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西北民大学子三下乡:寻少数民族独特发展之道,助力乡村振兴普同华章。

来源:西北民族大学 作者:王朝玉

为了促进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提高民族间融合互通,助力乡村振兴。我校西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文理科两支调研小队赴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各县市进行深入实地采访调研,探寻少数民族地区实时发展状况,学习领悟党性的光辉如何照耀在贫困地区带领少数民族人民脱贫致富走向幸福的小康生活。

图为调研队员在农家乐村民家中深入交流场景。

花儿临夏,魅力折桥湾

此次调研的折桥村,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折桥镇。行政区划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折桥镇下辖村。所获荣誉2019年7月28日,折桥村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2020年9月9日 ,被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为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6月12日:下午出发,在村主任的接待下,我们小队进入了折桥村。远远望去,宽阔的马路,路旁五颜六色的河州牡丹,洋气的二层小洋楼,映入眼帘。我不禁带着好奇走进了村子里,至于为什么说是好奇呢,是因为我是一个甘肃本地人,甘肃一直作为一个欠发达的省份,GDP常年排全国省份倒数,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尤其是农村地区。在村主任带领我们一家一家的调研采访,进入庭院实地与折桥村村民进行聊天式的调研,一个真实的,美丽的,经济发展迅猛的,民族和谐共荣的小乡村逐渐进入了我的脑海。折桥村是东乡、回、汉、保安等民族杂居的民族村,共有12个社,总人口4000余人,东乡族占全村人口的80%。主导产业是以民族特色美食"爆炒草鸡"为品牌的农家乐产业,现有农家乐140余家,从业人员1300人,农家乐年营业额达1.2亿元,年收入5000多万元,户均收入20一50万元不等。当中。农家乐浓缩了河州美食的精华,是食客的天堂,是舌尖临夏的缩影,折桥村被誉为河州美食第一村!村内实现了公交通,外卖通,天然气建设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党支部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凝聚共识、共谋发展,为做大做强农家乐产业,各族群众建言献策,发挥着聪明才智,而且积极投身到旅游基础条件改善工作中,大力支持发展乡村旅游,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各族群众添砖加瓦,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折桥村的发展,让人耳目一新,首先是生态好,到处是青山绿水,很少看到垃圾和污水。其次是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水、电、路、村部、学校、卫生所建设标准都比较高。并且折桥村结合实际,深刻领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走出了一条适合本村发展的文旅振兴之路,依托农家乐产业链,全村实现了攻坚脱贫,并且超过了小康水平,能在自己的家乡看到这么优美的村落,实属难掩激动之情。当然这要感谢党,关怀人民,以人民为中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成了举世瞩目的世纪大脱贫。作为大学生的我们,看到这些实实在在的改变,看到村民脸上洋溢的笑容,我更加认知到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自我服务,更是为了民族复兴和为人民服务建设中。作为新时代青年,须将个人发展融入社会、国家发展之中,坚守初心、勇担使命,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拥抱新时代。

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布楞沟村:“把路修通,把水引来”——我们记得习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并且我们做到了。

图为当地村民完成习主席嘱托的文字记录。

行程最后一天大家一同前往了东乡县的红色教育基地布塄沟村,亲自体会了一个因资源造成的贫困村如何变成了一个美丽小康村的神奇故事。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翻山越岭沿着尘土飞扬的崎岖山路,来到布楞沟村入户看望老党员和困难群众,并作出了“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让贫困群众尽早脱贫过上小康生活”的重要指示。如今已过去了整整十年之久,村庄旧貌换新颜,曾经住在村庄里的东乡人民每天要走数里崎岖的山路,挑担着仅有的苦咸水。而现在,家家户户通自来水,走平整的柏油路,路修好了,水引来了,村民收入翻了近5倍,布楞沟流域整体连片扶贫开发工作实施后,一条长20公里、平展展的水泥路似玉带般从高山之巅蜿蜒伸展到布楞沟沟底,将村子与大山外的世界连接了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必须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并强调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这一重要论断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让包括广大农民群众在内的所有人共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实现城乡协同发展,才是真正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党和国家不会忘记每一个人民,不会忘记深处贫困袭扰的地区,先富带动后富,共同富裕是我们共同的梦想。

