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建学子在行动:学习红色思想,书写青春华章

来源: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 作者:孙浩

红色文化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伟大品质,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砥砺前行。为宣传红色精神,响应国家号召,7月17日至7月25日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探访百年红色精神,讲好百篇红色故事”社会实践团队在山东省淄博市开展的为期7天的三下乡实践活动。

经历了近一周的社会实践,我感悟颇多,参观了很多历史遗址,每走过一个遗迹,走过一个展台,身边有时会出现旅游团的讲解,历史的一幕幕也都出现在了我的脑海里。感受着革命先辈的英勇,内心也随之激荡!这次实践给了我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更给了我一个主动去了解历史的机会。

第一站我们来到孙广瑞同志的家中,孙老讲述了十三军第三十七师一百一十一团一营一连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上甘岭战役的过往历史,并热情的向实践队员队员们展示了在抗美援朝战争的照片。孙老印象最深刻也是第一次参加的战争是解放南昌的战斗,孙老第一次上战场也是害怕的,并不了解当时的情况,当时,并肩作战的老战士被敌人的炮弹炸掉胳膊却死守战场:“我还没有完成任务,我是一个党员,我不能下去……”老战士不怕牺牲的精神深深激励着孙老。据孙老讲述,在上甘岭战役中英雄众多 ,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杨根思,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孙占元,中国人民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易才学等。

图为实践队员与孙老的合照。 闫晴 摄

第二站我们来到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当实践团队刚刚进入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广场时,便在广场南面看到了纪念英烈事迹的纪念壁。纪念壁正面上额,是徐向前元帅题写的“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烈士永垂不朽”,两边是迟浩田上将题写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壁心是黑铁山起义英烈谱;实践团队走出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看到了在黑铁山上矗立着的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碑文高度赞扬了黑铁山起义部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转战南北、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英雄业绩。实践队员们聆听着讲解员的介绍,了解了在那个时期,英雄们选择了一条危机四伏的道路,队员们对于英雄的崇敬之心溢于言表。

图为讲解员讲述黑铁山英雄事迹。 姚道乐 摄

第三站我们来到焦裕禄纪念馆在参观焦裕禄纪念馆的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这位伟大的共产党员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一生。焦裕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这位伟大共产党员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焦裕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1962年,焦裕禄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在这里,他展现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焦裕禄深入群众,关心民生,与百姓同甘共苦。面对兰考县严重的自然灾害,他带领全县人民艰苦奋斗,克服困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第四站我们来到吴文宪同志的家中,吴老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在抗美援朝中所经历的战斗故事、生存环境、部队趣事和印象深刻的战友以及参军经历等革命事迹,并详细为我们说明了抗美援朝战争作为立体化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如何克服艰难险阻,打败美军不可战胜神话的原因,还为我们详细讲述了他参与解放西藏战争中遇到的困难,在讲述过程中吴老还着重向同学们强调了党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的重要作用,并一一为实践队员解释其中内涵和实际运用,最后吴老告诫实我们,一定要听党话,跟党走,要肯吃苦,肯用功,坚持党的”三大法宝”,努力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这次的实践学习,团队成员们对中国红色精神有了更深刻地了解,也对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也有了清晰地认识,深感和平的来之不易。作为和平年代的我们,要时时缅怀先烈,我们要继承革命先辈遗志,永远坚定党的信念,时刻怀揣革命先烈对真理得追求,对人类苦难得同情及对共产主义伟大事业得坚定信念,对生活得热情,对人民得感情。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努力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将会牢记历史,将革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奋斗,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46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奋进新时代,再创新高度—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黄燕梅 黄泽汉 梁 桂林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海上之魂
1864年春,台山卫然跟着父亲卫悠在田里播种着今年的第一季稻苗,秧快插完时,卫然挺直腰,仰起头环顾了这一块自祖上北宋年间传下来的地,看着田里整齐划一的秧苗,卫然不禁遐想到今年夏天时候,一串串饱满的…
西南石油大学2023年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
7月4日,今天已经是这次活动的倒数第二天了。这一段短暂而又快乐的旅途即将结束,我们在这里收获了很多。7月4日上午,电气信息学院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暑期实践队成员10名志愿者来到成都市新都区众志公益服…
未曾实现的梦想
即便已经是上午九点钟,船舱里依旧是昏昏暗暗,让人无法分清昼夜,里面又闷又热,各种气味交杂在一起,让人闻了感到恶心。呼噜声随着船体的摇动此起彼伏,“猪仔”们一个个堆在一起,根本没有可以下脚的地方…
谈淄博,往淄博,感淄博
2023年7月30日-8月1日,在“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建功新时代”的号召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琉淄之星”实践队赴山东省淄博市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淄博文化遗存浩繁,独具地域特色,拥有历史…
长安大学赴河北高邑”亲身走进社区环境,深入了解分类情况“
本图集为长安大学走进高邑县府源小区居委会,通过与相关负责人交流以及走进社区环境,深入了解社区的垃圾分类情况…
南繁精神,庇护一方!浙农林大实践团赴嘉兴农科院交流学习
8月8日,浙江农林大学“厚植生态底色,推动绿色发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院,就大田害虫展开了学习交流活动。图为团队合照嘉兴市农业科学院三位老师就嘉兴市各个区、县的绿色防…
淄博实践之旅
2023年7月30日-8月1日,在“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建功新时代”的号召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琉淄之星”实践队赴山东省淄博市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本次调研着眼于淄博爆火的流量背景,助力淄…
塔里木大学胡杨学子:弘扬胡杨精神 筑梦爱心假期心得感悟
为帮助改变边疆教育资源与内地相比较落后的现状,新疆阿拉尔市塔里木大学“弘扬胡杨精神,筑梦爱心假期”志愿服务团从2023年7月3日开始,到2023年7月9日结束,历时七天,每天坚持到三五九小区志愿服务站辅导小朋…
安徽学子三下乡:克服艰难险阻,助力乡村振兴
初到王截流乡支教确实可能会面临一些条件艰苦的挑战,包括住宿环境和晚上蚊子问题。以下是我对这些情况的回应:1.住宿环境:在乡村地区,住宿条件可能相对简陋。可能会有一些基本设施的欠缺,比如洗浴设施不…
“樟林古港”参观记
作为一个潮汕人,聊起“华人华侨”相关话题,应该自然而然地便会想到“红头船”。流行歌曲《红头船》歌词中写到“起航,去到整个世界发光,起风,带着赤子之心远渡重洋”,红头船是粤东地区华侨华人远渡重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