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社会实践感悟:以萤火之光,振乡村之兴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魏雪 赵子元)无畏困难,负重前行。七月份正值天气炎热干燥,夕阳西下时,天空中出现了许多云霞。时而红,时而淡蓝中夹杂着紫色;时而又在红色中有着蓝金两色,太阳已经完全下沉,是白云,是蓝天,是晚霞,向我们诉说,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故事即将结束。2023年7月4日至7月11日,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萤火探兴,青春筑梦”实践团赴袁桥村、海河湾村、金东村、杨林村、安沟村、孙桥村等红色村庄进行为期七天社会调研活动,实践团借此深入探寻基层红色文化,挖掘乡村历史文化底蕴。回望我们走过的道路,有阳光也有风雨,有芳草也有荆棘,快乐与忧伤交织,幸福与痛苦携手。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厚植其根
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它真正到来之前就开始影响着我们的心情,既期待又激动。幸运的是,在这为期七天的社会调研活动,我们经历很多,团结、互助、爱心和友谊正是此次活动收获之处。绿水、红花、游鱼、野鸭,使我们心旷神怡,对农村的生活感到欢乐。
图为实践团参加学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后合照。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靳邓淼 摄
依然记得活动伊始,指导老师召集队伍,紧急前往文综楼会议室,为实践团成员介绍“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基本情况,确定并安排任务。随后,成员们头脑风暴,最终确定“萤火探兴,青春筑梦”的队名,力争“寻红·探古·筑乡”以红色底蕴托起乡村振兴“新富美”。在讨论的过程中,成员们相互熟知,相互补充为团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了解决团队问题,队员之间积极沟通,顺利地解决了最困难的前期工作,这也让我们清楚意识到了沟通的重要性,一个集体只有成员之间积极沟通,才能发挥出整个集体的力量。叔本华曾说,“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孙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当然,从活动开始时的难以进行,到最终的顺利完成都离不开整个团队的支持与努力。
强壮其枝
纸上得到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萤火探兴,青春筑梦”实践团成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基层,于2023年7月4日上午,在这个窗外蝉鸣季节,前往登封市大金店镇,正式踏入“三下乡”的实践旅程。实践团依次前往登封市大金店镇袁桥村、海河湾村、金东村、三王庄村、崔坪村以及徐庄镇杨林村、安沟村,顶着炎热,奔走于乡村的大街小巷,日行万步,用自己的双腿走出了青春的模样,走出了大学生的风采。
实践团在崔坪村村支书助理崔轩的带领下,进入当地居民家中,与当地居民分享基本的应急包扎知识,例如如何处理创伤和伤口,如何正确包扎和固定伤处等。看到居民们对这些知识的渴望和认真学习的态度,他们认真地观看示范,并积极互动,这让我们感到非常欣喜和感动。随后,我们组织一次实际操作活动,让居民们亲自动手进行包扎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他们积极投入,不断尝试和改进。求学多年的我们,在此刻亲切地体会到老师们传授知识后得到有效反馈的心情和艰辛。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崔坪村村民应急包扎知识,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宋梓源 摄
质朴的民风让我们感受到真实的亲近与温暖,团队之间的合作让我们明白什么叫做团结就是力量,实践中的点点滴滴流在心间让我们受益匪浅。镇政府乡村振兴办主任耿少琼和崔坪村村支书助理崔轩为实践团介绍当地特色产业“好问山居”民宿发展情况,旨在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在与两位前辈的交流过程中,实践团也为其发展建言献策,倍感荣幸。具有独特魅力的特色产业民宿让实践团成员们感到惊讶和欣喜,提供了一种与城市生活截然不同的体验。在居民讲解传统手工艺品时,实践团看到了他们的热情和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感受到当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居民的热情。
图为崔坪村书记助理带领实践团参观当地民宿“好问山居”发展现状。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尚永辉 摄
七月火云散,蝉声鸣树梢。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农民是城市生活的供给者,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和付出,城市的生活将变得困难。在与袁桥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时,我们看到他们对这次活动的支持和参与度非常高。他们都很愿意分享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积极回答问题。作为一个社会参与者,应该积极倾听和关注居民的声音,并将其反馈纳入决策过程中,以此推动社会的发展。实践团倍感幸运地体会到居民的参与度和期待。
图为实践团成员对登封市袁桥村村民进行问卷调查,村民积极配合。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秦淑雅 摄
繁茂其叶
回顾七月初,此次活动是一次双赢的活动。活动中我们收获很多,对社会的认识进一步加深。活动进展顺利,与各方面的融洽合作分不开。实践团成员热情工作,团结合作,为这次活动奠定了基础,队长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决策能力及队员的配合与积极努力都是活动的顺利进行保障。虽然活动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我们并没有止步于此,反而从中学到很多,增长阅历和经验,为此次活大学上了圆满的句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代大学生本该如此,此次活动的结束正意味着我们为乡村振兴奋斗的开始,窗外有风景,笔下有前途;低头是题海,抬头是未来。二十岁的我们,未来可期!我们的光亮虽然微小,但我们希望能够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驻三王庄村第一书记张金永协当地瓜果种植业负责人为实践团介绍当地种植业发展现状与困境。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张柏彪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71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