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湖工学子三下乡:探觅“桃花源”

来源:湖南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常德三下乡

为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7月6日,湖南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赴常德桃源三下乡团队来到桃花源风景名胜区开展活动。桃花源古镇,荟萃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齐聚“吃、住、行、娱、购、游”六大要素,传统而不失新意,庄重而不失秀美,再现千年湖湘民俗文化魅力。

面临沅江,背倚群峰。距离常德市西南34公里,这里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笔下“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传颂,是《辞海》《辞源》释义的桃花源所在地。这里山青树绿,水静沙明,自然环境幽静,空气清新醉人,游人至此犹如进入人间仙境。元代道士张志纯有诗云:“流水来天洞,人间一脉通。桃源知不远,浮出落花红”。

桃花山是一座纪念和体现陶渊明以及《桃花源诗并序》的“陶公山”,体现历朝历代隐逸文化的“隐士山”,也是留下众多文人墨客足迹的“名人山”,更是展现诗词楹联碑刻之韵的“人文山”。因为一部《桃花源记》,孟浩然、王维、李白等文人雅士纷纷前来,留下墨宝;官府则不断修筑庭阁楼台,栽种桃花,更添桃花源亭阁寺观之盛、诗文碑刻之丰、人文积淀之厚。

图1 桃花山渊明祠

桃花山有着建于明万历年间的菊圃,菊圃中的渊明祠正中间是一座巨大的渊明雕像,高有3.3米,重达2吨,是用沅江中打捞出来的阴沉木雕刻而成,人物气质恬淡,造型栩栩如生。在渊明像的右侧墙壁上刻有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描绘了一位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紧接着是三十副木板连环画,刻画了陶公从出生到成长、入仕为官再到辞官、归隐田园终老的一生,并详细介绍了他五次为官、五次辞官的传奇经历。当时的陶渊明先生来到桃花源后,被这里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生活所感动,这正是他向往与世隔绝、安宁和乐的世界,陶公离开官场后,以这里为原型于421年写下千古名篇《桃花源记》,成为后世不断追寻的一个梦。

图2 五柳湖

从桃源山上下来,便能看到连接桃花山与桃源的五柳湖,称之为桃花源的露天文化客厅,湖畔坐落着桃源工艺术博物馆、百床馆及刘禹锡的陋室。

图3 刘禹锡陋室

随后,调研团来到了刘禹锡陋室。如果将陶渊明比作桃花源的形象大使,那么刘禹锡便是桃花源的宣传大使。刘禹锡在公元805年因参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朗州司马,在这里寓居10年,为朗州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提升了朗州文化品位,丰富了文化内涵,为桃花源留下了历史上第一方诗文碑刻——“桃源佳致”碑,现在依然矗立在五柳湖最北端。

“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古风歌曲《赤伶》里,伶人舍身殉国的故事让人动容。这样的传奇,在常德桃花源景区五柳馆得到更为生动的全景式演绎。

下午两点,队员们观看了微时空行浸式互动体验剧《湘遇·桃花源》。撕开民族的伤疤,透过大时代里小人物的命运与抉择,《湘遇·桃花源》用一段凄美壮烈的传奇,为观众解答:世外桃源安稳幸福的生活究竟从哪里来。

观众以看戏人身份被迎进门,在院落中走动、探索。学徒练功、戏子上妆、绑腿、跷功……一地一景,移步换景,同一批观演者,站到不同的位置,透过不同的视角,所听所看所感皆有不同。演出充分调动观众感官。除了视听,还能品尝擂茶宴、钵子菜,触摸文华班的一门一窗,一墙一柱。此时此刻,队员们仿佛身处上个世纪的的老常德。

图4 观看《湘遇·桃花源》

剧中文华班,在历史上确有存在,是常德汉剧“四大名班”之一。战争年代,这些戏班积极参与抗日宣传和劳军募捐演出,展现了民族大义与家国情怀。

站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厚土之上,仰望浩瀚历史的星空,居于中间的“人”,是为赓续千年的薪火所在。通过今天的活动,队员们深刻体会到桃花源景区丰富的文化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也是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只有传承好优秀文化,才能走的更好更远。

图5 队员在渊明祠合影留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15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教育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1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活动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学生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1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三次语文线上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学习文言……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0日,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四次数学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预习新课,为他们讲解着新的内容,并给他们拓展一些内容……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0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从英语的视角出发,拓宽孩子视野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七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二堂英语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用英语的视角欣赏青岛,同时给朴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二次英语课,这也是第七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六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三堂数学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爱心助力,为爱而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三次数学课,这也是第六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湖工学子三下乡:守一座青山,护一方净水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为宣传环保思想,树立环保意识,协助景区环境治理工作,7月7日,湖南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三下乡团队在刘书记的带领下赴常德桃源湿地公园并开展…
学党史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2023年8月9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学习党的奋斗历史的时代要求,作为学党史社会实践活动小组一员的我来到了位于天津市红桥区的平津战役纪念馆进行参…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以爱浇灌,逐梦盛夏”暑期支教实践纪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爱浇灌,逐梦盛夏”暑期支教实践纪实电头:中国青年网西安8月27日电(通讯员晁丽雯常佳怡白帅帅)导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干。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是干部成长成…
寻找红色古迹,弘扬红色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以青春之笔,汇方言传承故事
为了保护和传承家乡方言童谣谚语,也为了更好地锻炼自己,走出舒适圈,2023年8月,我积极参加了安徽师范大学“徽声皖韵,传承乡音”安徽方言童谣谚语采录社会实践团队,在家乡马鞍山进行方言童谣谚语的采录。…
湖工学子三下乡:瞻仰革命英烈 传承红色基因
7月5日,湖南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赴常德桃源铁船堰村三下乡团队来到桃源烈士陵园开展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活动,通过扫墓、参观烈士纪念馆等环节,瞻仰缅怀革命先…
曲园学子三下乡 ——凝聚青春智慧,建设法治社区
为提高全民法律素质,从根本上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和促进经济、教育、环境等全方位高效发展,使青年大学生找到未来亲身为基层工作的意义和方向,切实在感受时代、新成就、新面貌的生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期待孩子们的专属花期
我们刚到这个偏远的山村小学,面对一群稚嫩的孩子们,看出了他们对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渴望。在这个乡村小学里,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很差,教学设施设备不完善,甚至写字的桌椅破损严重,缺乏基本的学习资源。然…
萤火之行:以己之力,成他人之梦
中国青年网泰州8月27日电(通讯员刘紫晔)2023年7月这个盛夏,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丰富充实的暑假生活,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萤火之行”志愿支教团队与当地社区和家乡地给孩子们创立暑托班,帮助家长们减轻…
沂蒙精神
为了更好地了解与传承沂蒙精神,实践队员们于当日下午又来到了红色影视基地。影视基地既可以作为影视拍摄地,又是开发利用红色资源、弘扬红色精神的地方,因此烈日炎炎,游客仍是络绎不绝。由于基地内部对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