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硬科技赋能软表达,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XIran.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辟了新的空间和路径。把握好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产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数字化、网络化。促进产业链改造升级,推动文化产业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环境下实现高质量发展。“数”承古韵实践团为深入了解数字赋能传统文化形式,于2023年6月30日以古韵焕新,华彩传承———探寻数字赋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为主题前往博物馆等地实践。

调研背景

数智赋能文博展示、文化传承传播、文艺新业态发展等已经越来越广泛。比如,在文博展示领域,走进三星堆博物馆,观众可以佩戴上MR眼镜,置身古蜀奇幻场景之中,直接与文物对话;在文化传承传播领域,数字藏品把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以更年轻化的体验方式传递出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文娱领域,虚拟偶像陆续登场,日前伦敦举办的“史无前例”虚拟演唱会甚至把传奇乐队真人的“数字化身”投射到虚拟空间,通过互动式XR带给观众沉浸式体验。

调研准备

在实践调研中,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人们对传统文化数字化发展是喜闻乐见的。足不出户畅游各大展馆、遍览古迹文物,依托数字网络和融媒体技术,“网”聚书香、“云”游四方成为现实。云音乐会、云录制、云展览、云观影等云场景的大量涌现,让文化消费越来越多地从线下走到线上,扩大了文化产品的传播范围,形成全民消费的繁荣景象。随着经济社会开展和科技进步,文化产业数字化是大势所趋。

图为实践队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其琛 摄

调研过程

博物馆,一览数千年,于静默中诉说着沧桑与繁华。通过数智赋能让文物活起来,使珍贵而神秘的文物更加生动立体、活灵活现,吸引观众沉浸其中,更好地感受中华文明的无穷魅力。这已成为博物馆、文化馆等共同遵循。

具体来说,博物馆的数智化已经普遍实现了“云展览”,人工智能讲解、通过科技让文物开口说话等也逐渐流行起来。其实,数智化还体现在展览的场景构造、观众的沉浸式体现等各个方面。在近期举行的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数智人“李清照”、“换脸面捕”技术等走进观众视野。通过数智化技术,观众既能轻松生成属于自己的数智人,也能通过相关软件关联虚拟形象,这个形象既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明星或历史人物。数智化日新月异,博物馆也应当与时俱进。在实践期间,实践队积极参与通过博物馆的策展,进入文物所处的历史场域和世界,沉浸式对话文物,已经在部分博物馆实现。并且在当今时代下,更是有许多类似的例子,比如,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观众可以通过可穿戴全息设备,进入清末时期的《增广重庆地舆全图》,置身于清末时期的重庆街道、店铺、码头,以交互式参观来理解文物内涵。

图为实践队人员对于博物馆内承载文化的展物拍照记录。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溧烁 摄

实践体会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人们生活的意识形态也在不断发生改变,科技与传统的交融无处不在。科技所带来的变化无疑更受人欢迎。数字藏品把传统文化背后的内涵,以更年轻化的体验方式传递出来,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旅行业积极探索新商业模式,打开了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之间的通道,将实体产业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相互赋能,进一步提升了消费者的价值感与获得感。

数字赋能文化发展,数字藏品应运而生。数字藏品契合年轻人在数字空间的消费习惯与价值审美。他们正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数字艺术的结合,希望打破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刻板印象,以传统文化为骨架、以现代艺术为血肉、以数字艺术为传播方式,让传统文化与古代、现代以及未来碰撞,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数字赋能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数字文化为传统文化创作带来了颠覆性的挑战。但传统文化要在时代中焕发生机,就必须顺应时代和人民的需求,接受这个挑战。让新技术结合文化本质,让传承与创新同步,让经典文艺作品“活起来”,用数字保留和呈现传统,强化艺术的传播力,让传统文化拥有更广阔的未来。

图为实践队合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其琛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95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感谢您 献血者——巢院学子敢奉献

中国青年网合肥7月21日电,2024年7月12日至7月17日,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感谢您献血者”献血知识普及实践团在安徽环巢湖地区开展社会实践。血液是拯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物质,至今仍无法…… 刘坤 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查看全文 >>

