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淄博实践之旅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作者:王俊杰 戴梓豪 顾

2023年7月30日-8月1日,在“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建功新时代”的号召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琉淄之星”实践队赴山东省淄博市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本次调研着眼于淄博爆火的流量背景,助力淄博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3510”的发展目标和“强富美优”的城市愿景。

淄博文化遗存浩繁,独具地域特色,拥有历史悠久的博山陶瓷与琉璃。改革开放以来,淄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谱写了令人瞩目的新辉煌,基本实现了老工业城市转型,产业加速向中高端迈进,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伴随着淄博烧烤的爆火,淄博再一次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

实践队先后走访了八大局便民市场、淄博市博物馆以及中华琉璃文化创意园、博山陶瓷琉璃大观园市场和博山陶瓷琉璃艺术中心等地,对其中的商家和游客展开全面地了解与采访。队员们采取采访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累计采访了20家有代表性的陶瓷、琉璃商家,50名游客,其中包括20名淄博本地游客与30名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采访结果显示:仅有3家店铺开设了线上销售渠道,其余商家则表示:开网店不仅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是否能够得到回报也是一个未知的问题。30名外地游客中,有21名游客通过抖音、微博、小红书等网络平台了解到淄博,占70%;有7名游客通过朋友推荐来到淄博,占23.33%,剩下的2名游客则是由于出差等其他原因来到淄博旅游,占6.67%。

淄博烧烤“火”出圈,最美人间烟火气

淄博烧烤的爆火并非是一夜之间,而是借助网络媒体平台逐渐火了起来。针对淄博烧烤这一话题,实践队员们走访烧烤店家并采访来淄博旅游的游客,与当地居民深入交流,对淄博爆火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调研采访。队员们采访到的第一位游客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16级经管学院的校友。采访过程中,他向队员们推荐道:“淄博是一个很值得来玩的地方,不仅有大家熟悉的烧烤,还有琉璃博物馆也很值得大家去参观。”为提高采访效率,实践队员们决定后续的调研工作采取兵分两路的方式,明确分工,继续进行实地调研。实践队员们在问到淄博爆火前后客流量的变化时,不少商家反映,疫情期间自己的生意并不好,疫情结束后才逐渐恢复,直到淄博烧烤爆火后客流量达到顶峰,在之后略有下降。“淄博的烧烤很好吃,价格实惠,服务也很好,但希望商家注意烧烤店中由于人员过多造成的安全隐患,并从客人到店、点餐、结账,形成一套完整的流程。”采访的一位游客说到,这也向实践队员反映了除了价格便宜、服务热情的优势外,商家还应形成一套更为完善的体系,让游客拥有更好的体验。

以画扇结缘,迎四方来客

“来淄赶烤”已经成为淄博的一大特色,但当实践队员真正来到淄博才发现,原来淄博的特色不仅仅是烧烤。淄博一直是中国北方书画的重镇,坊间也一直流传着“中国书画看山东,山东书画看淄博”的说法。位于淄博八大局便民市场南门的书画一条街成为了许多游客前来打卡的地方。实践队员们分成两个小队,化身游客前往不同的摊位参观。不难看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或俯身欣赏画作,或与画家交流心得。实践队员们还采访了许多摊主,得知这条街上已经入驻了约162位书画大家。实践队员们针对“最受游客喜爱的的产品”这一问题,对来来往往的游客展开采访。采访结果显示,最受游客喜爱的要数团扇和折扇。实践队员们了解到一般扇子上的画往往需要花费半小时左右完成,小巧又精致,一扇在手,结“扇”缘,留淄情。通过采访,队员们还得知淄博市政府邀请“退休老干部书画研究会”入驻书画市场,吸引外地游客,为淄博增添流量。这样既可以满足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需求,又能推动经济发展,同时宣传淄博文化,一举三得。实践过程中,队员们有幸采访到了蒲松龄十一世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聊斋俚曲传承人蒲海啸,并针对淄博文创产品的相关话题展开探讨,最后一起合影留念。蒲海啸在现场为实践队展示了聊斋俚曲的唱法,让队员们感受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蒲海啸指出:“淄博要想发展,那么淄博烧烤不能作为淄博市单一的流量密码,在文化、历史、创新创业等方面也要出彩,通过书法绘画、聊斋俚曲,可以让游客更好地感受到淄博市的文化底蕴。”

