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脍炙人口;垓下风云,千古绝唱!蚌埠市固镇县垓下遗址,是垓下之战的战场遗址,民间广为流传的“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等典故均出于此。
图片一:四面楚歌模型介绍
8月16日,安徽财经大学“城市微旅游专项”调研团,在南京大学信管学院杨海平教授、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徐勇教授带领下赴固镇县濠城填垓下遗址实地考察调研,以当地特有的大汶口文化为基础,探索蚌埠旅游发展的新方向。
图片二:实践团团队成员在垓下遗址展览馆合影
探寻蚌埠旅游新方向:凭借文化底蕴创新发展
实践团迈向垓下遗址展览馆,一副巨大象棋棋盘首先映入眼帘。“鸿沟为界,中分天下”,这即是象棋中楚河汉界的由来,汉王刘邦凭垓下之战一定天下,并由此开启了长达两千多年的汉文化。
图片三:垓下遗址象棋棋盘
进入馆内,解说员介绍,垓下遗址的遗址年代主要是大汶口文化晚期和汉代两个时期,而早在新石器时代垓下就已经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古城——这也是淮河流域唯一一座史前古城,被誉为“大汶口文化第一城”。
图片四:调研团在垓下遗址展览馆调研照片
继续向前,在诸多历史浮雕的诉说下,实践团逐渐深入了解了垓下的璀璨历史。实践团成员感慨:“无论是大汶口的文化遗存,还是楚汉相争的壮丽历史——这些无不体现出古人伟大的智慧与谋略,是我们中华文明历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宝!”垓下遗址展览馆对兵败乌江、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历史典故的介绍有效提高了蚌埠旅游产业的知名度。
图片五:军事围攻战略沙盘
赋能蚌埠旅游深刻内涵:传统艺术“剪纸答君书”
蚌埠固镇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还传承着中华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传统舞蹈垓下独杆轿,还是传统艺术剪纸,在这里都有传承。不仅如此,西汉之初闻名于世的陈氏家族、东汉主政于此的一代经学大师许慎等历史名人也让垓下遗址更具文化底蕴,加深了本地旅游产业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非遗剪纸项目传承人刘华飞老师热情地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剪纸艺术。实践团调研发现,剪纸馆根据垓下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设计的剪纸及周边产品,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参观,也提高了游客在垓下遗址的参与度,“希望能将传统的剪纸艺术和现代创意巧妙融合,服务和渗透于人民的生活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从而得到艺术的滋养。”
杨教授、徐教授指出,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一个文化遗址就是一所学校,一件历史文物就是一个故事。地方政府应全面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图片六:剪纸传承人刘华飞介绍剪纸
图片七:习总书记领袖论
本次调研,团队成员对蚌埠文化底蕴的理解愈发深刻,实践团成员一致认为蚌埠旅游发展离不开文化特色的支撑,今后要进一步发掘文化元素,加强管理、丰富业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为蚌埠特色旅游发展探索新方向。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14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