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特色课堂融合思政,探索新型课堂模式,织就知识与信仰

来源:深圳大学材料学院 作者:青春无限支教团队

特色课堂融合思政,探索新型课堂模式,织就知识与信仰

为了让“一带一路”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推动区域和全球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构建开放、包容、平衡、普惠的经济全球化新格局,充分发挥高校高层次青年的示范引领作用,助力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落实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专项行动。7月18日,深圳大学青春无限支教队的队员们发挥自身材料学科的优势,运用“材料特色课堂+课程思政”的授课模式,在广东省陆丰市大安中学教授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织物”历史课,通过讲解中国织物的历史,揭开“一带一路”的序幕。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棉花的国家之一,古代的丝绸之路就是将中国的丝绸和其他织物带到世界各地的重要贸易路线。”青春无限支教队的刘美珊队员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中国织物历史讲解课。

在课堂上,刘美珊详细介绍了中国织物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多样的种类。从商周时期的原始麻布,到唐宋时期的丝绸,再到近现代的棉纺织品,刘美珊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到了中国传统织物的独特魅力。

图为刘美珊队员在支教。何耀嘉供图

刘美珊还特别介绍了几种重要的织物材料:棉花、羊绒和蚕丝。她讲解了棉花在明清时期的广泛种植和使用,如何让更多普通人享受柔软、舒适的棉布衣物。对于羊绒,刘美珊介绍了其细腻的质感和优异的保暖性能,以及在寒冷地区的重要性。在谈到蚕丝时,她分享了嫘祖养蚕冶丝的神话故事。传说中,嫘祖是黄帝的妻子,她在发现野蚕吐丝后,开始养蚕并发明了冶丝技术,为中华民族带来了美丽的丝绸。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也为孩子们增添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刘美珊还特别讲述了黄道婆革新棉纺织技术的故事。黄道婆是元代著名的纺织家,她通过学习和改进海南黎族的纺织技术,推动了棉纺织技术的发展,使棉布的产量和质量大幅提升。她的创新为中国纺织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也改变了普通百姓的生活。

通过这些详细的介绍,孩子们不仅了解到不同织物材料的特点和用途,还学习到这些材料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刘美珊还特别讲述了丝绸之路的历史,解释了丝绸之路是如何将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传到西方,并带回了西方的珠宝、香料和玻璃等。通过这些生动的故事,孩子们不仅了解了织物的历史,更理解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图为刘美珊和学生在互动。何耀嘉供图

在互动环节,孩子们对织物的制作过程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刘美珊邀请孩子们亲手触摸和体验各种织物,感受不同材质的质感和特点。孩子们纷纷表示,通过这堂课,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了解和学习更多的知识。

刘美珊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不仅能激发孩子们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还能让他们意识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未来,她将继续努力,把更多有趣、有意义的课程带给孩子们,让他们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受益。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丰富的知识,也进一步加深了青年大学生支教活动的意义。通过支教活动,青年志愿者们不仅为偏远地区的教育事业贡献了力量,更通过文化传播,增进了城乡之间的理解与交流。

接下来,王凯烨队员以“织物”为主题开设思政课,弘扬“红色纺织精神”助力“一带一路”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他以中国织物为主题,将历史与思政教育巧妙结合,弘扬了“红色纺织精神”。

图为王凯烨队员在支教。何耀嘉供图

在课堂上,王凯烨将“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背景融入课程内容。他强调,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织物”的发展,离不开先辈们的“红色纺织精神”。新中国成立初期,纺织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成千上万的纺织工人以勤劳和智慧,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种精神传承至今,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重要精神力量。

在课上,他强调“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丝绸之路上的丝绸贸易,是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的象征。今天,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通过纺织品等文化符号,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将织物的历史与“一带一路”精神相结合,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广,传递“红色纺织精神”,弘扬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这种特色课堂融合思政的教学模式,也是探索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实践方向。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有助于探索新的教育思路,也能通培养出更多有担当、有理想的新时代青年。

本次支教活动,将织物的历史与“一带一路”精神相结合,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广,传递“红色纺织精神”,弘扬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这种特色课堂融合思政的教学模式,也是探索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实践方向。这种课程在前思政在后,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有助于探索新的教育思路,也能培养出更多有担当、有理想的新时代青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69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沈阳城市学院图书阅览室等待爱书的你

本网讯(文化与传播学院高昊博),2024年,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一次阅读就是一趟心灵之旅。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走进文化与传播学院阅览室,找一本喜欢的书,坐在窗边,走进书的…… sycu新传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文化与传播学院u图书阅览室等待爱书的你

本网讯(文化与传播学院高昊博),2024年,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一次阅读就是一趟心灵之旅。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走进文化与传播学院阅览室,找一本喜欢的书,坐在窗边,走进书的…… sycu新传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图书阅览室等待爱书的你

本网讯(文化与传播学院高昊博),2024年,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一次阅读就是一趟心灵之旅。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走进文化与传播学院阅览室,找一本喜欢的书,坐在窗边,走进书的…… sycu新传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文传图书阅览室等待爱书的你

本网讯(文化与传播学院高昊博),2024年,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一次阅读就是一趟心灵之旅。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走进文化与传播学院阅览室,找一本喜欢的书,坐在窗边,走进书的…… sycu新传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法学专业师生赴人民法庭观摩庭审

本网讯(文化与传播学院高昊博)为进一步加强院校合作,推进法学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5月23日下午,我院法学专业师生走进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中国(辽宁)自由…… sycu新传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首次!拿下!中国好创意大赛国赛一等奖!

