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蒲城帝陵,浸染历史古韵
览千年惠陵,品文化悠长
观盛唐风韵,品灵秀蒲城。蒲城县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县,拥有众多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而唐惠陵博物馆就是其中一处不可忽视的文化标志。唐惠陵博物馆是中国首座唐帝陵博物馆。惠陵是唐睿宗李旦的长子、唐玄宗李隆基的兄长李宪的陵寝,因其能审时度势,让位于其弟李隆基,为“开元盛世”奠定基础,故史称“让皇帝”。
2000年3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唐让帝惠陵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文物860余件(组),出土彩绘壁画250余平方米和观赏性极强的石椁,其中许多内容属国内首次考古发现。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惠陵博物馆于2017年8月30日正式对游客开放,向旅客展示精美的出土文物和皇家地宫。
唐惠陵博物馆的文物展厅、地宫、墓冢等部分有机地散布在仿唐代皇家园林中,文物展厅内通过实物、文献、多媒体等方式为游客营造出瑰丽的盛唐世界。在陈列馆内,集中展示了惠陵出土的文物,以各类陶俑为主,包括陶器、瓷器、料器、铁器等。其中,一个布满彩色花纹的腰鼓最为惹眼。这件彩绘陶腰鼓中间细两端喇叭形张开,泥质红陶,身施白衣,表面描绘花朵图案。这件精美的彩绘陶腰鼓展示了唐代艺术领域的蓬勃发展以及唐代手工匠人的高超技艺。陶俑在展厅中的数量近半数以上,它们形态各异,尺寸也不相同。侍女俑、胡人俑、骑马俑、骆驼俑等各种样式的陶俑令人目不暇接,神态各异,庄严肃立,显示出对墓葬主人的尊敬。除陶俑外,陈列厅中还有一些制作精良的陶瓷器,大多为实用品,包括陶盆、陶碗、陶器座、瓷灯盏、青釉瓷壶等,充分展示了唐代制器技艺的成熟。
走出文物陈列厅,北面就是李宪陵墓的入口,依次穿过墓道、过洞、天井、甬道,最后跨越石门,进入地下十米深处的墓室,一座巨大地石椁赫然呈现在眼前。棺椁的顶部呈庑殿式,周围由十根石柱和十块壁板拼接而成,表面线刻出密集的花卉和动物图案。环顾四周,美轮美奂的唐代壁画令人目不转睛。这些壁画色泽鲜明、技法娴熟,是研究唐代历史和文化艺术的宝贵资料。
深入访谈,了解困境
伴随着2020 年 9 月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的颁布以及2021年国家“双减”政策的出台,惠陵博物馆与蒲城中小学联合开展研学活动,发挥了博物馆在助力“双减”政策的落实中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惠陵博物馆的规模较小、馆内藏物类别的相对单一,加之交通不甚便利,惠陵博物馆与学校开展的研学活动非常有限,其助力中小学双减政策之路任重而道远。
8月23日,蒲城县博物馆建设与基础教育融合发展研究小队来到了陕西省蒲城唐惠陵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与访谈。在博物馆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小队对唐惠陵博物馆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与讲解员展开了细致对话。
访谈首先围绕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活动展开。讲解员提到,由于唐惠陵博物馆本身规模较小,加上展示的内容较为单一,并未被列入唐十八陵之内,因此当地学校与本馆的合作次数十分有限。更多学校在举行研学旅行活动时会考虑选择规模更大、馆藏更为丰富、更有名气的博物馆作为活动对象。这揭示了唐惠陵博物馆发展过程中的局限性之一,即本身馆内馆藏种类较少、知名度较低,导致博物馆对外吸引力不足,游客数量少,更难以与基础教育相融合。
有限的游客数量进而引出了另一个问题——博物馆的收入十分微薄。在谈到博物馆的收入来源时,讲解员表示,博物馆自17年开始收取门票费用,但效果一直不甚理想,疫情期间更是萎靡不振,博物馆目前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政府的财政拨款与第三方旅游公司的投资。这也极大限制了博物馆的发展前景,有限的资金支持,导致博物馆只能尽量满足日常维护的成本,很难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与此同时,唐惠陵这样的基层博物馆也存在另一基础层面的问题,即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这也成为了游客参观以及研学活动的负向激励。
除了上述的一些发展弊端外,当地同类型博物馆的竞争同样是影响唐惠陵博物馆发展的原因之一。当地规模更大、馆藏更加丰富的桥陵遗址吸引了大部分的游客,这也加剧了惠陵博物馆的发展困境。“内困外交”是惠陵博物馆发展需要攻克的主要难题。
总结问题,展望未来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不仅欣赏了惠陵博物馆内保存完好的精美文物,而且对惠陵博物馆与中小学合作研学项目的基本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唐惠陵博物馆在保护文化资源、传播历史知识方面发挥其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的知名度不高、经费有限等问题。为了弥补博物馆规模有限、类别单一的缺陷,并推进博物馆发展,响应双减政策,实现博物馆与学校的有机协作,只有政府主导、馆馆联合、校馆联合,解决好目前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才能真正地实现合作共赢,谱写蒲城研学新篇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25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