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甘肃张掖:聚焦种子企业 助力种业振兴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作者:cy

引言:7月16日至7月23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甘肃省张掖市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甘肃省张掖市和民乐县开展了为期7天的实践活动。通过对当地玉米和油菜制种企业的参观学习和亲身体验,对制种企业发展现状和局限展开调研,亲身体验育种工作的艰辛,推进“产学研”融合,助力种业振兴。

粮食是社稷之本,种业是粮食之基。种业被视为农业的“芯片”,种业发展水平关乎一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命脉。甘肃省是国家三大种业核心基地之一,位于甘肃西北部的河西走廊,土地肥沃,河流众多,气候干燥、日照充足,与湿润多雨的南方相比,干旱少雨的甘肃在制种上更不容易出现微粉、贪青晚熟、返花等现象,有利于提高制种产量和种子纯度。

张掖市是国家级玉米种子生产基地,每年供应全国3亿亩大田玉米生产用种,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上的商贾重镇和咽喉要道,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2013年,张掖市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基地,“张掖玉米种子”已成为当地的一个地理标志;此外张掖市民乐县地处河西走廊,是国家级油菜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是我国食用油的重要来源,为打破油菜籽供应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民乐县推进油菜产业创新转型,扶持企业与科研团队合作,先后选育出一批优良品种;全县适宜油菜种植区域8万亩,是全国优质油菜籽产品供应基地,也是全国优质油菜制种基地;在实践团队进行的7天调研中,我们分别对张掖和民乐多家育种制种企业进行了参观交流,了解当地种植结构,种业发展现状和困境,相关政策支持,劳动力等方面。

聚焦创新发展,推动种业振兴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一个品种可以成就一个产业,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谁拥有了突破性的创新品种,谁就拥有了种业竞争的主动权。种业科技创新是种业发展的关键。全面推进种业振兴,为种业创新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我国种业科技创新活力空前增强。实践小组成员在曹红喜经理的带领讲解下,参观了恒基利马格兰种业公司玉米成种生产流水线。作为玉米制种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最高的企业之一,恒基利马格兰不仅有先进的、更新迭代的分拣、筛选、称重取样机器,而且具有合理的,高效的流程和区域划分,使得从玉米收获进厂到储存分装的整个过程基本实现了自动化,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效率。该公司也在不断进行创新探索,比如储存装置不断进行更新迭代,新建隔层保藏恒温仓能够更好控制温度提高保藏率、取样器不断更新减小重量误差,设计分选包装溯源码、储藏室设计颜色、编号、联动装置等保证准确度、传动装置均设有安全绳避免事故发生、企业品种主体上引进法国优良品种并进行本土化杂交改良;同时,种业创新也不仅只局限在品种选育、制种、储存技术,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和直播带货的发展,“三农”类自媒体持续火爆,也创新了育种制种企业的销售途径和品牌影响力。在张掖市民乐县,实践小组拜访了中苔种业的唐启超老师,唐老师不仅在菜苔的基础上通过杂交创制了超甜白菜苔新品种,而且广泛利用短视频平台发布新品种,实地实时向大家展示新品种的长势和管理过程,让大家更能直观的感受到新品种的优势,可谓是一举两得,不仅扩大了销路,也提高了品牌影响力。种业振兴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关键,而种业创新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种业创新是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关键!

谋求多元发展,延长种业产业链

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但是油菜除了榨油之外,油菜花能赏、油菜薹能吃,开花后可做绿肥,榨油后的菜籽饼粕能做鱼饲料……总之,油菜浑身都是宝!在甘肃张掖,祁连山下,每逢盛夏油菜开花季节,产区一片金黄,一眼望不到边,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是张掖旅游产业的一大迷人景观;同时,我们实践队员还发现,在大片油菜花的旁边总会有蜂农在养蜂,不仅可以帮助油菜自然授粉,也可以采集花蜜,制成油菜花蜜;此外,中苔种业的唐老师也培育出了专门用于食用的菜苔。因此,为了油菜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当地应该加大油菜产业研发力度,挖掘油菜多元价值模块产值,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延长产业链,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种业“附加值”。比如,张掖民乐县连续举办多届的“中国·张掖油菜花节”,致力于将民乐县打造成全省第一个国家农业公园和中国最美油菜花旅游胜地。此外,菜籽皮也可用于生产食用菌基料,制作可降解环保餐具等等。民乐县可以打造一条从油菜种植、油菜籽加工到油菜产业研发、油菜花文化旅游等全产业链。

然而,通过实践团队的参观交流后,也发现了当地育种制种企业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挑战。首先是企业数量多,缺乏核心竞争力。张掖是全国种业基地之一,种子企业的数量繁多,但大部分都是代育代繁,缺乏长远规划,资金、技术、人才方面有限,企业自主研发创新能力普遍较弱,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差。其次,制种的机械化、集约化程度不高。主要依赖村社干部管理,土地分散,劳动力流动性强且水平不一,水肥一体化设施配套率低,去雄套袋等环节单纯依靠人力,机械化程度不高。实践小组在优立盛种业公司育种基地进行田间交流和实践时就了解到,因为农忙且劳动力缺乏,广东农科院鲜食玉米组的文天祥老师亲自带学生套袋授粉,以防延误授粉时机;在民乐县参观中苔种业科研院时,园区赖建文经理提到,因为甘肃干燥少雨,水资源有限,一旦在油菜需水临界期缺水,很容易一无所获。最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空心化越来越严重,农业生产收入较低,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使得“谁来种地”的问题日渐突出,是对当地种子企业的一个很大的挑战。

针对以上问题,实践小组的成员也根据实地调查情况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法。例如,加大政府对种子企业和农机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对先进农机的研发,引进和改进升级,加大农机补贴力度,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机械化水平;促进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合作研发,组织开展国家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引导人才流动,进行自主研发,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打造领先品牌,提高品牌影响力,借助自媒体的东风,提高当地主流品牌热度,同时加强市场监管,把控种子品质,让张掖金种子的品牌叫得更响亮!

