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创新“五育”并举课程 壮实青年责任担当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陈慧可

“我从哪里来”,“我给情绪画个像”,“年年有鱼”,“《山海经》中的神兽”,每当授课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出本节课的题目,总能引起教室里兴奋的讨论声。

“老师,这节课上什么?”支教队员罗紫媛刚抱着上课用的教具进入教室,熟悉的询问声便在耳畔响起,这样充满稚气而好奇的疑问在曲集小学几乎每节课前都可以听到。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回信中提到的“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深入贯彻落实“五育并举”教育理念,助力“双减”政策各项规定高质量落地,来自华中农业大学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十四名本科生走到一起,组成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曲集小学社会实践团(即“小绿舟”支教队)。7月10日至23日,他们以青年之志汇成一股劲,怀着满腔激情冲向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中的一所村小——曲集小学,在县、乡、村、校各级领导、人民教师、乡里乡亲的鼎力支持下开展为期十四天的暑期夏令营活动。

在这里的十四天,他们致力于带领孩子们走出课本又回归课本,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融入课程设计,让孩子们笑着、玩着的同时,收获知识,增长见识,培养正确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从而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爱自己、爱家庭、爱社会、爱祖国”层层递进的意识。

“德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培育社会公民意识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在正式进入夏令营课程板块的第一天,支教队员们便以《有礼有节》、《制定规则小能手》等课程带领大营、小营的同学们认识到相互尊重、维护规则和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拱手礼、打千礼、万福礼……在《有礼有节》课程中,队员付欣然带领大家穿越回周朝和清朝,以“穿越者”的身份见证中国礼仪在时空流转中的变迁,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看着授课教师的演示,一些同学在座位上模仿着老师的动作,气氛非常活跃。随后,当大家穿越回现代社会后,同学们都认为现行的鞠躬礼和握手礼更为简洁且平等,大家与左右伙伴相互热络地握着手,口中多念“你好啊”“你好你好”。《论语》中曾讲,“礼之用,和为贵”。不知不觉中,一些同学间的小隔阂、小矛盾就在这样简单的小小握手礼中解开了。

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发育、平等看待两性关系、尊重性别平等……在本次夏令营中,性教育系列课程是最能引起学生与家长共鸣的课程之一。一位五年级女生的家长曾在家访时,欣喜地告诉支教队员们,“你们讲的什么性教育课特别好,有一天放学我骑车带她回来,她突然跟我说今天上课讲了‘月经’,当时我一下子没听懂,她又重复一遍我才听得的”。这位母亲眼睛里闪烁的笑意给在场的队员们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智育”:沉浸感悟,启智育人

在本次夏令营中,清晨的《晨读唤醒》和午休过后的《午间阅读》是“雷打不动”的环节。“一日之计在于晨”,以朗朗书声开启快乐的一天是支教队员们达成的共识。这两个环节每日由不同授课教师分大、小营进行教授,阅读材料来源广泛,有经典童谣、绕口令、绘本、古诗文、现代诗歌、话剧剧本等。

“谁能告诉老师,怎么才能将缸中的水毫不费力地抽到塑料桶里呢?举手回答!”在队员张雨晗的眼神鼓励下,坐在后排的一位女生起立向大家分享了她家抽水时用到的小妙招,而这生活小妙招中蕴含的物理原理正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难点。

“劳育”:以书启智,以行益智

“哗啦哗啦”的声音在学校二楼尽头的走廊不断响起,甘凉的清水从水龙头中流出,落到颜色各异的脸盆中,顿时水花四溅。在这炎炎夏日,清冽的自来水让负责《造纸术》课程的队员王弈然不禁将双手都浸入其中。上课铃响,她熟稔地扫视大营教室,催促刚进来的同学及时回到座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人的智慧——造纸术!”

