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常州学子三下乡:探索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之路

来源:常州工学院人文学院 作者:朱梦琪

(通讯员 朱梦琪)2023年7月5日,常州工学院“常州乡村振兴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焦溪古村,就焦溪古镇非遗传承与旅游开发这一课题,展开调研活动。据悉,该团队在进行社会实践的前期,就通过多方走访及线上查阅资料,了解到了焦溪有名的传统技艺——“黄石半墙”“二花脸”“焦溪扣肉”等,以及古村保护修缮和旅游开发的现状。“基于前期的调查研究,我们了解到焦溪古镇最大的特色是黄石半墙,到目前,焦溪古镇尚在建设中,为进一步了解焦溪古村的保护与开发,我们决定到实地进行采访调研。”团队负责人赵梦雨向记者介绍道。

图为团队成员在上网查阅相关资料。通讯员 朱梦琪 供图

实践团队在焦溪古村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入焦溪古村进行实地调研活动。“我们焦溪古村的建筑大多上半部分采用青砖,下半部分采用当地鹤山出产的黄石块做墙脚。人们是为了防潮、防洪、防盗而这样建造。”焦溪村工作人员赵大哥这样介绍道。“黄石半墙”是利用当地瞬山所产的黄石为主要建筑材料,综合北方垒石和南方石作形成的一种建筑工艺,总体呈现出“南地北风”的建筑面貌。在与当地村民的交谈中,团队成员了解到,自从政府启动修缮工作以来,为保护“黄石半墙”这一特有的建筑风格,焦溪古镇申遗指挥部门专门寻访了多位这门手艺的传承人,并且成功复刻了当时黄石砌墙、石灰拌稻草做成纸筋灰来勾缝的建筑方式。作为焦溪古镇的特色,“黄石半墙”的技艺能够保存下来,无疑是一大幸事。

图为焦溪古镇的“黄石半墙”。通讯员 周薇薇 供图

除了“黄石半墙”,焦溪社区居民委员会负责人刘志坚向实践团队成员介绍了焦溪古镇“一河、四桥、五街、十三弄”的独特空间格局。在穿镇而过的龙溪河上,一共有四座古桥,分别是青龙桥、咸安桥、中市桥,合称为“焦溪龙溪河古桥群”。刘志坚介绍道:“这四座桥中最有名的是三元桥,以‘三元’命名,就是希望古镇能够人才辈出,连中三元。”跟随着刘志坚的脚步,实践团队先后穿过四座古桥,并且认真阅读古桥旁边文保碑上面的内容,感受焦溪古镇的古朴与新生。团队成员朱瑶表示,站在横跨南街和南下塘的三元桥上,凝视缓缓流动的龙溪河水,仿佛时空的距离正在拉进。

随后,在焦溪古村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赵大哥的带领下,实践团队“拜访”了焦溪名门的古宅,有梁宅、承宅、是宅。“这些名门望族的古宅多建于清代,距今都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是江南这边典型的传统民居。通过近些年的修缮工作,古宅重现当日风光。”赵大哥如是说。进入古宅,实践团队成员“零距离”观察到宅子内部结构,地面上铺满了青石板,宅子的承重桩下都垫着石头。实践团队成员通过宅子中间陈列的古宅缩小模型图,对古宅的建筑结构有了大致的了解,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对古宅修缮工作的现状以及文物保护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表示,目前的修缮工作还是以仿制古物、尽可能不破坏原有建筑为主。

图为工作人员为团队成员介绍古宅。通讯员 周薇薇 供图

在考察古宅的过程中,实践团队成员注意到,一些古宅内部的墙面上挂满了介绍焦溪古镇的历史与特色的牌子,并且在一处拐角挂着正在播放焦溪古镇宣传片的显示器。“这主要为了向来焦溪游玩的旅客介绍焦溪古镇用的。”门外的保安大叔解释道。此外,为了进一步吸引游客的到来,焦溪古镇还开办了饭馆和民宿,在老街上能买到当地的特色美食——酒槽烤肉、团子、焦溪羊汤等。焦溪社区居民委员会负责人刘志坚表示,目前来焦溪古镇游玩的旅客有一定的基数,也有鲜明的旺季与淡季之分,但来游玩的旅客基本来自常州的周边城市。

