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是满天星实践队在阳新县梁公铺完全小学开展支教活动的第12天,支教生活也逐渐接近尾声。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数学课上,赵老师以小红旗和几何图形的方式向学生们介绍了分数的构成,以及如何比较大小,化抽象的数学知识为具体的模型,以达到深入浅出的目的,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分数,运用分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音乐课上,老师向学生介绍了do ri mi fa等音符的唱名,并以钢琴���键盘为主介绍不同音名的区别及相应位置,和学生们一起探究音乐背后的奥秘。知识的传入打开了认知的大门,同学们不再满足于听音乐时的主观感受,而是深挖音符的跳跃与组成,慢慢从一名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
静心写字,以字养心。书法课上,王老师着重强调了楷书的结构。从主次介绍到布白,带领学生一点一点感受书法艺术之美。为了防止学生“学了就忘”的情况发生,王老师特意强调要学用结合,练写合一,把学过的字用在平时的写作中,在实践中一遍遍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久而不忘。
风曳扶桑,醉揽流光,阴阴夏木的光景将随流水一般逝去,但洗练过的记忆会变得更加澄澈透明。那些彩色卡纸做得小宫灯摇曳的梦,那些四四方方白纸上黑墨渲染的清秀字迹,那一封封信上用彩色笔绘出的爱心,在支教队员看来,都是最珍贵的回忆。
从初上讲堂的慌张,到声情并茂的授课,从遇到问题时的束手无策,到游刃有余地化解干戈,支教队员与学生一同在成长。每一个孩子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心灵生态,这考验着支教老师因材施教的能力。每一节课都会出现新的意外的状况,这考验着老师随机应变的能力,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支教老师身上得到了生动的诠释。
著名台湾作家三毛曾经说过“教育如春风化雨,谁又是春风?谁又是雨?”,我以为我们在影响着你们,实际上你们在影响我们!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38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今天是7月27日,也是我们在徐闻的第17天,在得到民宿老板娘的同意后,我们准备借用民宿的厨房,自己来做一顿海鲜大餐。我们一行人坐电动车来到了徐闻当地镇上的一个小市场,随说小,但却“……
“南极”社会实践 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查看全文 >>
26日,南极村在未来民生方面,首先从经济方面着手,国家要以发展经济为民生之根本,坚信只有经济发展起来了,民众才能得到最根本的民生保障,有了物质基础,老百姓的购买力增强,这是的百……
“南极”社会实践 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查看全文 >>
也许是当前社会的步伐越来越快,钢筋铁骨阻隔了人的温情传递,才让我们忘记了我们曾经的初心与使命担当,选择了独自绽放生命。我也曾幻想有没有人给我雪中送炭,“饿中送饭”,但现实总……
“南极”社会实践 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查看全文 >>
7月25日,队伍稍作修整,撰写《红色文化在青少年教育中的现状和相关问题的研究》调研总结书。目的正是为了搭建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平台,让青年学生在公众号上抒发爱国热情,进一步提高民族……
“南极”社会实践 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查看全文 >>
7月,队伍选题通过对徐闻南极村及粤西地区红色研学在青少年教育中的现状和相关问题的研究,探讨全方位红色文化教育的引领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多元化发展模式,使红色文化教育走进民众……
“南极”社会实践 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查看全文 >>
7月,队伍调研发现,南极村作为徐闻的第一党支部,在革命史上有首创地位,有专门的讲解员对伟人事迹和革命历史进行讲解,存有大量革命史料佐证历史真实性,配备视讯会议场所供大家讨论学……
“南极”社会实践 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查看全文 >>
7月24日,队伍发现村民们大多数对于南极村的党史有比较明确的了解,外来游客对南极村的虽然不太了解,但是他们对南极村的党史有浓厚的兴趣。南极村的村民们在采访中发现他们十分乐于分享……
“南极”社会实践 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查看全文 >>
7月24日,本队伍于南极村及其周边海域开问卷调查活动。堪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作战解放海南启渡点的这片海域,是党用生命和热血守护的一片净海。这里也吸引着许许多多的游客,尤其在这建……
“南极”社会实践 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