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7月2日,经过一天的休整,安徽师范大学“情系桑梓 筑梦振兴”赴太湖田野文化调查的队员们分为两小组分别前往殷岭和蔡畈村进行实地调研。
翻看族谱:探寻宗族秘密
初至殷岭,我们便看到有不少宗祠,墓碑隐于田野之间,在村支书的带领下,我们见到了殷岭的乡贤代表—殷老先生,殷老先生带我们翻看了殷氏族谱,从老人的口中我们得知殷岭的宗族是因为战乱才从江西迁徙过来,在此地已经居住了几百年,虽然江西和太湖两地相距甚远,但宗族的血缘纽带不会因此割断,老人谈及宗祠修建时,不无自豪的说道连修建宗祠的木头都是从江西船运过来的,江西殷姓后人每年还会派子孙后代来此地祭拜。可惜几十年前修建的宗祠现已经破落不堪,由于资金问题迟迟得不到修缮,这也启示着我们偏远地区的文物保护势在必行,国家应该加大对这些地区资金的倾斜力度,让游子们不再无根所靠。

图为队员在翻阅族谱(安徽师范大学 秦浩杰 提供)
寻觅古迹:助力乡村振兴
蔡畈村,顾名思义,以蔡姓为主的村落,但是我们在前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这里的绝大数人都姓殷,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走访了蔡畈村的祠堂,翻阅历史书籍,大致推断出了这里人姓殷不姓蔡的原因:在明末清初之际,还居住在江西瓦屑坝的殷姓人由于遭受战乱之苦举家搬迁至蔡畈村,殷姓宗族繁衍不断壮大,而原本的土著民蔡姓宗族由于某种原因人口数量不断减少,在和殷老先生的访谈之后我们了解到现如今在蔡畈的蔡姓族人已经寥寥无几了,只是为了纪念蔡姓族人,村庄仍然沿袭旧称。在访谈结束后,殷老先生热情的邀请我们前去村史馆进行参观,在村史馆里我们见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腰鼓、铁犁等一系列的展览品,让我们对殷岭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图为殷岭旧祠堂(安徽师范大学 王瑾 提供)
一天的采访结束了,同学们在通过走访蔡畈和殷岭两个村后,收录了大量有价值的史料文书,为后期的田野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象牙塔里面的大学生,这是我们第一次走出书本,真正走进田野,我们坚信乡村振兴的种子已经埋下,同心筑梦的道路也越来越平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95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7月11日,为了了解恩施目前民族特色饮食的销售情况以及发展前景,土家行志愿服务队来到蒋氏土家菜进行深入采访考察。团队成员首先品尝了特色土家菜,如合渣、腊肉等,成员们赞不绝口。在……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7月9日,土家行志愿服务队赴恩施州博物馆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恩施地区古往今来的历史渊源和传统文化。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不仅切身体会到了恩施土著“巴人”的由来和恩施地区特色民族文……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7月26日,“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结束了支教旅程,我作为陪伴了这些小孩子两个星期的小老师,其实还挺有成就感的,能够让这些孩子拓展自己的知识,增强自己的素质,……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进行“暑期课堂”社会实践。身处外地,难免会有些不习惯这里的人和事。其实我还算好的,至少语言想通,沟通不算难事,但是和我一队的其他队……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7月22日,“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的支教旅程已过大半,回顾着我这几天以来的经历,不免觉得有些不真实,仿若过往云烟消散,但内心却有着真实的触动,经过这几天的支……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雁过无痕,岁月无声,看着支教生活中的小孩子们,蓦然回首曾经,我们或许也是这样无忧无虑的状态。如今的我们早已失去了这份童真,看着他们画笔下的纯粹世界,或是幼稚或是好笑,总归是……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7月18日,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开设绘画课。小朋友们有着自己的想法,在画画中我也看到了小孩子简单的关系。也许是因为一支画笔,也许是因为一张纸,也许是因为一句“……
“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7月1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开展第九天的支教活动,志愿者带领幼儿班的小朋友进行绘画课课程的安排。一听到画画,他们好不快活……
“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