最后,让我们实践小组体会最深的一点是育种工作是非常艰苦且需要坚持不懈的一项事业,在36度的高温下,我们同广东农科院的老师们一起走进田间地头,投入授粉杂交的工作行列;雄穗、雌穗套袋,自交、姐妹交授粉,杂株拔除,病害识别……技术虽小,却需实践才能熟练;知识虽广,唯有躬身方能致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75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广海学子三下乡——大手牵小手 红色文化进课堂

2023年8月16—17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跨越千里赴井冈,分别前往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和龙市小学开展了红色文化进课堂教育实践活动。实践队围绕《国旗法》、《国……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讲好井冈革命精神,赓续红色文化血脉

为讲好井冈山精神,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传承红色基因,2023年8月17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赴江西省井冈山市龙市小学,展开以“铸魂仰望——井冈山红色文化进课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千里赴井冈,共铸旗帜魂

“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雄浑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在场人们肃穆挺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齐声唱响国歌。2023年8月16日……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追赤仰望队|千里赴井冈 筑牢新时代青年红色井冈情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伟大的实践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为弘扬井冈山精神、……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重温峥嵘岁月 寻红军印迹点亮教育航灯

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有利于青年学生真切回顾党的光辉历史,了解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深化对革命先烈不怕牺牲、忆苦思甜的革命精神的认识。2023年8月15日,广东海洋……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燎原星星之火 筑牢红色井冈情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伟大的实践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2023年8月12日,广东海……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传承井冈精神 谱写时代新章

内蕴家国情怀于心,外化红色精神于行。为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永不变色,代代相传。2023年8月14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远赴井冈山,重温故土的红色革命历史,……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承革命星火重温峥嵘岁月,铸精神财富探寻红军足迹

广海学子三下乡——承革命星火重温峥嵘岁月,铸精神财富探寻红军足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拥有悠久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体验社会课堂中的“受……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最新发布

西纺青年实践行|“重走红色足迹,传承梦桃精神”实践队赴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延
7月16日,“重走红色足迹,传承梦桃精神”实践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延安市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和延安革命纪念馆,追寻革命先辈们的足迹,回顾红色记忆。枣园革命旧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是中国共产…
观察红色通讯发展史
观察红色通讯发展史为探索通讯发展史,讲好背后红色故事。我和同学于7月7日至9日在通讯展览馆以及科技馆就“观通讯发展史,听红色好故事”开展学习,意在深入了解红色通讯发展史,更好的发扬通信事业里的红色…
创新“五育”并举课程 壮实青年责任担当
“我从哪里来”,“我给情绪画个像”,“年年有鱼”,“《山海经》中的神兽”,每当授课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出本节课的题目,总能引起教室里兴奋的讨论声。“老师,这节课上什么?”支教队员罗紫媛刚抱着上课…
到村里去!一起走进青年大学生的“五育”实践
为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回信中提到的“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深入贯彻落实“五育并举”教育理念,助力“双减”政策各项规定高质量落地,7月10日至23日,华中农业大学经济…
平遥县旅游产业调查报告
摘要:这个调查将通过分析平遥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提出相关意见或建议,以社会实践报告的形式展示实践调查的结果。平遥古城具有2700多年的悠久历史,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全县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9处,其中…
走进乡村建设,助力乡村发展
蔡家嘴村和秦家塝村作为宜昌市美丽乡村示范村,是本次我们实践的目的地之一。秦家塝村涵育文明乡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改善人居环境,彰显乡村之韵,建设更加美丽的乡村。为了更好地贯彻…
浮岚书社余华专场读书会回顾
(通讯员周晓娜)4月16日晚,湖南师范大学阅读推广部门在逸夫图书馆222多功能室举办余华专场读书会,20级文学院张子颖担任活动主持人。张芸溪同学从《活着》的对立面——死亡入手,坦言余华关于死亡的感受令她…
西纺青年实践行 | “重走红色足迹,传承梦桃精神”实践队前往咸阳纺织集团实地学习“梦桃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团十九大精神,响应乡村振兴青年建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组建赴陕西省咸阳、延安“重走红色足记传承梦桃精…
媒体暴露与自我管理混合性研究队个人第二天访谈活动圆满结束
在前一天实践活动顺利完成的背景下,我信心满满地开始了今天的访谈。本次的访谈对象同样是一位村子里的患病老人。因为对这位老人不太熟悉并且她看起来有点紧张,所以在一开始我首先和老人聊天、话家常,加深…
探寻先辈足迹,传承井冈山精神
摘要:井冈山,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发祥地,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承载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功勋卓著的光辉历史。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河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