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循红色足迹,谈吉林变化,感时代进步,东林学子学思践行二十大

来源: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作者:吴立强 金代鑫 王

大学生网报哈尔滨9月8日电(通讯员 吴立强 金代鑫 王路 孙婉婷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崭新篇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年力量。8月10日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晨曦闪光,青春向党”社会实践团队追寻习总书记足迹来到了吉林市,在实践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逐步循迹探索中国式现代化。

身临其境观吉林变化

团队成员首站来到吉林市博物馆,参观了吉林市奋进70年大型主题展览和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团队成员通过展览中的图片、实物、多媒体等多种方式了解了吉林市70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陨石博物馆内,队员们皆被馆内的蓝色科技感震撼。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中,团队成员了解了乌拉草的由来和应用价值,认真倾听讲解员的讲解教学,在工作人员的指导帮助下亲自动手编织乌拉草葫芦等编织品。

随后,团队成员们来到了吉林市图书馆,一览吉林市的发展史。在工作人员的细心介绍和热情引领下,团队成员们对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与党史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阅读。经了解,吉林市图书馆在党的领导下致力于数字图书馆建设,馆内随处可见电子导读屏、自助式图书借还机、3D互动立体书等极具现代化的设备,坚持培树“精细、责任、奉献”的组织文化,坚持均等性、普惠性、便利性的办馆原则,坚持打造百姓身边的图书馆和引领阅读的学习交流中心,专注于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侧耳倾听感群众心声

8月12日,团队成员自发准备好适合老年人的营养品,启程前往吉林市亿森林养老院。虽然下着蒙蒙小雨,但是张院长亲自走到养老院的门口,热情地接待实践成员。古稀之年的张院长精神矍铄、和蔼可亲地为队员们讲述了养老院的基本设施条件、运营管理状态、老人们基本情况和生活起居等。队员们认真聆听张院长的讲述,并与其就老人情况耐心细致地交流,以便给与更好的帮助与服务。

接着,在张院长的指引下,队员们走访看望各个楼层房间的老人们,将慰问品亲手送至他们手中,并致以最真诚的问候,将关怀与温暖送达至老人心间。和蔼可亲的老人们讲述着自己在老年公寓的日常生活情况,并对实践队员表示欢迎、给予赞许。有位老奶奶开心地说到:“我最喜欢吃的零食就是八宝粥啦!”,令每一位队员都笑容满面、内心温暖。队员们真诚的陪伴、亲切的问候,迅速拉近了与老人们的距离,交谈氛围其乐融融,队员们从实践中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奉献精神,用青年行动回馈社会、服务他人。

当天下午,队员们和老年公寓工作人员共同为480余名老人们包饺子。在工作人员精心指导下,面皮越擀越圆,厚度越来越均匀,褶褶相叠、有条不紊,在一双双热情的手不停地忙碌下,一盘盘包好的饺子整齐摆放,为老人们准备好了晚餐,让他们感受温暖与幸福,也在实践中增强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随后,实践队员与老年公寓张院长、老党员代表一起围桌畅聊。张院长在交谈中表示,他作为一名老党员,时刻紧随党的步伐,自己创办了亿森林老年公寓,为老人们提供晚年修养之所,并希望队员们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坚定地相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走向光明的未来。

切身践行宣二十大精神

实践队员来到吉林市烈士陵园,瞻仰革命先烈,追寻英雄足迹,继承先烈遗志,弘扬爱国精神。面对着革命烈士的墓 碑,成员们着装整齐,怀着对革命烈士无比崇敬的心情,庄严肃穆地向革命烈士默哀、鞠躬、献花……在预备党员的带领下,队员们重温入团誓词,在红旗下庄严宣誓;团队成员历经一个小时登上龙潭山顶,在石碑处,仔细观看南天门革命纪念遗址的简介,了解到了东北抗日联军曾在这里召开最重要的一次会议。

8月14日,队员们采用“因人而异”的宣讲方式,有针对性地把党的二十大精神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阐释,真正意义上地做到了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让群众们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随后,实践团队来到了吉林市农贸市场、文化广场、财富商场等人员密集且具有代表性的场所开展调查问卷和专访,走进吉林人民的日常生活,去了解群众眼中新时代的吉林。

