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师范大学数计学院赴重庆暑期社会实践团:放飞梦想,与希望同行

来源:大学生网报 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刘睿冰

大山间的朗读

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力量还不能让孩子们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题记

以上是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

颁奖词中的徐本禹是一个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的普通学生,他放弃公费就读研究生的资格,本应由更好的前程,但是他却选择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年幼的我还不能理解这意味着什么,而今看来,我却由最初的不解转变为由衷的敬佩……怀着年少时期对教师职业的憧憬,我报考了安徽师范大学,成为一名真正的师范生。

青春须为早,岂能长少年

2017年6月,安徽师范大学正式部署了“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相关工作。我们深知,作为青年大学生,要积极响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央、团中央和安徽师范大学校团委关于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部署,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因此,我们立足师范专业优势,在全校范围内,招募组建了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向日葵零壹课堂”主题赴重庆“课程融合”社会实践团队,7所学院的18名学生于2017年7月26日早晨,我们怀着满腔热情正式奔赴重庆……


知识做帆,理想起航

2017年7月27日凌晨,经过二十多个小时火车的颠簸,我们一行18人终于到达重庆市。尽管舟车劳顿,我们稍作休息后,继续朝着支教目的地——重庆市长征学校出发!

昨夜的雨水润泽大地的印记依然还在,空气中还弥漫着青草和泥土的芬芳,走在乡间小道上,感受着自然的清新。整整三个小时的路程虽然遥远却不觉劳累。看着沿途连绵的群山,耳畔回响起一阵阵稚嫩清脆的朗读声。我们不禁感慨,这里的孩子也是每天都要从这条道路上走过。在这样的郊区,交通、通讯等都不像市区那样发达,孩子们也很难拥有优质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条件。我们来到这里,只愿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引领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尽管小学毕业考试已经结束,但孩子们依然没有停下学习的步伐。为了正式开学时能很快适应初中的课程,学校开设了小升初的衔接班。而我们的到来也让他们由最初的胆怯陌生感到一丝丝好奇。

由于学校地处大山之间,孩子们很少下山接触外面的世界,普通话中夹杂着很多当地的地方口音,于是实践团队的队员们耐心地教授孩子们正确的拼音念法。我们看着孩子们明亮清澈的眼睛,欢呼雀跃的模样,而洪亮的读书声在大山间回响……这一幕幕无不让我们为之动容。之后,由于教室缺少教具,教授数学等科目的队员们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并结合学生们现有的知识,达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同学们非常配合我们的教学工作,踊跃发言,和我们面对面的交流。我们的互动,既让学生们学会了适当的学习方法,又让我们了解了学生们思考的成果。

我们所能教的知识虽然有限,但希望我们传授的方法能让孩子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受用。由于这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到大学生群体的支教团队,所以他们对于我们的到来充满了好奇和兴奋,清澈的眼眸中透露着对知识的渴望,同时将我们的支教活动掀起来一次又一次高潮。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中午时分,两名老师邀请我们一起吃午餐。教师的工作餐为两菜一汤,并且只有极少的荤菜。对于我们这些住在市区的学生们来说,这样的伙食着实算不得丰盛,然而这里教师的工作餐顿顿如此!在与老师们的交流中,我们得知,他们本可以选择更好的学校,但他们来到了这里,就再也离不开了。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生活上的陪伴者。他们是真真正正的教育工程师,将所有的心血都放在孩子们的身上。也许,“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对他们最好的诠释。这时的我,又想起那位在贫瘠土地上的播种者——徐本禹,在如此艰苦的外界条件下,是他们,依然守护着贫瘠土地上的孩子们,是他们,托起了山区孩子们的未来!

结语

五天的支教时间并不长,在我们临走之前,还记得一个小女孩拉着我的手怯生生地问:“刘老师,你们下一次还来这里吗?”那一刻,竟不知道说什么好,我摸摸她的头:“会,我们一定会再来!”孩子们自发地用一篇《目送》作为对我们最后的告别,山间再次响起朗朗书声,稚嫩清脆的声音在连绵群山中环绕回响……

这时的我们似乎明白了徐本禹的选择——在大山深处,孩子们愿意驻足,教师们愿意停留,这就是爱的最好理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7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我是法梧不止浪漫

