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访梅城古迹·翻时代篇章 ----茗扬福建实践队前往闽清县调研交流

来源:闽江学院经济院管理学院 茗扬福建调研队 作者:李兰欣

梅溪幸自绕梅城,千年古邑闽水清。闽清县是福州市辖县,别称梅,其名“闽清”源于传说境内的主溪流与闽江交汇形成“江水浊溪水清”的现象;其时溪流两岸梅树丛丛“花开时节 飘香十里”,由此“闽清”亦称作一梅邑。为增强文化自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体验乡村振兴的力量,近日,闽江学院“茗扬福建”社会实践队前往闽清梅城印记历史文化展馆与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开展“好年华·聚福州”研学活动。

一、历经漫漫征尘,喜迎梅城新貌

正午时分,实践队与中南大学及其他大学实践队一同前往梅城印记历史文化展馆进行交流学习,进一步了解闽清历史文化。

踏入梅城印记历史街区,整条街区都保持着旧时的街巷格局,展示了梅城的旧时风貌。跨入梅城印记历史文化展馆的门槛,一间间展厅都在讲述着闽清的历史故事。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了解到,闽清县自古享有“陶瓷之乡”和“东南瓷都”的美誉,其绵延二十几公里的一百多座古窑遗址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在革命年代,闽清人民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现在建设“经济强镇、文化名镇、幸福城镇”的新梅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人民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二、群英荟萃之乡,古厝焕发生机

闽清县拥有千年历史,其悠久的历史传承和厚重的文化积淀,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灿若群星的历史名人,可谓名贤荟萃之乡。他们中有精于治学,流芳百世的许将;有政声卓绝,名垂于古的郑性之;有医者仁心,一心为民的吴孟超……他们为闽清人民留下了珍贵的精神遗产,成为闽清独具特色的“城市名片”。告别了梅城印记历史文化馆,实践队伍一行人驱车前往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据悉,该站由清代古建筑“宝英厝”修复而成,内设清华厅、公客厅、会议室、直播间、青乔家园、乡村振兴人才孵化基地、乡村文旅产业示范工作站,一榄情深”主题原创剧本杀体验馆等特色场所,丰富多彩的活动场地,让沉睡百年的古厝重新焕发生机。

在工作站负责人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拥有百年历史的炉边厝,在宋喆民同学的讲解下实践队员们得知,古时厝前的举人碑是中举家庭特地为纪念家人中举而设立的具有纪念意义的石碑。进入古厝,一个大大的“喜”字映入眼帘。据姚博同学介绍,在樟洋村,炉边厝是历史最悠久的古厝,至今仍有人特地前往古厝举行婚礼,祭祖。在炉边厝不远处还有一座文昌宫,其在被打造为庙宇之前,曾被作为村里的学堂读书之用,并兼作察祀孔子场所。现在室内仍设儿童之家,摆放书籍,作为村里的图书馆。

三、加强人才引育,助力乡村振兴

片片茭白在骄阳下摇曳,绿意盎然;颗颗洋芋,扬起致富的旗帜。在樟洋村,当地种植最多的是茭白、芋头、橄榄和脐橙。据悉,“闽清站”着力为樟洋村提供“三大空间”、“四种力量”、“五类服务”,为当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青年人才和社会资源,通过打造“文化+研学”、“文化+农业”、“文化+非遗”的形式,扩大其知名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闽清乡村的发展振兴乃至其他县区的发展进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先锋示范作用。

本次活动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了实践队对乡村历史文化及其传承创新的认知,加强了文化自信和时代使命。同时,通过参访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等,也为大家未来参与家乡建设和其他地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发展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29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用爱维护童真 用心温暖梦想

因为爱,简单的事情变得有了意义。为丰富中小学生暑假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对目标梦想的引领,改变乡村留守儿童知识贫乏的现状,从而实现乡村振兴。近日,服务团来到黑池……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基层牛场 理论结合实践

