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这群娃娃是今天第一个来的,现在这只有我一个讲解员。”声音在空旷的纪念馆内显得非常清晰,队员们几番搜寻在角落狭小的工作间兼休息室内找到的一位穿着红色便服的工作人员——陈叔叔。
2024年1月14日,冬雪初融,山风凌冽。从江苏镇江市辗转好几个车站才来到陕西西安蓝田县葛牌古镇的调查队员看到面前大门紧闭的苏维埃政府纪念馆不禁愣了神。冬日的阳光安详地落在红漆牌匾上,庄严中肃穆中门上一双金黄色的铜环等待着访客叩响。时逢当地旅游淡季,沿街的商铺大多闭门休业,零星几个随意张罗正常营业的也在门后打着盹。推门迈入纪念馆内,里院各类设施整整齐齐,服务台的接待员却不见了踪影,在调查队着急地呼喊下陈叔叔匆忙收拾着,一脸疑惑地从门后走了出来。
“现在基本没人,夏天才来,夏天人很多,农家乐人也多。”他无奈地向调查队介绍着该馆惨淡的游客量,称现在纪念馆内的工作人员就陈叔叔自己一个,近一周以来的游客少之又少。葛牌镇苏维埃政府纪念馆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在徐海东、程子华、吴焕先等率领下于1935年2月长征入陕在关中地区创建的第一个红色政权,也是关中地区最早的红色革命根据地。2000年6月,该旧址被共青团陕西省委授予“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 如此意义重大的红色文化基地怎会受人“冷落”到这般地步?在与陈叔叔的交谈中调查队们渐渐知晓了问题的答案。
纪念馆所在的葛牌镇位于西安市蓝田县内,从县城下乡只有一辆标明容载20人间隔两小时发车的大巴,实际上调查队所坐的那辆在中午高峰期塞进了将接40位乘客,紧接着一个小时多的山路颠簸加上途中不断出现的施工和积雪禁止通行的复杂路况让几位调查队员深刻感受到了落后的交通设施加上天气严寒的限制对当地旅游业的强烈冲击。当瞻仰学习红色文化的热情火焰遇上经济低靡期家家户户停店休业的大冷场画面,这种落差影响着每一个慕名而来的游客。
红色基因,是信仰的种子。在当今自媒体如此发达的时代,像葛牌古镇这样蕴含着令人亲切的红色血脉的纪念地却很少能在热门的视频平台见到,这无疑说明该乡镇对本地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当向陈叔叔了解到馆内主要游客源的时候,他如此说道:“旺季来的人比较多,避暑旅游的,参观学习的,去农家乐的,像现在淡季过来的都是学校或者部政府机关党组织,团组织参与活动的人员。”葛牌镇中心红色广场和苏维埃政府纪念馆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及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有力素材,也是进行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然而,这些前来参观学习党史的成员或团队中是否更进了后续的视频宣传工作,是否有效评估党史教育、团日学习活动带来的效果,亦是宣传问题所在。当然,作为本地政府更应该从根本去铸牢文化根基,宣传红色文化力量,吸引更多的人前来了解学习,从而带动当地农家乐以及名宿等配套服务产业,促进乡村文化协同经济振兴。
另外,在馆内参观后,调查队发现作为追忆旅行过程中美好时光的媒介——旅游纪念品,在纪念馆内和周边地区本就零星的摊位上却极少进行展示或标价售卖。传统旅游纪念品枯燥无味,而具有本地特色的、新颖的、富有艺术性的文创产品更能抓住来往游客的眼球,为小型商户带来即时的经济价值的同时,根据现实历史人物刻画的经典印象和衍生出的精神文化标语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和独特外在亦是对葛牌古镇旅游区的二次推广传播,能够大幅度吸引关注度,增加本地旅游业客流数。
“还是蛮开心你们不远万里来到这地,在这里干了好多年了,我也很希望咱们葛牌能够振兴起来!”陈叔叔送调查队走出纪念馆的时候这样道。“行红色之旅,忆艰苦岁月,品农家小吃,赏田园风光”这是陕西省人大办公厅在建军七十八周年之际组织前往葛牌镇红色基地参观纪念的宣传标语。而今乡村艰苦岁月早已远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然到来,红色文化旅游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仍然任重道远,每一位兢兢业业的守村人在接力古老薪火赓续红色血脉的同时,更应当乘新时代之浪潮,驱创新之始力做振兴家园的建村人,谱写葛牌古镇当代华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98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