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观陶西新村发展,传脱贫攻坚精神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 作者:张伟

中国青年网合肥7月5日电(通讯员 张伟 郑加乐)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6月21日,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记者团来到了陶西新村,实地探索陶西新村新农村建设,感受新农村建设成果,学习脱贫攻坚精神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图为陶西新村鸟瞰图。中国青年通讯员 刘樾杨 摄

早上7点,实践团队来到了陶西新村,队长张伟带着队员参观陶西新村后便带领队员们采访了老书记,听老书记讲述以前的陶西新村与如今相比相差甚远,在问到陶西新村整体发展过程时,老书记停顿了很久回答到:“我82年刚刚上任时,村里还是泥砖瓦房,田里依旧是泥泞小道,村里还是传统的经济,农作物产量,收入不理想。我便提出修路是当前的首要任务,我便带领着大家先是对田地进行规划,设定好田间路道路后,一起用人力铺石子,平道路。路修好了,经济便是首要问题,为改变贫困的现状,我就亲自到山东学习蔬菜培养技术回村引领大家种植包菜。在村里出售包菜时,又是亲自挨家挨户的联系买家,让大家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生活质量逐渐改善后,但不少村民在阴雨天,房屋出现大珠小珠落铁盆的状况,而且有些房龄太久,危险问题频频接出,恰逢整村搬迁的试点正在实施,我就向上级反馈的情况下,一同想出方案后联系工程队,最终大家便有了这么个新家——陶西新村。”

可能时间还有些偏早,民情茶馆还没有什么热闹,只能看见桌椅整齐的摆放在那。队员们便参观了村民的居住环境,整个新村给大家的感受就是清洁,这也许是建新村后村民们齐心想要这个新家更干净,共同努力奋斗的成果。村子里还特意设定了一个垃圾分类的小屋,小屋里有工作人员来帮助年迈老人分类生活垃圾,让大家了解并懂得如何分类。除此之外,从小屋的窗台可以看到积分兑换图表,好像村民们定期进行垃圾分类,可以兑换酱油、洗洁精之类的生活用品。从垃圾分类小屋也可以感受到陶西新村给大家一种环保清洁的感觉。

穿过小屋转个弯,队员们便来到了社区食堂,正好恰逢午饭时间。村里工作人员和食堂报备后,队员们在等待的同时看到了三个老奶奶在餐桌前谈笑着,话语中似乎说着今天的芹菜很好吃。队员们在享用午饭时也身同体会。然后队员们采访了食堂工作人员,得知食堂每日为村民提供早饭与中饭,而且每日使用的食材都是新鲜原料。每顿的餐会也很实惠,陶西新村应有社区食堂,让不少留守老人们吃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且还将老人们融合了起来,也用了饭搭子。

图为老人们在民情茶馆里休闲娱乐。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樾杨 摄

午休过后,明清茶馆也开始热闹了,许多村民们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开始了下午的娱乐时刻。一张方桌上除了四位老人外,还围着其他旁观者,大家的欢声笑语回荡在茶馆间。喜欢看电视的老人们,在家一个人兴许会无聊,但来到了茶馆并排坐,有种电影院的感觉。茶馆里有个为大家服务的阿姨,当队员们询问村里是什么原因见明清茶馆时,阿姨讲述以前大家在旧村子时与树荫下打开前台搬到新村后,这类场合就少了,大家也不能如往常一样休闲娱乐了。于是便想在村里建个茶馆,这样大家又能聚在一块,而且还不用受天气的影响,就这样,民情茶馆成了大家快乐的摇篮。

图为队员们采访志愿者阿姨。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樾杨 摄

在对民情茶馆志愿者采访时,阿姨说:阿姨每天在茶馆做志愿工作,为村民们烧开水,保证每个人来倒水时都有水喝,我有时候还会为村民理发,在茶馆里有间小屋,那就是我专门为村里年迈的老人免费理发的地方,周末时我还会和其他志愿者们一起去走访村里的空巢老人。携带生活用品和药物,并问候他们的身体状况,阿姨总是想着力所能及为大家做点什么,为陶西新村做点什么。

参观完陶西新村,队员们目睹到了陶西村民们这些年为这个新家所做的贡献。陶西新村的成功转变不仅仅是一个村庄的变迁,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奋斗的象征。在这个过程中,村民们的付出和努力不可忽视,他们为陶西新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陶西新村的故事将继续书写下去,我们相信,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陶西新村的建设将变得愈发美好。让我们期待着陶西新村未来的发展,为这个村庄的繁荣而骄傲!