不是"花瓶",做"实力派"园艺价值叶大荫浓,干皮光滑,适应性强,各地广为栽培,为优良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又因其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并能吸收有害气体,对夏季降温、滞尘……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郑州法桐

盛夏傍晚,绿荫掩映。郑大工学院老校区外,抬头一片法桐遮盖的绿荫,脚下铺满黄色绒绒的果毛——这便是郑州老城区的样貌。作为一种优雅而不过时的行道植物,人们对法桐的热衷与无奈总是……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絮起絮落

飞絮是法国梧桐在特定时间内的一种生态学习性,是它在释放种子进行繁育。在果毛脱落的同时,新生的雄花序也会散落一定量的花粉。如果气温偏暖,部分悬铃木果球就会提前开裂,大风一吹,……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杭州法梧治理

法国梧桐成年植株在初夏时期会大量开花结果,球果开裂会产生大量的梧桐果毛,这种果毛称为梧桐絮。据统计,一株成年梧桐树每年可产生200-400个梧桐球果,每个梧桐球果大约产生200万-500万根果……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治理飞絮之杭州有妙招

法国梧桐成年植株在初夏时期会大量开花结果,球果开裂会产生大量的梧桐果毛,这种果毛称为梧桐絮。据统计,一株成年梧桐树每年可产生200-400个梧桐球果,每个梧桐球果大约产生200万-500万根果……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绿色烦恼

近年来各大城市的中,由绿植引发的问题广受关注,城市居民也倍受困扰。除了出行等生活上的困扰,“绿色过敏”也是一大难题。过敏性疾病人群正从稀少到增多,尤其是在青少年发病率越来越……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2021絮翩跹团队暑假实践总结

在2021年暑假期间,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的絮翩跹社会实践小分队就南京等市关于法国梧桐絮的治理与研究问题展开调查。在完成调研后,回望过程,我们团队总结如下:文献采访,弥……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法桐絮社会实践个人实践总结

自2021年6月10日确定选题,小组投入大量精力到搜寻信息中去。首先第一步是联系导师,经过官网研究方向搜寻、联系相关院系同学推荐导师等的步骤后,最终确定联系环境院陈赟老师成为我们本次……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烟台大学破冰实践队实践感言——前路困难,依旧前行
在今年暑假的烟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头顶炎炎烈日,在社区里,在街道中,不断的走访,只是为了给小区业主委员会成立难难题的解决做出一点有意义的贡献。7月13日至23日,烟台大学破冰实践队开展了关于小区业主委 …
烟台大学破冰实践队实践感言——少年意气风发上九天
“少年壮志,牟思同,意气风发上九天”,2017年6月1日,我结识了一群热情昂扬的少年,组成了破冰实践队这个大家庭,从此我们展开了业主委员会相关问题的调研。在历史两个月的调研路途中,我们努力着,感动着, …
保护水资源 就在当下
水是生命之源,怎样保护和循环利用水资源一直是人类永恒不变的课题。为了亲眼看一看如何循环利用水资源。绿城卫士来到郑州五龙口污水处理厂参观,一探究竟。郑州五龙口污水处理厂主要收集陇海路以北,嵩北路及桐 …
这个社会需要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是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诸葛亮把“静 …
西流湖公园调查
人们都说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对此我有很深刻的理解。但是在我经历了西流湖公园的调查之后,我对这句话有些不相信了,有些东西人们失去了也不懂得珍惜。曾是郑州一大美景的西流湖变成现在浅浅的一滩污水,人们还是 …
社会实践体会
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充分利用暑期时间,以各种方式深入社会之中展开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促进我们对社会的了解,提高自身对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
节水生活伴我行
水资源保护早已经提到大众眼前,水资源保护的口号可谓人人都能说上几条,但水资源保护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行的,我们要养成良好的节水护水意识,生活中一个小改变都可以为水资源。保护尽一分力,让节水生活伴我行。 …
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名列世界第六位。但是,众所周知我国是人口大国,故此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 4,是全球 …
水,不可失去的生命之源
水对我们的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人的生命一刻也离不开水,水是人生命需要最主要的物质。 而对人体而言的生理功能是多方面,而体内发生 …
予人温暖,温暖与人
予人温暖,温暖与人 今日我们进行了“角色大反转”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当半日老师的感受,引导他们认识到当老师的不易,尊敬老师的劳动成果在课上好好听课。让我们惊讶的是学生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