血液连接心灵,爱心润泽乡间

中国青年网合肥7月22日电(通讯员金宇航、王诗颖)2024年7月12日至7月16日,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感谢您献血者”献血知识普及实践团在安徽环巢湖地区开展社会实践后返回家乡。此次社会…… 刘坤 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查看全文 >>

巢湖学院返家乡:献热血,献爱心

中国青年网合肥7月21日电(通讯员彭真)2024年7月12日至7月16日,一支由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在校大学生组成的“美丽中国实践团”在环巢湖区域结束后返家乡展开了一系列志愿服务公益活动…… 刘坤 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查看全文 >>

无偿献血传真情,助力生命暖人心

在这次三下乡的活动中,我们承担了宣传献血知识的重要任务。一开始,我对这项任务充满期待,同时也有些许忐忑。我期待能够为社区的朋友们带去一些他们可能缺乏的知识,也忐忑于自己是否…… 刘坤 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查看全文 >>

心连心,血融情——巢院学子返家乡

坚定、彻底、纯粹,是中国人不懈追求的至高境界。《易·乾》曰: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实践能力、丰富自身经历、提高公民对献血的认识…… 刘坤 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查看全文 >>

巢湖学院:献热血,献爱心

中国青年网合肥7月15日电,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的一群热血青年们,组成了一支特殊的实践团队——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赴环巢湖献血知识普及实践团队,旨在宣传“献出热血,奉献…… 刘坤 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查看全文 >>

环巢湖边的义举:数学与大数据学院学子开展献血知识普及与调研

中国青年网合肥7月16日电,7月上旬,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的一支志愿者团队来到环巢湖地区开展了为期五天的献血知识普及调研活动。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当地居民对于无偿献血的认…… 刘坤 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查看全文 >>

心连心,血融情

在2024年7月15日,巢湖学院的一群热血青年们,组成了一支特殊的实践团队——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赴环巢湖献血知识普及实践团队。他们走进了巢湖市凤凰山街道,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献…… 刘坤 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

4月2日,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在教学楼2-402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此次会议由翻译教研室主任王鑫主持,翻译教研室全体无课教…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赴新乡、焦作开展专升本招生宣传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专升本招生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专科毕业生报考,外国语学院招生宣传小组前往新乡学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焦…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最新发布

小河村探访,历史之旅更上层楼
乡村振兴局上午,我们来到太湖县村委会。在这里,我们与太湖县共青团团委书记李雯进行了一番交谈。余文艺、宋思雯两人分享了这几天在汤泉乡的所见所闻,在调研中遇见的趣事以及困难。副院长丁修真、指导老师…
乘数字之帆,传文化本色
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以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
“数”承古韵,我们在路上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需要我们继续学习传承下去。与此同时,当今社会也在飞速发展,数字化的出现无疑给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学习打开了新思路,创造了新条件。为了探…
数字促“双创”,古韵传万年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数字之风徐徐吹来,文化产业迎风生长。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不断渗透到文化产业各个方面,新时代文化产业数字化概念需要被重新定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
以数字化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数字技术的创新,打破了传统艺术的局限性,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新的发展,为更好地探索数字化赋…
城郊地区农文旅融合创新发展调查研究报告--以淄博市张店区为例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城镇化以及乡村振兴的发展,处于乡村与城市接轨边缘地区的城郊地区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城郊地区优缺并存的地缘条件下,农文旅融合发展逐渐成为城郊村主要的出路之一。位于张店…
薪火“乡”约盛夏
#FormatImgID_0#采访胡书记,掀起追溯殷氏宗族迁移发展的历史的序幕历史学院“情系桑梓筑梦振兴”赴太湖田野文化调研团队于7月5日展开了一天的深入调查工作。一大早,陈鹏飞老师与田田们首先来到了殷诗东爷爷的住…
以数字赋能文化,让传统再创新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数字技术的发展,既深刻改变着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格局,也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尤其在疫情的影响下,各领域数字化趋势明显加速。在文化领域,数…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追烯为民实践队第一次会议圆满落幕
为更好地深入基层、服务于社会,做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准备工作、合理规划实地调研路线,2023年7月1日晚,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追烯为民实践队举行第一次线上会议,实践队14名对员参加会议并展开激烈讨…
走近古韵滁州,弘扬亭城文化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优秀的文化可以丰富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