博山琉璃之美,中华璀璨之光

进入淄博的琉璃世界,实践队员们徜徉在中华琉璃文化创意园、博山琉璃大观园市场以及博山陶瓷琉璃艺术中心,尽赏琉璃之美。实践队员们针对淄博琉璃产业的发展情况,采访当地的工匠与商家,并见证了琉璃的制作过程,对淄博琉璃产业的发展做了深入的了解。实践队员还有幸亲手参与了陶瓷的制作,感受到了艺术创作的魅力。通过参观走访,实践队员们得知淄博的琉璃艺术家们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在积极寻求改变,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激活淄博琉璃产业的潜在活力。实践过程中,一位工作人员向实践队员们说到:“得益于淄博烧烤的爆火,琉璃产业园客流量有明显的上升,但是琉璃产品很难出圈,整体的销量并没有明显地提高。”这也从侧面证实了寻找琉璃产业发展突破点,打造琉璃现象级名片的重要性。

欣赏淄博古历史,探寻发展新模式

恰逢“荷乡廉韵、清风有痕”宝应馆藏廉政主题文物展,实践队员们最后一站来到了淄博市博物馆。淄博市博物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29000余件(套),其中珍贵文物约700余件(套)。馆藏文物中以西汉齐王墓和战国商王墓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金银器最具代表性。实践队员们实地调研了淄博市博物馆的展厅和馆藏文物,听导游讲解文物背后的历史。实践队员们还采访了参观的游客,对游客们关于淄博历史的了解情况作了调研。作为齐文化的发源地,古代淄博悠久而灿烂,淄博的历史厚重而辉煌。

通过社会调研,实践队员们不仅感受到了淄博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见证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充满生机的陶瓷、琉璃产业为淄博注入了新的活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参观和体验。正所谓“机遇与挑战并行”,实践队员们也认识到要学会借助淄博烧烤的流量密码,把握这一东风,将淄博由“单项式”转变为“多项式”,通过新的发展模式,不断改善商品质量、优化服务,使淄博其它产业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只有打造多张城市名片,才能让淄博不断出彩,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46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奋进新时代,再创新高度—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黄燕梅 黄泽汉 梁 桂林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谈淄博,往淄博,感淄博
2023年7月30日-8月1日,在“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建功新时代”的号召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琉淄之星”实践队赴山东省淄博市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淄博文化遗存浩繁,独具地域特色,拥有历史…
山建学子在行动:学习红色思想,书写青春华章
红色文化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伟大品质,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砥砺前行。为宣传红色精神,响应国家号召,7月17日至7月25日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
长安大学赴河北高邑”亲身走进社区环境,深入了解分类情况“
本图集为长安大学走进高邑县府源小区居委会,通过与相关负责人交流以及走进社区环境,深入了解社区的垃圾分类情况…
南繁精神,庇护一方!浙农林大实践团赴嘉兴农科院交流学习
8月8日,浙江农林大学“厚植生态底色,推动绿色发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院,就大田害虫展开了学习交流活动。图为团队合照嘉兴市农业科学院三位老师就嘉兴市各个区、县的绿色防…
塔里木大学胡杨学子:弘扬胡杨精神 筑梦爱心假期心得感悟
为帮助改变边疆教育资源与内地相比较落后的现状,新疆阿拉尔市塔里木大学“弘扬胡杨精神,筑梦爱心假期”志愿服务团从2023年7月3日开始,到2023年7月9日结束,历时七天,每天坚持到三五九小区志愿服务站辅导小朋…
安徽学子三下乡:克服艰难险阻,助力乡村振兴
初到王截流乡支教确实可能会面临一些条件艰苦的挑战,包括住宿环境和晚上蚊子问题。以下是我对这些情况的回应:1.住宿环境:在乡村地区,住宿条件可能相对简陋。可能会有一些基本设施的欠缺,比如洗浴设施不…
“樟林古港”参观记
作为一个潮汕人,聊起“华人华侨”相关话题,应该自然而然地便会想到“红头船”。流行歌曲《红头船》歌词中写到“起航,去到整个世界发光,起风,带着赤子之心远渡重洋”,红头船是粤东地区华侨华人远渡重洋…
支教老师开设体育课,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7月25日,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满天星”支教团队在梁公铺完全小村开设了体育课,为学生提供了全面发展和身体健康的机会。这项举措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体育精神,促进健康成长。篮球和乒乓球作为全球…
“乡村振兴桥头堡,谱写发展新蓝图”安理学子走进中国挂面之乡
汇聚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7月6日至8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校级理论普及宣讲团队来到安徽省肥东县桥头集镇,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访谈交流,现状调研,学习体验,让志愿者们在实践…
安徽学子三下乡:帮扶乡村振兴
在支教王截流乡的过程中,我对乡村振兴工作有了深刻的感受,并且尽力帮助书记村委完成这项工作。以下是我对此的感触:1.意识到振兴的重要性:通过亲身参与支教工作,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