同学们首先分组自行尝试,制出的纸却没有图片中所展示的那样均匀,有些地方的纸浆凝结成团状,有些地方却只有“可怜”的薄薄一层纸纤维。这时,王弈然示意大家暂停手中的尝试,,只见她用纱网轻抄过盆中已混合均匀的纸浆,小幅晃动手臂,重复几次后,纱网上便已形成一层清晰的白色纸浆。王弈然听着台下同学们的小声惊叹,笑着将手中的纱网举起,朝向全班展示。

与此同时,在楼下小营的教室中,同学们正在认真学习太阳系八大行星相关知识。“大家来看这张图片就很容易明白,土星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的外周有一个行星光环……”队员昌煜璘正在为同学们带来《穿越太阳系》课程。他走下讲台,不少小组已经将黄色和黑色的黏土成功混出土色并搓揉成球,外侧一圈带状黏土正是刚刚上课所讲到的“行星光环”。

制作“蛋托风铃”,“衍纸”艺术……类似的动手实践课程并不少见。此外,“小绿舟”支教队也在许多侧重理论知识学习的课程中穿插实操环节,使同学们在增长学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劳动实践和动手能力,鼓励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手工制作等形式,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75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教育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1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活动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学生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1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三次语文线上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学习文言……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0日,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四次数学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预习新课,为他们讲解着新的内容,并给他们拓展一些内容……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0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从英语的视角出发,拓宽孩子视野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七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二堂英语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用英语的视角欣赏青岛,同时给朴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二次英语课,这也是第七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六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三堂数学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爱心助力,为爱而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三次数学课,这也是第六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西纺青年实践行|“重走红色足迹,传承梦桃精神”实践队赴凤凰山麓革命旧址、王家坪革命旧址
7月17日,“重走红色足迹,传承梦桃精神”实践队继续在延安开展实践调研活动。实践队成员首先前往陕西省延安市凤凰山麓革命旧址。跟随着讲解员,走进老一辈革命家的窑洞,感受到艰苦的生活条件和辛苦卓绝的奋…
探寻红色遗址,追寻红色精神——贵州遵义纪念馆
中国青年网江苏7月16日电通讯员电(杨顺炜田铮滢宁铭楚)2023年7月16日,常州工学院暑假实践小组的成员们探访了贵州省遵义市遵义会议会址。小组成员们秉持着谦虚学习,体会红色之路的宗旨,来到遵义,了解红色…
西纺青年实践行|“重走红色足迹,传承梦桃精神”实践队赴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延
7月16日,“重走红色足迹,传承梦桃精神”实践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延安市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和延安革命纪念馆,追寻革命先辈们的足迹,回顾红色记忆。枣园革命旧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是中国共产…
观察红色通讯发展史
观察红色通讯发展史为探索通讯发展史,讲好背后红色故事。我和同学于7月7日至9日在通讯展览馆以及科技馆就“观通讯发展史,听红色好故事”开展学习,意在深入了解红色通讯发展史,更好的发扬通信事业里的红色…
到村里去!一起走进青年大学生的“五育”实践
为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回信中提到的“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深入贯彻落实“五育并举”教育理念,助力“双减”政策各项规定高质量落地,7月10日至23日,华中农业大学经济…
甘肃张掖:聚焦种子企业 助力种业振兴
引言:7月16日至7月23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甘肃省张掖市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甘肃省张掖市和民乐县开展了为期7天的实践活动。通过对当地玉米和油菜制种企业的参观学习和亲身体验,对制种企业发展…
平遥县旅游产业调查报告
摘要:这个调查将通过分析平遥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提出相关意见或建议,以社会实践报告的形式展示实践调查的结果。平遥古城具有2700多年的悠久历史,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全县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9处,其中…
走进乡村建设,助力乡村发展
蔡家嘴村和秦家塝村作为宜昌市美丽乡村示范村,是本次我们实践的目的地之一。秦家塝村涵育文明乡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改善人居环境,彰显乡村之韵,建设更加美丽的乡村。为了更好地贯彻…
浮岚书社余华专场读书会回顾
(通讯员周晓娜)4月16日晚,湖南师范大学阅读推广部门在逸夫图书馆222多功能室举办余华专场读书会,20级文学院张子颖担任活动主持人。张芸溪同学从《活着》的对立面——死亡入手,坦言余华关于死亡的感受令她…
西纺青年实践行 | “重走红色足迹,传承梦桃精神”实践队前往咸阳纺织集团实地学习“梦桃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团十九大精神,响应乡村振兴青年建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组建赴陕西省咸阳、延安“重走红色足记传承梦桃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