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以爱浇灌,逐梦盛夏”暑期支教实践纪实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 作者:冯珂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爱浇灌,逐梦盛夏”暑期支教实践纪实

电头:中国青年网西安8月27日电(通讯员晁丽雯 常佳怡 白帅帅)

导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干。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是干部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2023 年8月,以乡村振兴为主旨,教育帮扶为依托,深受张桂梅女士事迹的影响,团队希望能用微薄的力量给乡村孩子们带去一个不一样的夏令营生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熊宁爱心社陕西行知公益计划赴陕西省商洛市茅坪中学开展暑期支教活动,自觉践行“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的誓言。

正文:

三尺讲台 播撒热爱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微风带着盛夏的希望,暑期“三下乡”实践团的建大同学们背着知识的行囊,走到这座葱茏的大山,走向孩子们身边,上起了我们人生中的第一堂课。

诗词是中国人心中必不可少的精神源泉,晁丽雯老师的朗诵课,教孩子们的不是生涩的知识,而是对诗词的兴趣,孩子们非常的配合,朗诵声音非常洪亮,他们的善良纯朴是给这个世界最好的礼物。

晁丽雯身为诗词吟诵老师,可以带领茅坪中学可爱的孩子们一起走过徐霞客走过的路,饮过李太白花间美酒,脱口而出他们经历的爱恨情仇,读到他们的颈骨血肉,孩子们的发言都非常积极,晁老师内心油然升起了一种当人民教师的自豪感。她希望通过努力,带领孩子看到更广阔的蓝天,见到很美好的诗意世界。

古诗词吟诵课堂(中国青年网晁丽雯提供)

彩铅素描课的教学特点,它不同于以往枯燥的素描教学,因为相比素描,彩铅的色彩更丰富,不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常佳怡选择了彩铅这门课,而且彩铅里面包含了起型时的线条,及控笔,造型色彩,和对色彩观察,明暗关系,也就是光线的综合运用,还可以帮助提高,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涂色时也十分解压。通过40分钟的短暂教学,常老师感受到一个班的孩子基础差距明显,有的学生已经画完了,有的学生还没有开始,但她认为作为一名支教老师,首先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是重中之重,要关注学生的行为,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尊重他们与众不同的感受。正确的引导学生正确的绘画方式,适当的给孩子多一份赞美,学生就会多一份自信。一个班的学生水平不同很正常,作为老师就应该因材施教,美术这门课本就是充满想象力的课程,更不能用固定僵化的标准来框定学生,允许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绘画,为学生的学习和自由发挥创造宽松的时空环境。

支教是殷一涵老师人生中一次宝贵的经历。在支教期间,她深刻体会到了教育对于改变孩子们命首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是支教的重要原则。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能力、背景和兴趣,所以不能一刀切地教学。因此,在支教中,殷老师会尽可能地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并根据他们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其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孩子们的学习动力往往受到环境和家庭条件的限制,因此,她会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激发他们的兴趣。

支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但非常有意义的工作。通过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习兴趣、建立师生关系和及时反馈鼓励,相信每一个支教者都能够为孩子们

的成长和未来贡献一份力量。

趣味运动 青春飞扬

“2023年7月21日,大学生支教团在镇安县茅坪初级中学举办趣味运动会,趣味运动会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三下乡“实践团成员晁丽雯,常佳怡策划,白帅帅裁判,茅坪中学学生充当”小主持人“。首先,由裁判员进行宣誓,领队进行讲话并宣布运动会开幕。运动会由乒乓球接力,跳绳大比拼,叠报纸,交头接耳,拔河组成。同学和老师在绿茵场上奋力奔跑,热情洋溢,体现了“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青春风采。参赛成员有茅坪中学夏令营学生和志愿者,活动过程丰富,孩子和老师们都非常享受这次活动,明白了运动精神不是为了名次,而是为了我们在一起最真切的陪伴,深厚的情谊。

激烈的跳绳比赛(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晁丽雯摄)

大学生志愿者与孩子合影(中国青年网晁丽雯提供)

文章来源:支教团

图片来源:晁丽雯

组稿:晁丽雯

责任编辑:晁丽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15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教育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1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活动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学生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1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三次语文线上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学习文言……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0日,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四次数学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预习新课,为他们讲解着新的内容,并给他们拓展一些内容……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0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从英语的视角出发,拓宽孩子视野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七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二堂英语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用英语的视角欣赏青岛,同时给朴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二次英语课,这也是第七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六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三堂数学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爱心助力,为爱而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三次数学课,这也是第六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彩虹”进校园,守护儿童红线
2023年7月5日下午,伴随蝉鸣,彩虹“救”在身边暑期实践队队员们的脚步裹挟着微热的清风吹如京华幼儿园,开始了急救宣传的课堂。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先播放了一段在校园内发生的踩踏事故和一些近期新闻媒体上关…
安工学子寻先进乡村,擎振兴蓝图
安徽学子三下乡:寻访先进乡村,擎画振兴蓝图中国青年网马鞍山八月十日电通讯员:傅芳为赓续红色血脉,学习红色文化。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于2023年8月18日到来到了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黄…
湖工学子三下乡:守一座青山,护一方净水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为宣传环保思想,树立环保意识,协助景区环境治理工作,7月7日,湖南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三下乡团队在刘书记的带领下赴常德桃源湿地公园并开展…
学党史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2023年8月9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学习党的奋斗历史的时代要求,作为学党史社会实践活动小组一员的我来到了位于天津市红桥区的平津战役纪念馆进行参…
寻找红色古迹,弘扬红色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
湖工学子三下乡:探觅“桃花源”
为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7月6日,湖南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赴常德桃源三下乡团队来到桃花源风景名胜区开展活动。桃花源古镇,荟萃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齐聚“吃、住、行、娱、购、游”六大要素,…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以青春之笔,汇方言传承故事
为了保护和传承家乡方言童谣谚语,也为了更好地锻炼自己,走出舒适圈,2023年8月,我积极参加了安徽师范大学“徽声皖韵,传承乡音”安徽方言童谣谚语采录社会实践团队,在家乡马鞍山进行方言童谣谚语的采录。…
湖工学子三下乡:瞻仰革命英烈 传承红色基因
7月5日,湖南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赴常德桃源铁船堰村三下乡团队来到桃源烈士陵园开展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活动,通过扫墓、参观烈士纪念馆等环节,瞻仰缅怀革命先…
曲园学子三下乡 ——凝聚青春智慧,建设法治社区
为提高全民法律素质,从根本上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和促进经济、教育、环境等全方位高效发展,使青年大学生找到未来亲身为基层工作的意义和方向,切实在感受时代、新成就、新面貌的生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期待孩子们的专属花期
我们刚到这个偏远的山村小学,面对一群稚嫩的孩子们,看出了他们对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渴望。在这个乡村小学里,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很差,教学设施设备不完善,甚至写字的桌椅破损严重,缺乏基本的学习资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