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聚萤成光,暖风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心得

来源:闽江学院法学院 作者:翁家营

窗外风景不断变化,随着大巴驶出隧道,大片大片的绿色田野出现在我的眼前。这个暑假我再次来到了福州市闽清县坂东镇,去年的7月1日至21日,我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支教之行。今年我以队长的身份再次回到这里,心里既激动又紧张。

乡村振兴之路是促进国家发展建设的必由之路,青年力量能够助推乡村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我和服务队的队员们一起走出校门走近乡村,用亲身实践来学习与提升自我。初任队长时,总是自我怀疑,这支队伍我是否能够带好?暖风之行是否能够顺利进行?我是否应该去呢?我始终都在纠结这些问题,但是当我看到满怀期待的队员们时,我的担忧就都消失了,20个人的团队16天的生活我相信我们会有办法的。到了坂东镇我发现一切如旧但又变了许多,没有了初次走上讲台的生疏,小朋友们的热情与积极回答依旧带动着我不断进步。虽然支教过程中任务繁重但是队员们齐心协力共同克服,虽然教学环境不足但是村民村干部们全力配合有求必应。在这16天的支教生活中,我与伙伴们常常熬夜赶稿、审稿,更有为了一场活动通宵整整一夜。但是支教生活却给我带来了无限美好的回忆,他让我变得更加有耐心有条理、让我敢于交流沟通组织活动,他更让我与同行的暖风队员们以及当地村干部和小朋友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暖风之行是一次对自我的挑战和成长。作为队长,我需要负责带领团队,担当起管理和组织的责任。在活动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不同的队员沟通合作,如何分配任务并协调工作进度。我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灵活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能力。通过这次支教活动,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领导能力,也逐渐成长为一个更加成熟和自信的个体。

图为实践队员在参观红色展馆。通讯员 陈子涵

回望这16天,我们真的收获了许多许多。与普通的支教不同,暖风坂东行并不在当地的小学当中进行,而是借用了当地早已停办并被改造为娱乐休闲场所的鹿角小学的二层空间进行教学。没有先进的黑板、设备,没有校长、操场,甚至没有课桌椅。支教活动让我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和自己的责任。在坂东镇的学校里,我看到了很多孩子们渴望学习的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望。然而,由于地域偏远和教育资源不足,他们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作为一名暖风人,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每天和孩子们相处的时间,让我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也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追求的方向。初次见面的破冰行动、日常的教学、课间的玩耍交流,我们教授知识,孩子们认真听课,我们开展活动,孩子们积极参与,似乎并没有预想的那样很多熊孩子。

小朋友们对于我们这群陌生的大哥哥大姐姐在充满好奇的同时也在与我们逐渐地熟悉起来。随着与小朋友们的相处,队员们之间的配合越来越紧密,队员们也越来越受到小朋友们的欢迎。无论是各班班主任,还是每班一节课的任课老师们,小朋友们逐渐熟悉了新的同学、老师,队员们走上讲台授课时也开始更加熟练、自如。最大的遗憾,可能就是今年担任队长不能像去年那样时刻和孩子们接触,更多的是统筹规划,负责队伍的事务与工作。

图为实践队员们在田间种植野姜花,开展田间普法活动。通讯员 卢毓翊

支教之行并不都是顺利的,在支教过程中我看到了小朋友们争吵又在队员的调节下握手言和,遇到了小朋友因为天气炎热而中暑由村干部与队员一起联系家长并将其送回家中。第一次参加支教活动,也第一次离开校园、离开“学生”这个身份走进基层去实践与生活,除了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一群热情的志愿者,更多的我们积攒了许多实践经验、收获了一段难忘的回忆。支教活动教会了我更加珍惜和感恩生活中的一切。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他们无尽的笑容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他们在物质条件相对匮乏的情况下,依然心怀希望和快乐。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生活中的一切困难和挫折都不足以成为我们放弃梦想的理由。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孩子们纯真的爱和温暖,这让我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无论是困难还是愉快,16天的支教生活一晃而过。最后一节课、最后一顿饭、最后一次文艺汇演,第二年的暖风行动坂东行不知不觉也走到尾声。虽然即将离开这里,但是坂东这个地方让我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回忆,相信在将来我还会再次回到这里,也希望那时回来的我能够更加优秀,那时的坂东能够变得更好。

暖风与坂东的故事,我们与孩子们的联系并不会因为此次支教活动的结束而结束,相信他会慢慢延续。我很喜欢“聚萤成光,暖风筑梦”,无论是暖风队员还是孩子们,我们都在一个个小小的萤火虫,我们是自己的光也能聚集起来共同发光发热。暖风行动成立于2007年,17个青年大学生走进宁德屏南开始了暖风的故事。暖风始终以爱与希望浸润孩子心田,用专业知识,助力乡村未成年人守护工程。相信阵阵“暖风”拂过,为孩子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欢笑与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在他们的成长之路上留下一道温暖的光。

