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湖工学子三下乡:守一座青山,护一方净水

来源:湖南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常德三下乡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为宣传环保思想,树立环保意识,协助景区环境治理工作,7月7日,湖南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三下乡团队在刘书记的带领下赴常德桃源湿地公园并开展环保实践活动。

活动开始前,团队成员们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内容。二十大报告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升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之一,再次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图1 湿地公园

沅江湿地公园是一个以湿地自然景观为主题的公园。公园内有许多湿地生态系统,如湿地草原、湖泊、河流等,公园内水域阔广、港汊密布、岸线曲折、堤岸自然、林草丰茂、景色秀美、观赏性强,与城区形成“湿地-森林-城市”复合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特征典型、生物多样性丰富、历史遗迹文物众多,人文底蕴深厚、景观资源组合度高,保护意义重大。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发现游客中少有出现乱扔垃圾行为,并且可以看到家长教育孩子,“乱扔垃圾是不文明的行为”“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等,由此可见,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多年宣传以及其在教育体系的良好融入已经初见成效,并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人们的环保意识在逐渐提高。从前“他乱扔垃圾我也乱扔”的从众心理、“乱扔也没什么关系”的不负责态度以及“大家都乱扔,你能奈我何”的法不责众思想正在逐渐扭转,大家更加清晰地意识到了环境保护是大家的共同责任,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图2 团队成员垃圾分类

在环境保护中,人们很容易忽略了一群为环境保护默默奉献的人——环卫工。团队成员通过和公园的环卫人员交谈了解到,他们每天早上就要前来公园工作,傍晚六点才能结束,工作内容包括打扫路面上的残枝杂叶、修剪砖缝中的杂草、清理树丛、湖面等各处的垃圾等,工作时间长,内容繁杂,沅江湿地公园的环境整洁干净,他们的付出是功不可没的。环境保护不应只关注环境,而忽略人文关怀,应该统筹兼顾。作为普通的游客,减少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就是在减轻环卫人员的工作压力。而景区管理人员也应加强对环卫工作人员的关怀,提高他们的保障。

图3 环卫工人正在工作

在与游客的交谈中,团队成员了解到由于沅江湿地公园环境的逐渐向好,大家都纷纷前来,或晨练、或散步、或约会、或拍照、或感受文化熏陶……环境的变好吸引着更多游客的前来,景区又为环境保护投入更多资金,形成良性循环,可持续性发展。这也验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图4 生态公园湖景

图5 在刘书记讲解下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通过此次活动,团队为沅江湿地公园环境保护工作贡献了力量,同时激发对环保问题的思考。环境保护虽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但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的事件还屡见不鲜,环境保护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我们作为大学生应肩负起时代重任,为保护环境奉献青春力量!

图6 团队在沅江湿地公园合影留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15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浙工院学子三下乡:开设趣味教学,推进传统文化
2023年6月29日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商贸学院追光暑期社会实践队到达绍兴叶家堰村,开展“开设七彩课堂,传承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与小朋友们深层次对话。当天,实践队员们教小朋友绘画、讲解传统文化知识和…
“彩虹”进校园,守护儿童红线
2023年7月5日下午,伴随蝉鸣,彩虹“救”在身边暑期实践队队员们的脚步裹挟着微热的清风吹如京华幼儿园,开始了急救宣传的课堂。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先播放了一段在校园内发生的踩踏事故和一些近期新闻媒体上关…
安工学子寻先进乡村,擎振兴蓝图
安徽学子三下乡:寻访先进乡村,擎画振兴蓝图中国青年网马鞍山八月十日电通讯员:傅芳为赓续红色血脉,学习红色文化。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于2023年8月18日到来到了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黄…
学党史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2023年8月9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学习党的奋斗历史的时代要求,作为学党史社会实践活动小组一员的我来到了位于天津市红桥区的平津战役纪念馆进行参…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以爱浇灌,逐梦盛夏”暑期支教实践纪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爱浇灌,逐梦盛夏”暑期支教实践纪实电头:中国青年网西安8月27日电(通讯员晁丽雯常佳怡白帅帅)导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干。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是干部成长成…
寻找红色古迹,弘扬红色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
湖工学子三下乡:探觅“桃花源”
为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7月6日,湖南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赴常德桃源三下乡团队来到桃花源风景名胜区开展活动。桃花源古镇,荟萃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齐聚“吃、住、行、娱、购、游”六大要素,…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以青春之笔,汇方言传承故事
为了保护和传承家乡方言童谣谚语,也为了更好地锻炼自己,走出舒适圈,2023年8月,我积极参加了安徽师范大学“徽声皖韵,传承乡音”安徽方言童谣谚语采录社会实践团队,在家乡马鞍山进行方言童谣谚语的采录。…
湖工学子三下乡:瞻仰革命英烈 传承红色基因
7月5日,湖南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赴常德桃源铁船堰村三下乡团队来到桃源烈士陵园开展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活动,通过扫墓、参观烈士纪念馆等环节,瞻仰缅怀革命先…
曲园学子三下乡 ——凝聚青春智慧,建设法治社区
为提高全民法律素质,从根本上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和促进经济、教育、环境等全方位高效发展,使青年大学生找到未来亲身为基层工作的意义和方向,切实在感受时代、新成就、新面貌的生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