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访静谧小寨,揭开传统村落旅游业发展的变与难

来源: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作者:郑雪莉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8月24日电(通讯员郑雪莉)8月24日,西南财经大学“群山之音,青苗求索”实践队前往贵州省雷山县郎德苗寨进行实地调研和采访,深入探索基于郎德文化的特色苗寨旅游业发展模式及发展现状,研究当地旅游业前景发展中的障碍并提出相关建议。

图为郎德苗寨村民在进行歌舞表演。通讯员 高雅萌供图

实践队到访郎德苗寨的当日,天空细雨蒙蒙,群山掩映中的村落仿若世外桃源。隶属于雷山县的知名苗寨景区,郎德苗寨却丝毫不显商业气息。丹江两畔种植着当地村民的主要口粮水稻,彰显苗族特色的吊脚楼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刨切的青岩拼凑成里间行路,村民大多着长袍、梳高髻、戴头巾,讲着外人听不太懂的苗家话,游客的来访似乎并未引起他们的注意,寨子里始终显得安静。

正午时分,一声锣响打破这片安宁,芦笙场涌入盛装打扮的苗家阿妹、个个翩然起舞,后有穿戴齐整的阿婆们唱着韵味悠远的苗家歌,和抱着高低各异的芦笙熟练吹响的阿公们,他们用极具特色的歌舞表演招待着围坐在周围、远道而来的游客。

据实践队勘察,目前郎德苗寨持证经营的商户共计27户,多以餐饮、住宿、贩卖旅游商品为主,沿街的小摊上也出售着村民自己制作的刺绣、蜡染、衣物以及银饰。当问及一位正在摆摊的阿婆,她对实践队成员讲述到,当地旅游业发展确实增加了他们的经济来源,但这并不能成为她的主要营生,像他们这类小摊贩依靠出售商品所得的收入并不多,平日主要还是靠种植粮食作物生活。实践队队员接着问道,是否希望引进外来商户、招揽更多的游客到来,以此来提高这项收入,阿婆笑着摆摆手,在她看来,现在的生活没有太多不足之处,也不希望自己生活多年的寨子受到过多打扰。

活动过程中,实践队特地前往上寨村委会采访了当地的陈主任。陈主任接到电话后风尘仆仆地赶来,此前,他正在寨子里帮助村民处理问题。

通过对陈主任的采访可以了解到,目前郎德苗寨的旅游发展模式呈现政府主导,旅游公司规划,村委会接收指令并负责沟通村民、进行实践的多方协调的特点。由于郎德苗寨本身体量较小,周围地形以山林为主,寨内古建筑林立、文物众多,自身作为国宝级单位的特殊性使得其在拓宽景区面积、开发新兴业态的道路上难以前行,这也决定了郎德苗寨接受大规模商业化改造并不现实。因此,针对郎德苗寨的旅游业发展方向,旅游公司将其指向了研学、养生、深度体验苗族文化的道路。

图为实践队员在与郎德苗寨村民交流。通讯员 高雅萌供图

郎德的旅游业开发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兴起,早于同类苗寨许多年,今年实现产业收入40万元。自1986年起,郎德苗寨开始施行一种名为“工分制”的收益分配形式,家家参与、户户受益,从乡村旅游业中孕育而成,是郎德苗寨独特的旅游发展模式中重要的一环。工分制集中体现了村民意志,使旅游业作为一种社会福利让村民能够从中获利、提高生活质量。陈主任还补充道,现今,村内参与旅游公司安排的歌舞表演的村民们,每月集体会收到10万元的报酬供以分配。

在提及今后郎德苗寨的发展规划时,陈主任显得有些无奈。如同实践队在寨内走访所能看到的一样,村民多以老年人为主,青壮年或因生计或因带孩子外出求学,少见于苗寨,高知人才与劳动力的缺少使得当地的发展十分缺乏主动性,长年居住在此的村民与外界沟通甚少,他们不思变也不愿变。与此同时,旅游业发展是一个长远的规划,郎德苗寨不仅是一个接待游客的景区,更是苗族人民赖以生存的家园、是古老的郎德文化盘踞之地。景区与村落、开发与保护,这其中的平衡点也是从事郎德苗寨发展工作的全体人员一直在探索的。

