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深入基层、走近“三农”:探寻茶产业茶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之路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吴东霖 杨觉未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其中,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实现乡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因地制宜培育乡村核心产业竞争力,对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尤为关键。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2024年1月12日,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清香雅韵”实践调研团队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明亮镇万古村大明山茶园开展调研活动,探寻茶产业与茶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之路。

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第一产业是农村最基本的产业,其发展历程已经延续数千年之久,在现代社会,仅仅靠第一产业难以承担起乡村振兴的重任。因此,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有效衔接是促进农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举措。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多样,茶叶产区众多,形成了诸多特色各异的茶叶品牌。大明山茶之所以能够在品牌众多,竞争激烈的茶叶市场中崭露头角,占据一席之地,其中一个尤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大明山茶园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向现代农业靠拢。大规模、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高技术、生态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初到茶园,调研团队成员不仅被茶树种植区的巨大规模所吸引,更在茶园中捕捉到了生态农业、科技兴农的蛛丝马迹。调研团队成员在与茶园负责人的实地访谈中了解到,大明山茶园已经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形成了集茶叶栽培、种植、加工,产品研发和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有机茶产业链,真正建立起成熟完善的产业核心竞争力。目前,大明山茶园已经成为国家有机茶栽培与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广西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4星级),并获得了“广西乌龙茶之乡”的美誉。

面向市场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提升农产品知名度是广大乡村建立核心产业竞争力不可缺少的环节。大明山茶园不仅通过茶文化传播扩大产品知名度与品牌影响力,积极扩展国内市场,同时也持续加强同海外茶企的交流合作,着力拓展海外业务,开拓海外市场。

乡村地区的农耕文化与民俗文化资源为乡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丰富的材料。大明山茶园不仅注重有机茶栽培与茶叶生产加工,更注重挖掘深厚的茶文化底蕴。景区内随处可见与茶文化有关的物象和物语,营造出浓厚的茶文化氛围。团队开展实地调研时正值农闲时节,茶园内鲜有人迹,呈现出一派清净祥和,为休闲与疗养提供了良好环境。据茶园负责人介绍,2016年后,大明山茶园开始着手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以茶文化为依托的农旅结合发展道路。景区内不仅提供可供休闲居住的民宿,同时也向广大游客开放采茶、炒茶、茶艺、陶艺、印染等特色体验项目,抛绣球、竹竿舞、唱山歌等民族项目,使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真正走进大明山茶文化与当地民俗文化,沉浸式感受茶文化的独特内涵和壮乡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与景区工作人员访谈交流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全程观看了茶艺展示,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感受茶文化。目前,大明山茶园已经建设成为AAA级旅游景区,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以茶园为载体,以茶文化为核心的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万古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在调研结束返程的途中,团队成员对调研中的所见所闻进行了热烈探讨,在赞叹乡村振兴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引发了团队成员陷对“三农”问题更加深入的思考。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是一项极其复杂和艰巨的任务,更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和改天换地的壮丽事业。实现乡村振兴绝非一时之功,而是需要不懈奋斗、久久为功。本次调研活动虽然已经落幕,但“清香雅韵”实践调研团队探寻乡村振兴之路的步伐不会停止,将继续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图为清香雅韵实践调研团队成员采访大明山茶园相关负责人

图为大明山茶园局部图

图为清香雅韵实践调研团队成员与大明山茶园相关负责人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71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学子三下乡:互联网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乡村振兴对于推动社会均衡发展,建设现代化国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新时代农村发展新动力……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汉川湾潭乡,探索农产品新模式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在中国这么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减缓,城市的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扩大内部需……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社区志愿献爱心,提高社区凝聚力 ——“青春颂振兴,社区志愿行”实践队
“青春颂振兴,社区志愿行”实践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旨在促进大学生与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共同建设一个温暖、和谐的社区。此次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主要是与社区居民进行友好互动、帮助居民了解保…
乡村兴展现宏图景 小庭院实现大作为
2024年1月19日,首个针对美丽庭院建设的国家标准——《乡村美丽庭院建设指南》国家标准发布,为发展庭院经济、建设宜居宜业乡村提供了重要指引。为进一步深入调访庭院经济发展状况、模式、利润分配等,2024年2月…
与民贴心,为民解难
社区志愿服务是社区治理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创新社区治理格局、引领社区文明实践、维护社区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区志愿服务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因此要大力推广和支持社区志愿服务,让更多的人参…
非遗涅槃阻且长,乡村振兴行且坚
非遗涅槃阻且长,乡村振兴行且坚。坚持乡村振兴,以高质量的文化振兴,生产振兴推动乡村经济、文化重现光彩是党和人民的共同愿望。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寄道非遗,泥韵乡采实践队深入非遗传承地潍坊高密的聂…
点亮知识的灯塔:云支教,温暖跨越山海的师生情
1月28日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以“传承优秀文化,赓续中华文脉”为主题的一起云支教专项活动活动正式开启,1月28-2月17日的一起云支教活动渐渐就要落下帷幕了,回想起这段时间以来的点点滴滴,我感悟了很多…
开启云支教,踏上梦征程
为期十几天的短暂线上支教志愿活动渐渐地就要落下帷幕了,回想起这段时间以来的点点滴滴,我感悟了很多;收获了很多;锻炼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很多……参与云支教活动,犹如踏上一段充满挑战与收获的旅程。…
感恩母校:大连海事大学海大爱校实践团队“母校行”
日前,海大爱校实践团队赴母校静海区第一中学,为学弟学妹们举办了线下宣讲分享会,让母校师生了解到了大连海事大学的魅力,为母校学生构建起了一个了解海大、与海大学生交流的平台。此次宣讲会的内容紧扣“…
深入眼科调研,守护明亮双眸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of6dd64n3ixtb6HHKlGA?pwd=jsmu提取码:jsmu投稿类型:社会实践纪实视频,即视频素材来源于实践活动过程中拍摄的视频以及图片(以上为该视频的百度网盘链接,为永久性链接,复制链接访问网站…
寒假云支教活动感悟稿
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2024年寒假我校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开展了云支教社会实践活动,引发了许多同学关注,并积极参与其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云支教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逐渐崭露头角。…
浙北民间习俗——舌尖上的“年文化”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为了解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饮食文化精髓,传承好这份热气腾腾、温暖人心的习俗。春节期间,“六味帝皇丸”实践队员特别关注到了浙北人家的年夜饭,从亲自品尝家里的年夜饭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