图为队员们于陶西新村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樾杨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05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阿福:明天,你好

阿福是福利院里的“大孩子”,他和我一般大。他的两只手臂因为海豹肢症而萎缩,总是无力地垂着。第一次见面,我还不够了解阿福,但和他一起听《明天,你好》这首歌的时刻却令我一生难忘…… 程丽芳 安徽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陪伴是最长的告白:安师大文学院赴铜陵市儿童福利院开展爱心支教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铜陵福利院爱心支教团队于7月7日前往铜陵市儿童福利院,展开了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在支教过程中,通过“吹奏陶笛以乐寄情”、“挥动画笔以色达意”、“展开想象以书…… 程丽芳 安徽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安徽师大爱心支教团:陪伴是最长的告白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铜陵福利院爱心支教团队于7月7日前往铜陵市儿童福利院,展开了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在支教过程中,通过“吹奏陶笛以乐寄情”、“挥动画笔以色达意”、“展开想象以书…… 程丽芳 安徽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再赴一场盛夏之约

“姐姐,你明年还会来吗?”“当然会啊。”2018年的7月,我第一次来到铜陵,第一次和福利院的孩子们见面。这个夏天,我再一次来到了铜陵市儿童福利院。5月份的时候,我来到铜陵与福利院的…… 程丽芳 安徽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西建大管理学院赴陕西省107个区县农村妇女传统手工艺现状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
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实践团赴宝鸡市陈仓区开展剪纸手工艺学习活动8月1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陕西省107个区县农村妇女传统手工艺现状调查暑期实践团来到宝鸡市陈仓区,开展了剪纸手工艺…
凝聚葡萄酒地域文化 打造红色中国风味
通讯员陈佳一报道:今日南京审计大学校级立项团队宁夏葡萄酒调研小分队在魏宇琪、王贤梅两位老师的带领与指导下,对宁夏葡萄酒庄园代表银川市龙谕庄园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团队成员参观了龙谕酒庄,包括其葡…
山大实践日记2
8月17日星期四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启育调研团的一员,8月份我在潍坊市多个地区进行实地访谈,探寻“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在课堂、课后作业、课后服务、家校共育几方面有什么样的调整以及不同收入水平…
探寻红色基地,传播红色基因——杭州师范大学红书架团队浙博之行
探寻红色基地,传播红色基因——杭州师范大学红书架团队浙博之行人文学院徐欣益2023年7月8日,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红书架团队成员集体前往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进行实地调研与宣讲活动。浙江省博物馆坐落在西…
郑大学子三下乡:深入茶坊品茶道 下田助农索新篇
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强调:“要高度重视茶文化保护传承发展,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为增进对茶叶价值的认可与重视,振兴茶产业、弘扬茶文化。8月3…
安徽学子三下乡:银杏园业委会换届选举
2023-07-01中国青年网马鞍山7月1日电(通讯员陈磊)为保证银杏园的业委会换届选举的公平性,邀请我们为居民作调查问卷,进一步提高业委会的工作能力。2023-07-01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前往银杏园…
郑大学子三下乡:实地探索茶产业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精神,积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8月2日-8月3日,郑州大学国际学院“香茗传世,益泽山乡”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前往河南省信阳市文…
合工大学子三下乡:“网”连科技新时代,“亳”览药都助振兴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2023年7月7日至7月9日,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调研中草药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闻名遐迩的“中华药都”——安徽省亳州市开展以“网”…
西北民大学子三下乡:寻少数民族独特发展之道,助力乡村振兴普同华章。
为了促进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提高民族间融合互通,助力乡村振兴。我校西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文理科两支调研小队赴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各县市进行深入实地采访调研,探寻少数民族地区实时发展…
我院“新章实践团”走进贵定中学,感受国防教育,发扬国防教育
8月15日,为更好的推广国防教育,了解学生是如何掌握国防教育,理解国防教育,并且让国防教育深入人心,我院“百年征程照初心,文化之旅铸新章”活动的新章实践团成员走进的贵州省贵定县的一所国防教育特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