在采访的末尾,陈主任表达了他对郎德苗寨发展的美好期愿、对基层工作的责任与热爱。对于郎德苗寨现今发展的瓶颈问题,他认为关关难过关关过,希望能有更多有学识的青年人,能关注到特色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持有不怕苦能吃苦的精神奔赴基层、共创美丽乡村。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47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三)

昨天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发放宣传单、问卷以及剪辑视频,经过昨天一天的努力,我们有了不小的收获,今天上午我们的任务主要是进行资料的最后整理和筛选。经过我们队员一上午的努力我们收集……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二)

所以面对很多人的不理解和质疑时我们比昨天更加有信心,有动力,正是因为大家的不理解更加让我们奋进。但也有同学遇到了好的情况,通过昨天的宣传之后有的群众已经了解到保护野生动物和……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一)

2020年7月16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继续进行我们的实践活动。昨天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发放宣传单、问卷以及剪……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秉承“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活动主题,在豫西、豫南地区进行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自……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二)

但也有很多人拒绝了我们队员的调研,虽然使我们队员有点失望,但却因为他们的拒绝,让我们队员更加有了奋斗的激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被他们拒绝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我再换别人……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一)

2020年7月15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秉承“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活……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自然,应刻不容缓

2020年7月18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继续进行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这是进行实践活动的第四天,守护者社会实践队开始组织开展线上讲座活动,希望通过该讲……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自然,应刻不容缓(二)

7月18日上午九点,革除滥食“野味”陋习的线上讲座活动准时开始,在讲座中队员们引经据典,用大量鲜活的故事告诉听众们,要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物,革除滥食“野味”陋习。听众们听后反……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活动为传承红色基因,深化党史学习教育,4月23日,南…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

最新发布

共聚世博盛会,各展孺子风采
烈日炎炎彰活力,蝉鸣阵阵见生机。为开阔社区儿童视野,丰富社区暑期生活,2023年7月26日,南师大公管院新叶青协抵达龙袍东沟社区开展“四艺美育,锦绣龙袍”暑期夏令营课程活动。本次课程内容包括云游世博、…
一颗种子,一汪清泉
这是我参加的第一次支教活动。这对于我来说,确实是一次非常值得回忆的故事。在面试的时候,我提到了进行支教的意义是带去一种希望,在他们心中埋下一颗种子,可以一直促使着他们前进等等。我一直在重复我会…
三下乡——班级管理之学生做班级的小主人
班集体建设之学生做班级的小主人背景介绍企业有企业的经营理念,作为班主任培养的是活生生的人,更要有培养人的管理理念。所以志愿服务支教的第一天,我主张民主选举班长、制定有温情的班规,引导学生们合理…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暑期“三下乡”|点亮乡村未来之星,携手同行育才之路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农村教育事业更是重中之重。为促进乡村儿童教育的发展,充分发挥实践队队员的专业知识,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进一步传递社会温暖,我校筑梦青春实践队来到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土坑村的后…
探寻古镇文艺范
2023年7月16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探访非遗文化,传承非遗星火”实践团队前往重庆市酉阳县龚滩艺术馆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探索艺术之美,助力乡村建设。龚滩作为写生小镇的网红IP,其人文历史、山水风貌、建筑…
七彩假期,助力教育
大学生网报玉溪8月31日电(通讯员郭瑞挺)玉溪师范学院选定了十数名优秀学子,组成了一支“七彩假期”教育关爱团。团队于2023年7月17日至7月23日来到玉溪市红塔区葫田社区开展志愿活动。为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革命先烈精神
利用暑假假回家时间,我参观了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纪念馆(洛八办),找寻红色记忆。洛阳位于中原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洛八办就是当时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史学习教育团赴于右任纪念馆:寻访红色故迹,传承先辈精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史学习教育团赴于右任纪念馆:寻访红色故迹,传承先辈精神为了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深化同学们爱党爱国热情,2023年8月31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团成员前往于右任教育思想…
社会实践 | 传承红色基因 践行雷锋精神
“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今年恰逢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在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及不懈努力下,雷锋精神成为推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
共富乡村建设
2023年7月15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探访非遗文化,传承非遗星火”实践团队齐聚于酉阳县何家岩村,开展一场实现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研讨会。在酉阳县团委和山东东营高校学子的助力合作下,对当地农户切身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