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两弹一星”精神是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传承、弘扬和践行好“两弹一星”精神是我们当之无愧的责任和使命。
为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学习并弘扬“两弹一星”精神,2023年8月2日至8月14日,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逐梦紫烟”实践队前往上海钱学森图书馆、山东烟台市中国航天513所、山东淄博市东岳集团,并于东南大学接见清华大学“源创金陵”科创实践队参与有关“两弹一星”的座谈会,以此追寻先辈足迹,深入学习和体悟两弹一星精神,并致力于增进人们对两弹一星元勋的认识,以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立场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
“两弹一星”精神是指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为了充分了解大众对“两弹一星”的了解程度与认知体悟,“逐梦紫烟”实践队队员制作了关于调查大众对于两弹一星了解程度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受访者对两弹一星精神与相关人物事迹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两弹一星的内涵理解不够准确;同时,大众参观有关教育基地的经历较少,但意愿较强。因此“逐梦紫烟”实践队队员希望通过实地调研将实践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展现在大众面前,以此激发大众了解与学习“两弹一星”精神的兴趣与动力。
实践队员进行问卷结果分析
“两弹一星”精神对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航空航天科技人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将我国人造卫星、运载火箭技术推向世界前列,以自身的行动践行着“两弹一星”精神。8月2日下午“逐梦紫烟”实践队一行来到位于山东省烟台市的中国航天513所参观调研。通过513所工作人员的介绍实践队员了解了一系列航天仪器设备的模型,对航天设备有了最直观的感受。在与513所的领导及人事部负责人进行的座谈交流中,小队成员与工作人员探讨了513所的发展历史及“两弹一星”精神对于研究所的指导意义,科研人员对“两弹一星”中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内涵的诠释深刻体现了当代航天人的责任与担当。
实践队员与指导老师在513所前合影
“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集中体现,其具有的丰富精神内涵对各企业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8月5日上午,“逐梦紫烟”实践队一行到达淄博市东岳集团参观调研。东岳集团人力资源处张馥丽,荣婷婷热情接待了大家。“‘两弹一星’精神是东岳集团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不论在科研还是管理中我们都坚持贯彻热爱祖国、勇于攀登的精神品质”在与荣老师的交流中,小队成员切实感受到了“两弹一星”精神对企业的价值观赋能。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氢能的合理利用是企业与国家共同面对的难题,集团的氢能技术示范中心肯专研、肯攀登,为国家提出了解决氢能问题的“东岳”方案。
实践队员参观企业精神展示
实践队员与东岳集团科研人员交流氢能利用方案
践行与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不仅仅是各研究所与企业的责任,大学生作为建设祖国的新鲜血液,需要高举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大旗。8月7日晚,清华大学“源创金陵”暑期科创实践支队至东南大学交流指导并与“逐梦紫烟”队全体成员举行座谈会议。东南大学师生就如何将“两弹一星”精神践行于生活与就业中分享了经验,并就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清华大学师生进行了讨论。会后小队成员对清华大学团队队员进行了采访,清华大学同学表示,“两弹一星”精神以及前辈们的事迹为清华学子提供了一种价值观的指引以及在面临困难时的精神支柱,并向“逐梦紫烟”实践队队员分享了由清华大学师生创作并排演的、以“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为主题的原创校园话剧《马兰花开》。双方达成了向“两弹一星”元勋前辈学习的共识。
实践队员参与“两弹一星”座谈会
“逐梦紫烟”队与“源创金陵”队合影
为了进一步了解“两弹一星”元勋的光辉事迹,深刻感悟他们的精神品质,8月8日,“逐梦紫烟”实践队成员到达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钱学森图书馆外形采用了“大地情怀、石破天惊”的设计理念。一方面,以“方正的石头”寓意钱老心系祖国大地的赤子情怀;另一方面,以“裂开的石头”之中迸发出东二甲导弹的建筑空间场景,寓意钱老“两弹一星”的“石破天惊”伟大事业。红色教育基地门前,红色的背景板上印着黄色的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是国旗的颜色,也是钱学森爱国精神的颜色。馆内有关钱学森开设的导弹技术培训班的介绍,让实践队成员耳中回响起钱老对学生的谆谆教诲。黑板上粉笔的一笔一划,一字一句,就是“两弹一星”精神传承的符号。翻开教育基地桌上的留言册,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用他们最朴素的方式留下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从纷繁的字迹中,一团报国之焰从中油然而生——祖国的莘莘学子与实践队员一样,都站在了传承精神、报效祖国的前线上。
实践队员在钱学森图书馆前合影
两弹一星,神州梦圆。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伟大篇章。无论是研制核弹、导弹,还是成功发射人造卫星,都离不开科学家们坚持追求真理、超越困难的精神。这种敢于挑战极限、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当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面对未来,我们应该继续坚持科学技术创新,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时刻牢记爱国主义精神,保持对祖国的深情厚意,用行动践行对国家的责任和担当。
实践队员在东南大学李文正图书馆前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99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