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枣庄市7月1日电(通讯员刘一彤)
导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这一重大成果,正是党在新时代不断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逻辑,彰显出自身特有的文化魅力和实践逻辑,展现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此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筑梦起航实践队于2023年7月1日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开展学习传统文化“面塑”制作活动。
正文:
前期调研 ,探讨传统文化如何开展
经历过前期调研,在居民日常生活中,普遍认为传统文化与自己距离较远,无法真切体会到传统文化队生活的影响是传统文化面对的很大的问题所在。为此实践队队员提出在街道开展‘学习面塑工艺’活动,并不是简单地向居民们介绍“面塑”这一传统文化,而是真正让居民动手实践,自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在这一活动中,任老师负责对居民进行指导。
2023年7月1日早,筑梦起航实践队来到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任洪英老师的居所,任红英老师是滕州市非遗文化遗产“面塑”的继承人,滕州市最美文化继承人,龙泉街道最美家庭。刚进入任老师的展览馆,马上就被各种各样的面塑所吸引。
任老师介绍“面塑”,是指以面粉、糯米粉、甘油或澄面等为原料制成熟面团后,用手和各种专用塑形工具,捏塑成各种花、鸟、鱼、虫、景物、器物、人物、动物等具体形象的手工技艺。面塑上手快,只需掌握“一印、二捏、三镶、四滚”等技法,但要做到形神兼备却并非易事。实践队员尝试了几番,始终无法做出像任老师手中的如此惟妙惟肖。其中《事事如意》作品最引人注目,一个个可爱的柿子挂在树上,寓意新的一年“柿柿如意”。
开展活动,积极与居民共同学习
2023年7月1日下午,筑梦起航实践队来到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龙泉街道,向居民们介绍“面塑”这一传统文化。首先实践队员介绍到面塑的历史,面塑是中国非遗文化,在清代就出现,起初是作为贵族手工消遣的活动,后来逐渐普及,作为民间一项娱乐活动。实践队介绍道:“面塑上手快,只需掌握‘一印、二捏、三镶、四滚’即可,借助工具就可以把细节雕刻出来。”不少居民表示很新奇,并表示很乐意尝试制作一些简单的面塑作品。筑梦起航实践队向居民制作面塑《梅花》,并讲到在传统文化中梅花的意义。不少同学们在制作过程中体会这个精神,学习面塑的意义。实践队接着给大家介绍了制作面塑的工具,以及使用方法,不少小学生根据一步一步的演示,完成了自己亲手制作的冬梅。通过向任老师的学习,实践队员向居民传授了制作面塑《春鸟图》的方法。首先制作鸟的肚子,通过捏出一个小面团,然后用小棒继续雕琢,小鸟圆滚滚的肚子逐渐显现。在制作羽毛时,混合了粉、黑、白等颜色,鲜艳的色彩仿佛让小鸟沾染了春的气息。最后,用白色的黏土来“充当”小鸟的爪子。爪子细节之处用小棒进行推压制作。前后不过半小时,一只小鸟便诞生。活动结束后,不少同学纷纷加入宣传面塑的队伍,他们向实践队员展示自己的面塑作品,在交流中互相学习进步。
活动总结,取长补短
在传播非遗传统文化“面塑后,实践队员对活动进行总结,在利用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更好的宣传传统文化成为实践是否成功的关键。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筑梦启航实践队将在末来的实践中进一步探寻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找寻新的历史机遇,赓续文化血脉,助力二十大建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64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