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短暂又漫长的二十天支教生活
£曹健恒(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205班)
在阳新县大桥完全小学支教的三周时间里,作为湖北师范大学物电学院小喇叭实践队的一员,我作为老师给学生传授知识,也从学生身上收获快乐;我以年级组长的身份安排任务,也作为实践队的一员配合队友完成任务;即使是支教结束的数十天里,我也仍时常梦到我在大桥完小的支教生活。曾经的我生活在城市中,生活在衣食无忧的世界里,这次支教与我以往的经历大相径庭,我在给完小的学生们带去知识的同时,这些孩子和环境又何尝没有锻炼我呢。希望这篇心得能够保存我这二十天最真实的经历,也希望它能让后来的读者能够身临其境,体验支教的乐趣与磨砺。
教育篇:读书若可穿云路,何愁天下无英豪
本次支教最重要的任务便是给学生们教授他们学习过和将要学的知识。正所谓学高为师,对于一群师范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教授小学的内容还是绰绰有余的。可能在教学经验上部分成员有所欠缺,但这次支教同样也是一个锻炼教育的机会。在实践部确认本次支教的成员后,队长张婷婷立即开始下发教学相关的任务。全体成员早在支教开始的前一周便准备好了教学所用的各种材料,在正式的教学开始后大家的教学也是有条不紊的进行。就我个人来说我负责教四年级的数学与科学课,顺便发展一下学生的兴趣爱好。我缺乏上大班的教学经验,这次支教很好地提升了我给数十个学生上课的能力。给小学生上课时,要讲得慢且细,一些知识对于他们来说过于复杂,这时候就应该多提问学生,及时把他们不懂的地方搞清楚;也要安排好时间进行随堂测试,发现统一存在的问题并指正。大班教学与一对一辅导不同,老师不可能很好地注意到每一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因此有必要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敢于发问或是上台回答,学生的问题与答案是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老师去发现学生在学习上的错误,从而对症下药。
团队篇:款款挥来捶作片,团团结就宝珠圆
包括支教在内的大型活动离不开一个团队的默契合作。然而一个团队并不能够刚组建就有很好的配合,默契是朝夕相处中培养出来的。十六个互不相识的人走到一起,配合上也难免生疏。好在大家都是两位部长选出来的人,在三天内迅速熟悉了彼此,并严格按照组长和张部的安排来进行各项活动。中午饭点各年级整队排队吃饭,下午放学老师们轮流接送一二年级的学生回家,傍晚饭后准时到办公室开会……从最初的生疏到后来办公流程的轻车熟路,离不开这个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增长与优秀配合,也让我们成功仅靠我们自己在最后的最后举办了一场完美的支教文艺汇演。不得不说光是把有能力的人放在一起还不够,必须培养他们之间的默契与配合,才能提高整体的办事效率。俗话说一把筷子折不断,在支教前张部就把我们分为教学组,后勤组,安全组和宣传组,每个人都有自己专门负责的部分,这样才使得我们整个支教过程顺利进行完毕。作为宣传组的组长,我也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布置任务,组员都很配合我的工作。总的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完美的团队协作,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生活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支教面试之时我们便被告知支教的生活环境会异常艰苦,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没有床提供睡觉的地方我们就带上床铺席地而坐;仅仅只有一个热水器,我们便提前商量好每天洗澡的顺序;没有教学设备我们就自己带着笔记本和U盘;阿姨有事周六日不能给我们做饭,我们就自己购买食材分工合作包饺子……在这里生活的二十天显然不像在学校在家里活着容易,但是我们能够克服环境上的种种困难,适应这里艰苦的环境自然也只是时间问题。在拨开重重迷雾后也终于见得一线光亮,我们半夜起床爬山去欣赏日出;随手拍下火烧云的晚霞留作纪念;收获孩子们真情实意为老师制作的各式折纸;在闷热的傍晚切一个大西瓜犒劳大家……的确,支教的环境称得上艰苦,乡村环境仍然有待改善。然而,我们也在这之中捕获到种种细小但美好的事物,一次实验,一张照片,一场闲聊,一顿美食……它们是我们苦中作乐的产物,是支撑我们继续下去的动力。如今仍在怀念那短暂而漫长的时光。
我们带给孩子语数英的知识,拓宽物理化的视野,营造了一个趣味暑假。学校和孩子们教会我们做老师要认真负责,对生活需知难而上,换环境应随机应变,进团队得配合协作,造就了更优秀的老师。希望这样的关系能够永远延续下去,每个孩子和老师的路应该是互相交叉的,在提升对方的同时也提升自己,尽管交叉的路程在人生这条路上微不足道,我仍然怀着热烈的期待,期待明天的我们都因此而变得更充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98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