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洞察传播塑造力,关注媒体促乡村 ——《世界媒体中的中国乡村》调研凝聚中石大青春力量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 作者:linda

在2023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由孔令涵、刘昕烨、王晶晶、周烔、周美辰、潘纪钊、植小芩7名同学组成的调研团队开展了《世界媒体中的中国乡村》调研项目,并且于2023年8月底完成了调研报告。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全球文明传播变得更加频繁和复杂。在这个背景下,作为英语专业的青年学生,他们在全球文明传播中具有重要的责任和作用。同时,调研直面国际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推动传播的平衡和多样性,促进文明之间的和谐与交流。调研目标是了解世界媒体对中国乡村的报道情况,包括报道的主题、内容、角度以及报道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等方面,以期评估和反思中国乡村形象在国际媒体中的呈现状况。调研方法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和内容分析的方式。首先,调研人员收集了涉及中国乡村的相关报刊、杂志、网络媒体等文献资料;然后,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分析,从中提取相关的报道内容和观点;最后,通过整理和总结,呈现出世界媒体中关于中国乡村的报道特点和趋势。此外,也可能采用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收集相关媒体从业者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和看法,以丰富调研结果。

调研紧扣中石大“弦歌不辍七十载,实践激扬青春志”的社会实践活动主题;发挥了英语专业学生“洞察传播塑造力,关注媒体促乡村”的实践技能,取得了丰硕成果。团队成员实用了微词云等调研工具,筛选了1000篇涉及中国乡村的国际媒体报道,开展定性及定量分析,汇总分析了世界媒体报道的信息源、报道内容、报道角度、热门词汇等内容。

调研结果显示,中国乡村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在生态环境治理、教育和医疗资源改善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乡村旅游和农产品销售等新业态的兴起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引发了广泛的国际关注。世界媒体对中国乡村的报道多以赞同和关注的角度进行,但也存在着片面性和不全面性的问题。为促进乡村发展,世界媒体在报道时应更加客观全面地呈现中国乡村的发展现状,同时也需要关注乡村中存在的问题,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倡导和支持。传统媒体报道往往只关注时事和政治,而忽略了普通人的故事。然而,正是这些普通人的努力和乡村的变革,推动了中国乡村的发展。我们鼓励世界媒体采访并报道一些乡村的成功创业者、教育工作者、艺术家等,通过他们的故事展示中国乡村的进步和希望。世界媒体报道中国乡村形象应该从多角度展示乡村的多样性,关注乡村的发展、文化以及人物故事。只有通过正面、客观和全面的报道,世界媒体才能改变中国乡村形象的偏见和刻板印象。

团队成员潘纪钊参与调研后感悟:“加强乡村形象宣传,吸引国内外投资者。我们对于世界媒体报道中中国乡村形象的偏见感到深深的不满。然而,我们也认识到改变这种偏见不仅需要世界媒体的努力,也需要中国自身做出积极的努力。我们建议加强乡村形象宣传,吸引国内外投资者来乡村发展。首先,我们认为中国政府可以通过宣传片、短视频等形式积极宣传乡村的美丽风景和丰富资源。这可以通过在国内外电视台、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同时,政府还可以组织国内外的媒体人参观乡村,让他们亲身体验乡村的变化和美丽,以便将这种正面形象传递给更多的人。我们认为中国乡村自身也应该加强形象管理,提高乡村的吸引力。我们认为需要通过加强乡村形象宣传、提供政策支持以及加强乡村自身形象管理等方面的努力,来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只有乡村真正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和全面繁荣,才能引起世界媒体的积极关注和报道。”

团队成员刘昕烨感悟:“展示中国乡村的独特魅力和潜力。参与调研世界媒体对中国乡村报道研究使我意识到,在报道乡村问题时需要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和呈现中国乡村的多个层面,关注其整体发展和多元化的特点。同时,还需要关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全球能源治理微专业课程为团队调研提供了重要工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给予调研指导。调研报告得到了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国际关系学院、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北京舞蹈学院等专家的好评,对于推动国际传播效果研究具有一定价值。调研成果还能够对中国乡村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通过对世界媒体对中国乡村报道的调研和分析,该社会实践小队得出结论:世界媒体对中国乡村的报道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媒体报道对中国乡村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建议媒体在报道中国乡村时注重真实性和客观性,平衡信息传播中的客观性和主观性,以提升媒体报道的传播效果和质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95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弘扬“两会”精神·牢记使命担当

弘扬“两会”精神·牢记使命担当——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情汇盛夏”2020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争做新时代进步青年,来自…… 青春飞扬·情汇盛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不负韶华只争朝夕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不负韶华只争朝夕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情汇盛夏”志愿服务队2020年暑期“三下乡”系列活动(四)“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 青春飞扬·情汇盛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尊贤敬老,扬风树德

