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为了解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饮食文化精髓,传承好这份热气腾腾、温暖人心的习俗。春节期间,“乐道拾遗,踔厉前行”实践队员特别关注到了浙北人家的年夜饭,从亲自品尝家里的年夜饭到走访询问在浙北各地的亲朋好友,对浙北民间年夜饭里的讲究有了深刻认识。
正如小王子里说的“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刻与其他时刻不同”,春节作为一年一度的特殊节日,必然肩负着特殊的含义与使命。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素有“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说法,当地人习以为常的风俗,对于初来乍到的外地人,却会感到新奇、诧异。
在高度注重家人团聚的中国,年夜饭是一年中最受重视、最隆重的团圆聚餐。因而,餐桌上肯定会有几道“传统大菜”,在浙北地区,其中“猪蹄肘子”就是盛宴中最隆重的主菜,当地称为“蹄髈”。不仅如此,实践队员观察到在上菜顺序方面,也很有讲究,蹄髈一般会在其余菜肴上的差不多了后,再上来,从而凸现出它的“压轴”台柱子作用。由于蹄髈的价格较贵,制作起来也比较麻烦,因而,民间一般到了过年或隆重的节日才会将它摆上餐桌。一旦上了蹄髈,那桌菜就显得比较隆重和有档次了。
当然,不同地方蹄髈的做法稍有不同,蹄髈根据制作方法不同可以分为:红烧蹄髈、咸蹄髈、酱腌蹄髈等。蹄髈酱煨蛋正是实践队员家乡湖州的普遍做法,在湖州人的方言里,请客人吃饭,也叫“吃蹄子”,蹄髈也理所当然成为餐桌上的大菜吃酱煨蛋俗称是在餐桌上“捡元宝”,所以蹄髈酱煨蛋就成了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长辈们总是会最先端上这道菜,嘴里说着“来,捡个元宝。一人一个谁也少不了”。
实践队员还了解到蹄髈不只是年夜饭的重头菜肴,在浙北地区还传承着,请“新客”吃蹄髈的习俗,当地人称新结婚的夫妻为“新客”。结婚后第一年的新年里,民间一直流传着,亲戚要宴请“新客”吃蹄髈酒的风俗,如果不请则说明亲戚是不想来往了。在宴请的餐桌上,蹄髈是主菜,以“压轴”的角色上来后,一定要“新客”先吃一口,其余的人(称为陪客)才可以品尝。而不管“新客”爱不爱吃,都会很自觉地先吃一口,以示尊重。曾经有外地嫁过来的新娘,对此风俗感到很好奇。
“春卷好吃,春卷皮不好做”,除夕夜准备年夜饭的奶奶说道。在湖州人的年夜饭桌上,春卷也是必不可少的。“春卷”里的“春”的意思应该是“春天”,一卷迎春。 古书陈元靓的《岁时广记》中有记载:“在春日,食春饼,生菜,号春盘。”清代的《燕京岁时记》也有:“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实践队员向奶奶询问制作事项,奶奶边和着面边说:“刚才那步啊叫摔面,反复摔面为的是让面更劲道,面团上筋后,放不沾平底锅上开小火。面团是稀稀的,像这样,炒一个方向抹动,这样稀软的面团在锅上粘出一张圆圆的薄皮,熟了之后揭下来就可以了。”当地普遍的吃法是咸甜两种,咸的包着野菜肉,甜的则是豆沙。再经油炸后,春卷皮薄酥脆、馅心香软,别具风味。
此外,大年初一的早上,团子便是浙北人家的早餐。除夕夜做团子也属于南方的传统习俗,团子象征着团圆,。做出来的团子一般是咸味的,馅料可以选用纯猪肉、荠菜肉馅、韭菜鸡蛋馅等,做团子使用的面粉并没有严格的比例,只要能够包上即可。新年的第一顿,能吃上热腾腾、软软糯糯的团子,便是幸福满足。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士,东、西、南、北各地风俗习惯各不相同。特别是春节期间的风俗与舌尖上的美味,有些菜肴就象是自古传承一样,每年都会出现在年夜饭的餐桌上,形成了当地的一种传统习俗。通过此次实践,队员也更深地了解了看起来稀疏平常的两道年夜菜。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71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