图为调研队员在红色旅游基地布楞沟村观看当年习主席看望当地群众的摄影记录。

图为调研队员与布楞沟村老人的合影

总结

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在三下乡调研的过程的每一份经历都在我们的心中泛起阵阵涟漪,我们深入了解了农村地区的发展现状和问题,也亲身感受到了农民朋友们的辛勤劳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互动,我们更加坚定了推动农村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我们呼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农村地区的发展问题,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以不断提高农民朋友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我们已经到了扎堆推进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节点,为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奋斗,迈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基层连线,共镌曙光。在此,本教研组在此感谢所有参与调研朋友们以及乡亲朋友们的耐心解答,感谢他们对我们本次调研活动的共同支持和积极配合,我们也希望农民朋友们能够主动参与农村发展,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将乡村振兴的二十大时代精神融入日常生活,携手共创共建美好的新时代现代化农村发展。

图为调研小队在折桥村委会前面的集体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05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开展爱国教育活动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开展爱国教育活动作者:贾世杰(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6日,建筑工程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在菏泽市曹县青岗集镇申楼小学…… 贾世杰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举行演讲比赛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举行演讲比赛作者:王美琪(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5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团队不知不觉已经在申楼小学工作了8天了。为了锻炼学生…… 王美琪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进行特色音乐教学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进行特色音乐教学作者:饶旭波(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4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团队已经在申楼小学连续工作7天,经过前几天的适应…… 饶旭波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进行教学测试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进行教学测试作者:王群(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3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团队不知不觉已经在申楼小学工作了6天了。为了检测学生们…… 王群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第二次阶段性总结大会暨校长讲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第二次阶段性总结大会暨校长讲话作者:侯卓鲁(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2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团队已经在申楼小学连续工作5天,在…… 侯卓鲁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举办趣味运动会顺利进行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举办趣味运动会作者:蒋正坤(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1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的成员为丰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减轻学习压力…… 蒋正坤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召开工作总结会议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召开工作总结会议作者:于笑笑(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0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的成员于菏泽市曹县青岗集镇申楼小学开展支…… 于笑笑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第四天支教活动顺利进行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第四天支教活动顺利进行作者李景森(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19日下午,“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实践团在菏泽市曹县青岗集镇申楼村进行第…… 李景森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郑大学子三下乡:深入茶坊品茶道 下田助农索新篇
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强调:“要高度重视茶文化保护传承发展,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为增进对茶叶价值的认可与重视,振兴茶产业、弘扬茶文化。8月3…
安徽学子三下乡:银杏园业委会换届选举
2023-07-01中国青年网马鞍山7月1日电(通讯员陈磊)为保证银杏园的业委会换届选举的公平性,邀请我们为居民作调查问卷,进一步提高业委会的工作能力。2023-07-01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前往银杏园…
郑大学子三下乡:实地探索茶产业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精神,积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8月2日-8月3日,郑州大学国际学院“香茗传世,益泽山乡”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前往河南省信阳市文…
合工大学子三下乡:“网”连科技新时代,“亳”览药都助振兴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2023年7月7日至7月9日,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调研中草药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闻名遐迩的“中华药都”——安徽省亳州市开展以“网”…
我院“新章实践团”走进贵定中学,感受国防教育,发扬国防教育
8月15日,为更好的推广国防教育,了解学生是如何掌握国防教育,理解国防教育,并且让国防教育深入人心,我院“百年征程照初心,文化之旅铸新章”活动的新章实践团成员走进的贵州省贵定县的一所国防教育特色学…
赓续红色血脉,再燃沙家浜精神
厚植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是沙家浜精神的出发点,也是青少年实现个人价值的出发点。古有民族英雄林则徐在国家危难之际发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感叹,现有周恩来总理年少时立下“为中华之…
“新章实践团”走进贵定中学,了解国防教育
8月15日,为更好的推广国防教育,了解学生是如何掌握国防教育,理解国防教育,并且让国防教育深入人心,我院“百年征程照初心,文化之旅铸新章”活动的新章实践团成员走进的贵州省贵定县的一所国防教育特色学…
“新章实践团”走进贵定中学,学习国防教育
8月15日,为更好的推广国防教育,了解学生是如何掌握国防教育,理解国防教育,并且让国防教育深入人心,我院“百年征程照初心,文化之旅铸新章”活动的新章实践团成员走进的贵州省贵定县的一所国防教育特色学…
“新章实践团”走进贵定中学,感受国防教育
8月15日,为更好的推广国防教育,了解学生是如何掌握国防教育,理解国防教育,并且让国防教育深入人心,我院“百年征程照初心,文化之旅铸新章”活动的新章实践团成员走进的贵州省贵定县的一所国防教育特色学…
走进乡村,跟着村书记寻红色足迹
7月17日,泰州学院学子走进美丽芦荡,来到新四军养伤处,跟随村书记的脚步,追忆红色足迹,聆听红色故事。新四军养伤处位于芦荡村黄桥宅基,房屋的主人叫孙大生。1939年10月,叶飞率领的“江抗”奉命西移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