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支教,凝聚点点微光,终成烈焰之势
人才为兴邦之本,人才乃成事之基。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传播者,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离开人才的培养,国家社会都不会进步。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教育扶贫事业,致力于平衡城乡教育发展差距,青岛农业大学“锌”火相传小小化学家实践团赴济宁梁山刘庙村开展为期半个月的支教活动。
播散化学种子,点燃化学梦想
为激发学生们的科普科研兴趣,初步走进并了解化学,本团队共同打造社团特色化学科普课程体系,以基础化学知识、多学科结合的化学、走进化学专业课共三方面为导向,逐步引导学生推开化学的大门,开启一段奇思妙想的化学之旅。
在开学第一课中,学生们对初次相见的伙伴—化学,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老师,化学在哪里啊?”“老师,我身体里有化学吗?”为引导学生们揭开化学的神秘面纱,实践队员为学生打造了“青农化学科普宣传大讲堂”。以“一滴水有多少个水分子”为引题,从化学是什么,逐步深入到人体中的化学、生活中的化学,采取以文字为主、视频和照片为辅的形式,与实际相联系,通俗易懂的引导学生们接触并了解化学。
“为激发孩子们对化学知识的学习热情,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在进行化学科普宣传的同时,我们团队开展化学趣味实验篇章,共同打造有22个全新化学科普实验,带领学生探索新领域。”实践团队长高丽颖说。在上化学实验课“香草奶昔”时,实践队员吴京璇为学生们边讲述步骤边进行操作,当木棒搅拌均匀后实验杯内的混合物产生大量泡沫并迅速膨胀,仿佛一杯香甜可口的“香草奶昔”时,教室里发出“哇”、“这么神奇!”的感叹,学生们目不转睛地盯着神奇的现象,眼里充满了好奇。随后,吴京璇向大家解释了实验原理。最后实践队员将学生们分成六组,各组分发实验材料,引导孩子们进行操作化学实验。
支教一路同行,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的根与魂在乡村,耕者有其田,仓廉实而知礼节。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为进一步促进学生们对乡村振兴的了解、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感,实践团开展“乡村振兴”主题教育课。从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五个方面进行授课,涉及乡村振兴发展历程、现状、遇到的难题与解决方法、未来走向等问题,同时结合梁山市这些年发生的变化全方位多角度为学生们讲述乡村振兴,使学生们对乡村发生的巨大变化更加了解。实践团队员还分享乡村振兴的成功实例和故事,介绍那些为实现乡村振兴而做出努力的人们,并激励学生们好好学习,成人成才,以后更好地在乡村这片大舞台上,挥洒自己青春的汗水,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的宏图已经擘画,新的奋斗自此开启。我们唯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尽头、坚忍不拔的毅力,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在持续奋斗中书写新的辉煌,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绘就幸福生活的美好画卷!”
走进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红色文化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过程中创造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实践团开展“走进红色文化”党史宣讲活动,通过“二十大专题课、党史宣讲、重温经典历史事件”三步走,发挥红色文化成风化人的作用。在课上,实践队员通过知识问了解到许多孩子对二十大的基本情况一定的了解,但了解程度不深。在解读二十大报告时学生们眼睛炯炯有神,紧紧盯着黑板,眼睛里透出他们对党的崇敬与自豪。在重温历史经典时,开展“我的英雄”分享活动,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红色故事,分享自己心中的大英雄,追忆革命峥嵘岁月,体悟到先辈们矢志不渝、艰苦奋斗的精神,此项活动让学生们对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历程以及伟大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加深学生对党史的理解和热爱。
在红色文化学习课收尾阶段,召开了师生交流课。课上,学生主动举手进行发言:“老师,原来中国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强大的,我要好好学习,让中国变得更强,谁也不能欺负我们!”这位同学的发言引起了班级其他成员的附和,实践队员看到这一幕内心很高兴,透过一张张神色坚毅的面孔,看到了孩子们思想上的提高与改变。最后实践队员苏芮对这一主题进行总结:“时光流逝,见证时代的变迁,留下奋斗的足迹。昨天的奋斗,创造今天的幸福生活;现在的努力,是为了明天抵达新的高度!”
擦亮生态底色,赋能绿色发展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向学生传递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实践团开展生态文明专题课。专题课涵盖低碳生活、垃圾分类、健康生活三个部分,从认识名词、了解现状、如何践行、行动意义四个角度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生态保护意识,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在孩子们心中播散绿色生态理念的种子!
课上,以描写生态美好的古诗为引题,从小切口入手,通过古今环境的对比折射出当今生态环境存在很大的问题,通过让学生举例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让他们深切感受到生态环境受到的破坏,从而告诉他们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从绿色低碳出行到落实生活垃圾分类,从厉行“光盘行动”到节水节纸节电节能,从义务植树到担任民间河长湖长,低碳生活就在身边,点滴行动就能为美丽中国、低碳中国出一把力!
在三下乡的最后一天,实践团来到刘庙村的农作物基地,村委成员热情的引导着队员探索这片田地。这里种植了梨、韭菜和华夏神菊,梨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韭菜青翠欲滴、长势喜人,华夏深菊盛开如海、绚烂多姿。在这片土地上,梨、韭菜和华夏神菊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农耕景象图。韭菜地的主人用一口浓郁的乡音热情地向实践团描述着种植韭菜的过程,无论是土壤的选择还是水源的供应,他都谈得头头是道。在基地主人的介绍下,实践团深入了解了农作物的种植及发展情况,了解到农作物生长采用有机种植模式,他们利用农业废弃物制作有机肥料,减少化肥与农药的使用,采用生物防治,保护土壤的生态平衡,将农作物发展和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相结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锌”火相传小小化学家实践队始终贯彻“传播化学魅力,展现化药风采”的宗旨,践行科教兴国、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的战略,结合学科特色优势,利用学科优秀资源,将化学、乡村、党史、绿色知识传播更远更广。本次支教活动向刘庙村展示了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的学科特色,为乡村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47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