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礼响青州,博物新知

来源: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作者:礼响中国”黄河源

【山东大学礼响中国”黄河源调研团2月8日讯】(通讯员:孟嘉懿)

为了解当前祭祀文化及其传承和宣传情况,探究其中蕴含的深刻人文思想在当下的传承,2月8日,山东大学(威海)“礼响中国”黄河源调研团成员来到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在青州市博物馆开展了为期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社会实践正式开展前,团队成员通过官网了解到,青州,这片古老的土地,沉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宛如时间的河流,在岁月的长河中缓缓流淌,讲述着千年的故事。作为古九州之一,青州见证了华夏文明的兴衰更迭。青州市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唯一的县级综合性博物馆,馆藏5万余件。新馆设有青州历史展厅、龙兴寺佛像展厅、香山汉墓陶俑展厅、石刻艺术展厅等8个展厅,通过图片、文字以及声光电等科技手段,让参观者深入了解展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内涵。

进入博物馆,团队成员首先来到了二楼的青州历史展厅,沿着时间线进行参观。跟随着一件件文物,团队成员从北辛文化、龙山文化走到到商代、战国,再到历朝历代及当下。团队成员从战国时期裸体的四男四女八个玉人中了解到其应为祭祀用具,用于祈祷神灵,多子多福;又从东汉时期的“宜子孙”玉璧中认识到其中希望多子多孙、宜室宜家、和谐生活的寓意。

随后,团队成员登上三楼、四楼,参观了香山汉墓陶俑展厅、石刻艺术展厅、龙兴寺佛像展厅等5个展厅。其中,团队成员看到仿制的陪葬坑被牺牲俑和一些重叠的陶俑碎片布满,团队成员在仿制陪葬坑上方的纪录片中了解了这一墓葬的情况。同时,团队成员在横贯展厅的仪仗俑阵列中感受到了墓主生前进行祭祀等活动的浩大,从中成员学习到了汉代厚葬之风和严格的礼仪制度,所谓“如生所享”。

参观完成后,团队成员为了解当前祭祀文化现状及宣传情况,采访了博物馆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表示,博物馆自2009年免费开放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近年来观众接待量逐年增加,如今采用线上预约方式,也更加重视线上的宣传工作,“就像我们提出的‘跨界融合,让博物馆活起来’,一直是在这方面努力的”,工作人员这样说道。但同时,博物馆目前对于祭祀文化的挖掘较为欠缺,缺少相应专题展览、代表性的文物如战国玉人在馆内并没有得到详细的文字介绍。工作人员谈到:“我们是有配备电子讲解装置的,但数量相对于游客来说是不足的,而且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花钱去租借。”未来,博物馆将继续走活态道路,让文物背后的文化真正走入大众心中。

在展厅外,团队成员向不同的游客进行了访谈并记录。其中某些游客表示,自己并没有参与过祭祀活动,觉得是迷信,其认为当下博物馆的宣传是有力的,吸引了很多人;某些游客表示祭祀传统主要是过去进行的,如今也不再参与祭祀活动,主要是春节或清明节上坟祭祖。通过访谈,团队成员了解到,大众对于祭祀活动的参与是缺失的,对于祭祀文化也缺少足够的认知,而博物馆在此方面对于大众的普及作用不够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利用好黄河文化资源,推动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文化的力量促进地区的经济繁荣和民族团结,实现文化复兴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通过本次社会实践,“礼响中国”黄河源调研团成员在参观过程中对于青州地区的祭祀历史传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访谈中发现当下祭祀文化的缺失与迷津,从青州博物馆宣传的得与失中也吸取了经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文物中汲取古人的智慧,转化为当下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已是现代化建设的可行之路。在对祭祀文化进行研究时,我们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山东大学 礼响中国”黄河源调研团 责任编辑:张文格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56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学子三下乡:互联网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乡村振兴对于推动社会均衡发展,建设现代化国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新时代农村发展新动力……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汉川湾潭乡,探索农产品新模式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在中国这么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减缓,城市的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扩大内部需……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蓝色食物”调研,粮食安全共筑
中国青年网日照2月2日电(通讯员朱婉婷)为深入研究沿海居民蓝色食物的消费特征,探索蓝色食物与国家粮食安全的关系,2024年1月12日至13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耕海牧渔实践队在日照市东港区、威海荣成…
深耕大食物观,挎好绿色“菜篮”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31日电(通讯员李国彤)天下之大,黎元为先。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的质量和营养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大食物观和优质绿色农产品也引起了广泛关注。2024年1月31日,曲阜…
听食海渔歌,响心中警笛
从繁华的城市到宁静的渔村,从南到北,沿海居民的食物消费现状与问题一直是粮食安全的重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沿海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并且引发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因…
寻访三孔根魂,礼祭黄河祖脉
【山东大学礼响中国”黄河源调研团2月8日讯】(通讯员:张铭心)2024年2月4日,山东大学黄河源调研团针对曲阜市祭孔文化开展了深入访谈实践活动。实践队员来到曲阜三孔景区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了祭孔文化在当地…
走进孔舍,探寻经典
曲阜师范大学“遇见非遗经典,传承中华文化”实践队进入孔子博物馆进行志愿活动…
桑梓寻梦实践队:以强健之体魄,筑强健之中国
迈向体育强国,全民健身具有不可或缺的标杆价值。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推动全民健身是不可或缺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起人皮埃尔·顾拜旦曾说过,一个民族,老当益壮的人多,那个民族一定强;一个民族…
桑梓寻梦实践队:携手同心筑梦,共赴美好未来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被认为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乡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幼儿教育更是面临着诸多困境。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桑梓寻梦实践队队员走进乡村…
星火接力,丹心筑梦,宣扬党史,与我同行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党史国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自觉承担起宣扬党史的使命,聊城大学东昌学院中文系2023年2月1日在聊城市妇女联合会进行了宣扬党史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步入大学就即是步入…
尊重传统,探索未来
柳腔对人们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民俗文化价值、艺术文化价值、社会教育价值和娱乐休闲价值等多重意义。在当今社会,保护和传承柳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提高…
探寻黄河之源祭礼,山大学子调研“三孟”
【山东大学礼响中国”黄河源调研团2月8日讯】(通讯员:郝彬彤)2月5日,山东大学(威海)“礼响中国”黄河源调研团成员郝彬彤,为深入调研黄河源祭祀礼仪、推动祭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