北的淮海小戏、山东的五音戏、柳琴戏等剧种有一定的近缘关系。与茂腔有着亲缘关系,被称为“姊妹花”,同被誉为“胶东之花”。乾隆年间,即墨以西水旱、虫灾相继来袭,群众背井离乡,来即墨者甚多。即墨县以西各县的群众背井离乡,四处逃散,来即墨者甚多。因乞讨困难,便利用他们当地的小调,在乞讨时演唱。当时灾民演唱的曲调即流传于民间的“肘鼓子”腔,巧妙的与当地民间小调、秧歌相融,犹如珠联璧合,形成这独特的艺术形式。传到本地又称‘本肘鼓’。柳腔就是由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形成的。

手眼身步传神韵,唱念做打皆功夫。演职人员分别为实践队队员展示了小快枪、单刀枪、棍花等高难度动作技巧,每一个动作都仿佛在诉说一段动人的故事,令队员们惊叹不已。实践队队员也有幸受演职人员邀请上台接受指导,通过“讲”“演”“学”“做”相结合的方式,演职人员现场指导实践队队员练习“手、眼、身、步”各种动作的风格韵律,让她们在趣味互动中感受戏曲文化的魅力。

图为实践队员向演职人员学习柳腔经典表演动作。通讯员 尹嘉伊 供图

实践队队员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即墨柳腔的发展现状,随后走访了即墨地区的多个社区和乡村。在走访中我们发现,许多当地居民对柳腔的了解并不深入,甚至有人对其知之甚少。百年即墨柳腔,有着十足的古韵,虽然柳腔从古到今在当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但是想要在“文化日日新,生活月月异”的新时代洪流中屹立不倒,柳腔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难在人才的缺乏。传艺之人老,学艺之人少,使柳腔传承极其尴尬。其次,难在语言的突破。过于“纯正”的即墨方言,使它不可能传播得更远。再次,难在市场的开放。

图为实践队员在社区进行走访。通讯员 尹嘉伊 供图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古韵新声队的队员们深感传承和弘扬柳腔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并且认识到创新是传统艺术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他们建议,应该加强对即墨柳腔的宣传力度,利用现代媒体技术扩大其影响力;同时,鼓励和支持艺术家进行创新尝试,使传统艺术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从而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

在实践的最后,古韵新声队向当地文化部门提交了一份详细的调研报告,并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即墨柳腔传承与发展的建议。他们的工作得到了当地文化部门的高度评价,并被邀请在未来继续参与即墨柳腔的保护和推广工作。

这次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对即墨柳腔的深入探索,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也是一次对传统文化传承意义的深刻体验。古韵新声队的队员们表示,他们将继续关注并参与到即墨柳腔的保护工作中,将继续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古韵新声社会实践队合照留念。通讯员 尹嘉伊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99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少年强国,航天筑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对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做出重要战略部署,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指明了前进方向。在这一伟大号召指引下,中国航天要心怀“国之大者”,朝着建设…… 周子童 烟台理工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中量大学子赴安吉竹乡,探索“双碳”共富路

为探究“竹林碳汇”如何实现生态、经济并行发展,了解竹产业以何种方式顺应新时代潮流,7月4日,中国计量大学“绿水青山”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以采访的方式,了解并学习…… 泮少杰 中国计量大学标准化学院查看全文 >>

稿件代发至国家级媒体获得评选评级优势

精选各类重点媒体、门户网站、流量自媒体 一站包办 何需东奔西走…… 国家级媒体 查看全文 >>

石工院青志协竹友中学课外辅导活动

2019年12月5日星期四下午,西南石油大学石工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在竹友中学进行课外辅导活动。下午1点整,志愿者们由南门出发。路途遥远,志愿者们仍热情不减。到达目的地后,志愿者…… 单德隆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石工院青志协校园服扫活动

石工院青志协常规扶扫活动2019年11月28日下午四点半,石工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学校南门附近开展常规服扫活动。本次活动共有50余名志愿者参与。天气严寒,但影响不了志愿者们的热诚之心,志愿…… 单德隆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石工院青志协成功开展新都医院志愿服务活动

石工院青志协新都医院志愿者服务活动2019年11月2日上午,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在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进行了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等候患者进行医院问卷调查马甲…… 张烨苓 单德隆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禁毒教育,我们在路上

禁毒教育,我们在路上——记石工院青志协军屯小学禁毒宣讲为预防青少年吸毒事件的发生,提高青少年禁毒意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于2019年6月6日在军屯小学开展禁毒宣讲活…… 单德隆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松鼠AI栗浩洋:AI+教育能把所有人培养成精英

  3月26日至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成功召开。本届年会期间,AI数据处理、人与AI如何相处等话题引发了众多参会嘉宾的思考。3月27日,在IT 领袖圆桌闭门会议后,环球网财经专访了松鼠……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河南城建学院三下乡之普润段庄亲乡民,化识为技圆梦村
为深入推广偶通话,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同时加强广大乡村民众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材料与化工学院“普润乡村,化识为技”三下乡实践团于2024年7月6日上午在材料与化工学院党委书记焦学然…
实践路上|管理工程学院“阳光青年”社会实践开展“多彩晚年,乐享银龄”系列活动
7月17日,山东建筑大学管理工程学院“阳光青年”社会实践团队赴文化东路街道办事处和平社区老年活动室,以老年课堂为桥梁开展了一系列爱老助老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旨在促进老年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区老年…
三下乡|“青火”突击队:支教
早上,我到初一(1)班给初中高中学生上“台湾文化”的课,起初只来了王海燕一个学生,后来学生陆续到达,可是因为学生没有听前面的内容,使得我的课不能顺利开展,但是在这几分钟中,我也感受到我“台湾文…
记一次支教活动
通讯员:蔡浪静我的爸爸妈妈曾问我,为什么要选择去“一起云支教”?面对这个问题我曾在深夜辗转反侧地思考过无数次。或许有人认为我是为了利益,为了在今后的工作简历上有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亦或者为了志愿…
记一次听课活动
通讯员:蔡浪静参加了本次听课活动,让我受到了许多启发,课堂上教师成熟与老练的教姿、教态、教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的思维的活跃,更让我看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第一,备课的精心…
三下乡| 将青春之火延续
最近,我们“青火”突击队有幸前往湛江体育运动学校进行一次三下乡支教活动。原本我充满了期待,但当我走进这所学校的时候,我意识到这次经历定是不同寻常的。越来越高的室外温度,闷热不透风的教室,限时开…
茶香四溢,“茯”面而来
茯苓茶,这一古老的药食同源饮品,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智慧。泾阳茯茶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发酵过程中生长的“金花”,学名为“冠突散囊菌”,是一种国家二级保护菌种。这种菌种赋予了泾阳茯茶独特的…
泾阳茯茶--古丝绸之路上的生命之茶
长安大学材料学院学生于2024年7月15至16日开展了长安大学赴陕西泾阳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泾阳茯苓茶,又称泾阳茯茶或泾阳茯砖茶,是中国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的特产,属于黑茶类,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它有…
三下乡|爱国教育
今天是三下乡的第七天了。早上起来便奔向阶梯教室,跟着小孩一起唱《紫荆花盛开》。歌曲的背景是庆祝香港回归祖国,这堂课也让在座的小朋友了解到香港回归这段历史,让他们产生一种归属感。下了这堂课,我们…
二师学子三下乡:麦田课堂授新知识 跟随脚步长智慧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2日电(通讯员谭倩)。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学习新知识,了解“树”的知识。7月22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张沟镇先锋村点位志愿者,在党员活动中心开展了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