为了进一步了解黑池镇养殖业发展,将所学知识贯彻于实践。服务团来到了黑池镇马家庄,在和当地雷书记取得联系后,共同前往合阳县雷海艳家庭农场参观肉牛养殖场。据了解,该家庭农场属于……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绽放热土 助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考察时说“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服务乡村振兴 放飞青春梦想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中“积极加入青年志愿者队伍,走进西部,走进社区,走进农村,用知识和爱心热情服务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坚持高扬理想、脚……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

“党员”,一个庄严又神圣的称号,它赋予了人民党魂,使得对党的使命感更加强大,以至于一些老党员离岗不忘党,退休不褪色。为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服务团来到了合阳县黑池镇五……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2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这次下乡活动,我受益非浅,我明白到农村缺少的是教育与信息,同时这也锻炼、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这虽说是我第一次参…… 何琳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1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现阶段我们能把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的一个重要媒介,在暑假时期进行的暑期实践活动,带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和社会经验,让我切身的感受…… 李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0

在今年暑假初期,我们进行了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赶赴陕西省合阳县进行支教活动和关于当地留守儿童,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民情的走访调查,也对老党员进行了采访。此次社会实践中,我们需要早…… 职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 高质量发展——湖南农大青年志愿服务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走进长沙市开福区好人馆,以“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为主…

最新发布

守正创新:双洋镇以资源优势促进茶产业发展升级 --闽江学院“茗扬福建”实践队寻访漳平水仙
为了深入了解、进一步探讨农业强国建设背景下福建茶产业发展升级情况,近日,“茗扬福建”暑期社会实践漳平小分队前往双洋镇开展专题采访。·立足优势、突出特色,驱动茶产业融合发展双洋镇位于漳平市西北部…
渭水之源启新程,红色场馆忆峥嵘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同时为响应团中央关于积极开展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
“花香千里,茶行天下”--茗扬福建调研队走进春伦集团
“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得益于独特的制作工艺,福州茉莉花茶不仅有浓醇、爽口的茶味,又兼具清新、馥郁的花香,在茶类中别具一格。而福建春伦集团作为“中国茉莉花茶传承品牌”企业,自创立以…
重走西征路之古浪站
古浪,地处河西走廊东端,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红军西进的必经之路。古浪之战,是西路军遭受的第一次重大挫折,也是西路军战役失败的转折点。1936年11月13日,红9军攻打古浪,与马家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吸…
继往开来:“茗扬福建”实践队走进闽清县博物馆与规划馆
为深入学习了解福州市乡村特色产业发展,7月25日上午,闽江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茗扬福建实践队在共青团福州市委“好年华·聚福州”项目的支持和带领下,以“乡村振兴背景下福州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为活动核心,…
西兰卡普——指尖编织锦绣华章
“西兰卡普”作为一种土家织锦,以土家人日常的生活起居为主题,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土家族文化的活史书。1988年,美国总统布什偕夫人访华,我国选择织有双阳雀图案的西兰卡普作为国礼赠与美…
定制化服务铸就品牌特色,新茶饮赛道探寻两岸融合: 闽院学子走进上下杭“拎咖啡”
为进一步了解、感受福建茶文化对咖啡消费及相关产业的影响,努力挖掘并传承创新福建省深厚茶文化和先进茶科技,进而带动和促进海峡两岸(闽台)融合发展路径创新与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在闽江学院乡村振兴研…
以人为本引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茗扬福建实践队赴麦壳里参观交流
为深入了解茶文化对茶产业、茶科技的影响,努力挖掘茶文化与茶产品对健康生活的积极作用,近日,在闽江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邓启明教授的带领下,茗扬福建实践队前往福建麦壳里餐饮有限公司参观学习…
第二弹|匠心筑遗小队走进威海非遗文化
传承人访谈:草柳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文登草柳编伴随着当地人的生产与生活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传统农耕时代,人们只是将其作为普通的日常生产生活用品,历经数代发展与变迁,如今,文登草柳编产…
不忘初心追溯茶历史,多措并举振兴茶产业 ——茗扬福建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老区苏区漳平
为深入了解漳平水仙茶、永福台式乌龙茶的历史底蕴,更好掌握漳平茶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提质增效路径,7月8-9日,在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邓启明教授的带领下,“茗扬福建”暑期社会实践漳平小分队走进革命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