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7月6日至8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校级理论普及宣讲团队来到安徽省肥东县桥头集镇,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访谈交流,现状调研,学习体验,让志愿者们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社会服务、调查研究、问题思考和社会责任意识,在“行走的课堂”中锻炼成长,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走近百年非遗传承,焕发乡村振兴活力
转化非遗经济价值,助力产业振兴。实践团成员前往肥东县竹塘社区,采访手工挂面非遗传承人,调研手工挂面的传承技艺和手工挂面的市场需求。竹塘挂面传承负责人朱婷婷为志愿者们讲解了依托首届中国挂面主题文化节取得的一系列乡村振兴成果。她说道:利用“互联网+农户”模式,将挂面“自产自销”的散户经营打造成手工挂面统一制作、销售一体化产业链,严格品质标准,利用线上线下互补销售渠道让竹塘挂面不愁销量。竹塘社区采取一系列举措取得的成果,成功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让农村儿童的成长有了父母的陪伴,同时帮助周边乡村100余名村民实现增收致富。在采访中,志愿者们被手工挂面非遗传人们的执着和坚守所感动,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兢兢业业,只为给更多的人提供优质、绿色的竹塘挂面,也被切切实实为老百姓谋发展的基层工作者所感动,他们携手非遗传承者们创新挂面制作工艺,开拓网络、线下多种销售渠道,为传统工艺的继承与发展找到了新路子。志愿者们将挂面非遗素材制作传视频和宣传手册在抖音、微信、微博等平台和线下等多渠道进行宣传,不断提升非遗产品的影响力,助力乡村振兴。
采访竹塘挂面传承负责人
竹塘挂面制作现场
增强农业科技供给力,共筑乡村振兴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实践团成员前往桥头集镇的太空农场,了解农村科技现代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参观了太空农场中的鸟巢植物工厂温室、土楼科普体验温室、雾耕种植大棚等区域,了解产业园大棚内苗床式栽培和气雾栽培技术。项目负责人对太空农场的发展历程、运营模式以及经济收益都做了介绍,特别是科技创新为农业农村的发展赋予了新的活力和机遇,乡村振兴也在科技引领下,向着更加系统化、产业化发展,也欢迎有志青年能够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
参观学习后,实践团成员以问卷调查的形式,随机采访游客和当地居民,调研当下“三农”问题现状、老百姓希望未来农业发展趋势、现代农业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乡村振兴取得的成果等,将参观学习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真正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学习新兴农业技术
实地调研(摄影:徐丽敏 吴倩 朱婷婷)
守护红色历史文化,打造红色旅游新阵地
立足文旅特色,赓续红色基因。实践团成员来到黄张村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宣讲活动,为老百姓宣讲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让理论宣传深入百姓中去,让老百姓了解未来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宣讲结束后,实践团队员们先后参观双山阻击战的遗址小葛碉堡和黄张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纪念馆中普及团成员热情地给参观的游客们讲述双山阻击战的背后的红色历史故事。团队成员通过现场视频拍摄和文史资料收集方式收集黄张村红色文化旅游宣传视频制作素材,为当地的红色旅游提供新路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46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