通过本次实践程,队员们了解了过去的吉林,看到了现在的吉林,期待着未来的吉林,他们将立足于这美好的新时代,带着决心与热忱展望民族的伟大复兴,用实际行动走好青年道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讲好吉林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时刻紧跟随党的指引,踔厉奋发、砥砺前行,让党的精神永远在吉林这片热土上绚丽绽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86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三)

昨天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发放宣传单、问卷以及剪辑视频,经过昨天一天的努力,我们有了不小的收获,今天上午我们的任务主要是进行资料的最后整理和筛选。经过我们队员一上午的努力我们收集……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二)

所以面对很多人的不理解和质疑时我们比昨天更加有信心,有动力,正是因为大家的不理解更加让我们奋进。但也有同学遇到了好的情况,通过昨天的宣传之后有的群众已经了解到保护野生动物和……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一)

2020年7月16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继续进行我们的实践活动。昨天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发放宣传单、问卷以及剪……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秉承“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活动主题,在豫西、豫南地区进行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自……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二)

但也有很多人拒绝了我们队员的调研,虽然使我们队员有点失望,但却因为他们的拒绝,让我们队员更加有了奋斗的激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被他们拒绝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我再换别人……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一)

2020年7月15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秉承“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活……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自然,应刻不容缓

2020年7月18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继续进行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这是进行实践活动的第四天,守护者社会实践队开始组织开展线上讲座活动,希望通过该讲……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自然,应刻不容缓(二)

7月18日上午九点,革除滥食“野味”陋习的线上讲座活动准时开始,在讲座中队员们引经据典,用大量鲜活的故事告诉听众们,要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物,革除滥食“野味”陋习。听众们听后反……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活动为传承红色基因,深化党史学习教育,4月23日,南…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

最新发布

文化之梦,心手相扶:团锦屏县委联合贵州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开展“四点半课堂”服务农村未成
为营造美丽友好的社区环境,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推动社区文明建设。9月1日至9月5日,团锦屏县委联合贵州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在大公田社区开展了“四点半课堂”系列活动,用丰富的学习内容和趣味的活动形式…
呵护食品安全,实践筑安心社区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议题。尽管如此关键,每年仍然屡次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的实践小组前往云滨社区,开展了一场以…
东林学子三下乡:追寻红色记忆,共谱时代新章
大学生网报哈尔滨9月8日电(通讯员阮湃张凌峰王淼袁硕)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始终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追寻领袖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8月10日东北林业大学机…
融学于趣,南师泰院学子助力孩童多元发展
大学生网报泰州9月7日电(通讯员张罡徐骆)为了使孩子们多方面掌握医疗急救知识以及一些科学小知识,从而以更加科学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相关突发事件,我校10余名学子组建了“知微画爱”暑期实践团队,并从7月2…
探索食品安全与健康知识:老年关爱的社区活动
我们的实践团队成员积极向在场的老年人介绍了肉制品的基本知识,尤其是如何在菜场和超市中明智地选择肉制品。在宣讲过程中,我们有幸随机采访了三位老年人,以了解他们对肉制品安全性的了解程度。宣讲结束后…
食品安全与关怀老年人:社区实践的精彩之旅
为了响应国家“健康中国建设”的倡议,同时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传扬中华传统的孝亲敬老美德,不久前,我们的“老有颐养——食品快检助老”实践团前往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白杨街道,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我…
“垃圾分类•青春助力”---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绿小环” 垃圾分类宣教社会实践小分队在行动!
作为2023年“垃圾分类•青春助力”江苏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入围团队,暑假期间,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绿小环”垃圾分类宣教社会实践小分队在指导老师白晓龙、杨小嫚、朱玛骁骐的带…
参观刘胡兰故居——让红色文化焕发时代光芒
刘胡兰的故居位于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现已更名为刘胡兰村)。在寒假期间,云南财经大学党史学习小分队对刘胡兰故居进行了实践调研,体验了刘胡兰烈士当时的生活环境,感受到了当时其生活环境的恶劣,以及…
对于废旧电池回收的结论
通过对受访者的基本信息与电池的使用情况、处理方式、理想观念以及责任划分的数据可视化分析,得出大部分人对于废旧电池是有危害的认识比较清楚,但近半数受访人表示会将废电池和生活垃圾一起处理,有31.33%的…
关于废旧电池的分析
绝大部分的受访人认为废电池危害很严重,7.23%的人认为危害程度一般,还有极少数人不清楚废电池污染的危害程度,值得高兴的是,无人认为废电池是无危害的。根据上述分析,多数人认为废电池污染的危害很大,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