本网讯(文化与传播学院高昊博),2024年5月18日,第18届中国好创意大赛乡村旅游设计专项大赛颁奖典礼在湖北武汉举行。由我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袁博和尹嵩两位教师指导的刘芷含、周钰、万俊…… sycu新传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35.5%的毕业生进入行业头部企业

本网讯(文化与传播学院高昊博)2023年,法学专业迎来第十一届毕业生,19级法学班级共计82人,就业率达100%;其中升学率3.6%、考公考编率4.9%,行业头部企业35.5%,法律服务相关岗位56%。截止目前…… sycu新传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2024年第16届“大广赛”重装来袭

本网讯(文化与传播学院高昊博)2024年第16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辽宁分赛区作品提交报送工作启动。校内组织单位:教务处,校内承办单位:文化与传播学院广告学专业参赛对象为沈阳城市…… sycu新传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传承遵义火种,守护童心梦想——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开展遵义会议

3月19日上午,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走进苏州市社会福利总院儿童福利中心,…

茂秦讲坛第十九期:郝润华教授谈《凉州词》“黄河远上”文本的文献学解读

2025年4月8日,受文学院邀请,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郝润华教授在c125举办题为《凉州词》“黄河远上”文本的…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团委学生会召开第四周例会

为强化学生安全意识,促进学生干部间的沟通与协作,外国语学院团委学生会于4月8日中午12:00在教学楼1-110教学室和树人楼225教室…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商英教研室召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研会议

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于4月3日在教学楼2-402办公室…

垃圾分类新知探索 泉城路街道的绿色之旅

3月27日,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23级自动化一班垃圾分类计划实践团队带着对环保的热情,来到了济南市历下区泉城路街道,…

最新发布

三下乡||党史宣讲润童心,青春助力兴教育——“三下乡”社会实践纪实(八)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让党员群众更好地了解党史,2024年7月9日,怀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少数民族预科教学部)“微爱”青年志愿者团队积极响…
二师学子三下乡:小手大创造 绿叶焕新生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18日电(通讯员李紫璇)为了锻炼小朋友的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7月18日下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在黄荆小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组织开…
武汉学子三下乡:学会感恩,与爱同行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18日电(通讯员张梦)为进一步加强孩子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发扬民族精神,激励孩子们继承和发扬奉献爱心、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培养孩子们感恩社会、关爱他人的高尚品德,7月18日下午,湖北第二…
湖北学子三下乡:学习归纳整理 培养良好习惯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19日电(通讯员王诗婷)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条理性,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于7月19日到陈场镇为同学们开展了一节归纳整理小课堂。归纳整理要求孩子…
强化安全教育,预防溺水事故 ——向阳实践队携手江滨社区开展防溺水课程
随着夏季的来临,气温迅速上升,全国各地中小学生游泳溺水事故频发,令人痛心。为全面推动社区安全教育工作,杜绝学生水伤亡事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7月18日下午三点,华南师范大学向…
红绸剪梦,非遗花影,颂扬革命情长
随着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在鄂州实践活动如火如荼的进展,同学们对于剪纸雕花的内容与技艺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在指导老师曹小琴的推荐下,团队实践成员们组织前往鄂州红色革命文化遗址以及…
湖北学子三下乡:唤醒乡村记忆,共筑文化梦
大学生网报荆州7月19日讯(通讯员曾刘宇)为唤醒沉睡的乡村记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于7月16日前往荆州洪湖开展“三下乡”调研之旅。此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乡…
暑期三下乡“材化筑梦先锋队,爱心资助启航行”实践团活动总结
#暑期三下乡之“材化筑梦先锋队,爱心资助启航行”#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切实做好高校国家资助政策宣传普及,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材料与化工学院“材化筑梦先锋队,爱心资助启航行”资助…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亮剑霸凌,共筑童心安全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1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提升乡村孩子对校园霸凌的认知与防范能力,7月1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将反对校园霸凌,坚决对校园…
数探奥秘,唱响未来
7月18号上午,随着实践活动接近尾声,我们的许多课程也渐渐迎来结课。其中就有我们的音乐课。音乐课:歌唱明天,未来可期在最后一节音乐课上,实践队队员将教同学们学唱<明天会更好>这首歌,也旨在通过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