尊贤敬老,扬风树德——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情汇盛夏”志愿服务暑期“三下乡”系列活动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自古中华民族便有尊老奉贤的传统。古人云:“老吾老,以…… 青春飞扬·情汇盛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送温暖,老人展笑颜

青春送温暖,老人展笑颜——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情汇盛夏”志愿服务队敬老院关爱老人活动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个人都会经历从幼小到老…… 青春飞扬·情汇盛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贯彻两会精神·团结人民力量

贯彻两会精神·团结人民力量——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情汇盛夏”2020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弘扬两会精神,传播民法典,重庆师范学校初等教育学院暑期“三下乡”的…… 青春飞扬·情汇盛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爱心送进颐养院志愿服务暖人心

爱心送进颐养院志愿服务暖人心——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情汇盛夏”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老有所养,老有所终。老年人已成为一个在社会上占有相当大比重的群体,他们的身…… 青春飞扬·情汇盛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爱在夏日情暖夕阳

爱在夏日情暖夕阳——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情汇盛夏”志愿者服务队暑假“三下乡”系列活动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昔日风华正茂的青年人终将成为白…… 青春飞扬·情汇盛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专心致志,行“成”于思

专心致志,行“成”于思——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暑期三下乡“青春飞扬•情汇盛夏”志愿服务队趣味成语课为了丰富小朋友们的课余生活,增长小朋友们对成语的认识和了解,提升日常…… 青春飞扬·情汇盛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学院走进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记者丁紫涵)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月13日下午,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扎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以检查促规范,以分享促提升”我院商务英语教研

为深入推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保证教学秩序良好运行。4月2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在406办公室开展期中教学质量检查…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2025年4月22日至23日,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

传媒技术学院开展“周末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六)

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社区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传递青春正能量,4月19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学生前往东昌府区柳…

最新发布

忆沂蒙精神,续红色血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沂蒙精神,是和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沂蒙革命纪念馆里,颇为引人注目的是一组名为《力量》的巨…
普及急救知识,助力消防救援
本网讯(通讯员郭睿康吴锦湘张越)为进一步提高消防官兵急救知识水平与临场应变能力,推进急救知识普及化,2023年7月8日下午15:00,湖北医药学院急救先锋暑期社会实践队去往竹山县消防救援大队开展急救知识培…
社会资本理论概述
一般认为,最早提出社会资本概念的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Bourdien),他把其定义为“实际或者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
用笔绘出赵棚
一日之计在于晨,伴随着阵阵微风,我们开始我们的墙绘,这一次的下乡活动,让我知道了这里乡下生活的美好。我感谢父母,学校,社会,为我创造了优越的生活条件,让我明白这个社会仍然需要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赴基层检察院参观实习,多元化助力反诈防骗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上升的势头有所遏制,但是它仍然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呈现出专业化、跨平台化等新特点。8月9日,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筑法之基,行稳致远”实践队成员前往江苏省盐城市响…
广州新华学院:辰海社会实践队暑期“三下乡”助力潮侨乡村振兴
广州新华学院:辰海社会实践队暑期“三下乡”助力潮侨乡村振兴作者邓智荣邓诗平隆都小镇承载着潮汕文化历史和华侨情怀,目前迎来了广州新华学院的实践队。今年7月上旬,名为“辰海”的社会实践队来到隆都,…
翻看族谱:探寻宗族秘密
2023年7月2日,经过一天的休整,安徽师范大学“情系桑梓筑梦振兴”赴太湖田野文化调查的队员们分为两小组分别前往殷岭和蔡畈村进行实地调研。翻看族谱:探寻宗族秘密初至殷岭,我们便看到有不少宗祠,墓碑隐于…
数字展新风,文化传底蕴
现阶段在这个碎片化主导的时代,人们更倾向于快餐式文化,人们很难静下心来去阅读一本古籍经典,深入书本去发掘文化精髓。所以,想要更好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以当代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去传播,做到…
安徽师范大学“情系桑梓 筑梦振兴”赴太湖田野文化调研团队预调研活动正式开展
6月29日,安徽师范大学“情系桑梓筑梦振兴”赴太湖田野文化调研团队预调研活动正式开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开展预调研活动是暑期社会实践必不可少的一环。6月28日晚,同学们在听取徐佳老师关于问卷调查的…
数字赋能传统文化,致力打造齐鲁名片
山东的文化资源丰厚,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近年来,从开发数字化应用及文创产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到立足中华审美风范,让优秀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