图为2023年暖风行动坂东行全体实践队员合影。通讯员 汪燃

聚萤成光,暖风筑梦;山高水长,天涯未远。

坂东,感谢再次相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84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笔一画绘红色记忆,一墙一隅展文化魅力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

为契合幽居村红色文化发展主题,7月9日至10日,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铜鼓县幽居村外墙开启手绘红色文化墙…… 邹佳欣 杜小燕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以尺寸之功,护青山不染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文明实践队开展道路垃

为深入推进乡村环境卫生治理,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提升村民的环保意识。7月8日,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 高丽 刘娟强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归来采茶添幽致,悠然林间品香茗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

走进茶园,一畦畦茶树紧密相连,一簇簇嫩绿的新芽吐露。7月7日,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宜春市铜鼓县棋坪镇…… 高丽 刘娟强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筑梦社区,共创美好家园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队开展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明城市、文明社会、文明家庭、文明个人”思想,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和生活满意度。7月5日晚,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 杨凯利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桃花源的甜蜜,大自然的蜂采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文明实践队开展摇

群山环绕,小河叮咚,蜜蜂展翅,甜蜜酿造……7月6日下午,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宜春市铜鼓县幽居村开展摇…… 刘娟强 高丽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漫漫长征路,莫忘英雄魂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队重走

“山上的景色好漂亮,快帮我和它一起合个影。“小心点,把手给我,我来扶你。”……一句句的赞叹和惊呼从山上传来。7月6日上午,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 杜小燕 邹佳欣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大手拉小手,在风里走,在雨里走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

为弘扬红色精神,增强安全防溺水意识,提升动手能力。7月5日下午,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在宜春市铜鼓县棋坪镇幽居村小学开展红色小故事分享、防溺水…… 高丽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豆腐飘香几万里,茶馨曼妙沁心扉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

7月5日晚,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于宜春市铜鼓县棋枰镇幽居村开展乡村振兴背景下豆腐产业和茶叶采摘产业发展和满意度调研活动。实践团师生成员共计…… 刘娟强 杜小燕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人文学院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

为加强人文学院学生社团管理,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传统文化馆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院党…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第三期青马工程结业活动圆满落幕

为深化青年学生思想,培育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外国语学院第三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结业活动于3月20日在教学楼1-…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召开清明节假期安全教育专题会议

为切实做好清明节期间学生安全管理工作,4月1日,外国语学院各辅导员分别召开清明假期安全教育会议,外国语学院全体学生参与…

最新发布

西财学子走进合兴村:青春直播,赋能助农
湖南省益阳市张家塞乡合兴村是湖南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处于乡村振兴改革前沿,其数字化发展道路取得显著成果。8月13日至8月18日,西南财经大学“湘军出击实践队”来到了美丽的张家塞乡合兴村。为深入体验合…
探访库车古城:一带一路,横亘古今
新疆8月31日电(通讯员朱品葭阿依尼格尔)《孟子·滕文公下》道:“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为进一步探寻“一带一路”古今渊源,挖掘新疆大美与美美与共的历史底蕴,调研、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双碳之路,节水先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金南社区走访稿)
水作为生命之源,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范围内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保护水资源、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供应对于人类的未来…
重走红旗渠路,赓续红色血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在新时代,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我们要传承红旗渠革命精神,赓续红…
行动在乡村:民族团结心连心
为了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乡村振兴工作,让村民提高关于材料基本常识及民族团结意识。7月7日下午,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乡村振兴实践团前往桂林平乐县夏墩坡村开展以“材料助…
重走红旗渠路,凝聚红色信仰
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在学习宣传百年党史中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激发青年爱党爱国热情,坚定青年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大数据学院赴红旗渠党史学习实践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于…
春晖支教实践团从头越雄关,重走长征路
7月30日,湖北省贵州商会大学生联合会春晖实践支教团赴娄山关战斗遗址参观学习,探访革命圣地,缅怀革命先烈,感悟革命精神。娄山关千峰万仞,峭壁绝立,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贵州北部第一要塞,…
行动在基层:开展访谈,走进课堂
开展访谈,了解情况活动开始后,我们首先到达了鸦塘村群众议事活动中心。我们在这里对正在行文娱活动的村民做了一个简单的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初步了解他们对材料科学的认知程度。令我们大吃一惊的是,村民…
三下乡感悟:星火相传,放飞梦想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落实,乡镇教育不断提升,桂林理工大学“材料促发展,科普助振兴”实践团赴桂林市平乐县阳安乡乡村振兴战略下教育发展、科学素养进行调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
社会实践感悟:论就业与人口老龄化的关系
乡村的老龄化程度十分严重,亦未有具体政策吸引年轻人才,人才十分匮乏;与此同时近几年高校就业率不容乐观,造成了一定的人才资源浪费,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走好乡村振兴路,关键在人才,特别是扎根在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