图为焦溪社区委员会负责人与团队交谈。通讯员 周薇薇 供图

“目前,焦溪古镇保护和申遗的工程正稳步推进,将继续推进历史街巷风貌提升和院落修缮。”在焦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焦溪社区居民委员会负责人刘志坚热情接待了团队并与成员开展座谈会。她在与实践团队成员交谈中说道:“并且,社会各界对此也十分关注,经常有团队组织来到我们焦溪古镇做考察,共同探讨焦溪古镇的未来。”实践团队深入了解焦溪古镇的发展历程、重点方向及未来目标。团队成员也被焦溪古镇的文化底蕴深深折服,在现场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感悟,并对古镇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具有借鉴性的意见。例如,实践团队成员注意到,焦溪古镇没有专门设立旅客停车场和接待点,另外,古镇内部也没有醒目的地图指引,容易迷失方向。

对于焦溪未来的发展方向,焦溪古镇保护发展中心副主任汪春义也有自己的见解:“我们看到了那些由于过度商业化而导致失去本真和特色的古镇,对焦溪发展的定位做了重新思考:主客共享的社区型古镇,未来,焦溪不一定会成为一个景点、网红打卡点,但一定会成为一个社区主人为主的,这样一个生活生产为形态的古镇。”

通过本次调研活动,团队成员深刻了解焦溪古镇“通过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可持续地精细修复”的核心理念,也近距离体验到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明白了物质文化遗产历史、艺术和科学的价值,以及古村保护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团队成员表示,今后会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统筹好保护、利用和传承的关系,为构建美丽和谐的古旧村落生态系统,贡献青春力量,彰显青年担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97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物电学院举行2021届考研复试模拟会

为了确保2021届物电学院考研复试的顺利进行,帮助考研学子掌握面试技巧,提高复试能力。物电学院于3月16日在明理楼0125,0126教室同时举行2021届考研复试模拟会,考研复试的指导员老师和2021届考…… 物电宣传部 德州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物电学院开展无偿献血宣讲活动

为了弘扬雷锋精神,培养物电学子的公民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引导物电学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其社会责任感,发扬无私奉献的品质,物电学院青志部于3月17日开展无偿献血…… 物电宣传部 德州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物电学院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

为了响应学校卫生大扫除的号召,弘扬雷锋精神,培养同学们的劳动精神、激发同学们爱护校园环境的热情。物电学院于2021年3月11日在明理楼0126教室开展“志愿服务进校园,义务打扫献爱心”义务…… 物电宣传部 德州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物电学院开展“文明共享 绿色出行”志愿服务活动

随着共享单车的使用率日益增加,校园内难免出现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现象。为提高同学们摆放单车的自觉性,为校园文明建设做出自我贡献。3月12日,物电学院青志部决定开展“文明共享绿色出…… 物电宣传部 德州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物电学院开展植树节志愿服务活动

为锻炼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物电学院积极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号召,为保护环境贡献一份薄弱力量,在团总支的带领下于2021年3月12日在德州学院东校…… 物电宣传部 德州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物电学院配合青年志愿者联合会举办“献血车进校园”活动

为了动员大学生们积极献血,发扬大学生奉献精神,增强大学生们志愿服务意识。物电学院团总支决定协助青年志愿者联合会于2021年3月20日完成“献血车进校园”活动。3月20日清晨,物电学院青志…… 物电宣传部 德州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物电学院举行第二届物联网专业卓越班开班仪式

为适应国家培养卓越人才的重大战略发展需求,推进学院校企融合工作走向深入,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与中兴教育集团合作,以培养物联网工程卓越人才为目的,在圆满实现第一届物联网专业卓越…… 物电宣传部 德州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宿舍“冬季安全大检查”活动

严寒将至,为了在保障全体同学的生命财产安全,营造安全、整洁、舒适的寝室环境,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于2020年11月23日组织学院全体同学对寝室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与寝室大扫除活动。物电学院…… 物电宣传部 德州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超市志愿暖冬行,福满新春情意浓

中国青年网临沂1月24日电(通讯员李佳恒)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递新春的美好祝福,营造温馨和谐的节日…

以小家之力量,净大家之环境

中国青年网临沂1月22日电(通讯员李佳恒)为了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衿逐梦,…

品味赛鸽文化,唱响时代浪潮

中国青年网临沂1月22日电(通讯员李佳恒)为助力赛鸽在赛事中绽放光彩,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衿逐梦,学思践行”实践…

镇巴民歌之声:探访民间穿唱者的艺术之旅

2025年1月26日,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镇巴民歌项目小组成员张冰山和唐安纳两位同学对民间传唱镇巴民歌的康树兵先生…

寒假社会实践“红心研墨”:开启教育新篇,擎起知识明灯

导语:寒冬凛冽,却挡不住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团队中姜雯、田浠彤、张秀丽、丁浩然四位志愿者的炽热之心。他们…

最新发布

湖科学子三下乡:志愿微光汇炬火,点滴希望护童心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31日电(通讯员杨敏)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切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为社会教育贡献青春力量,我校决定组织开展湖北…
探寻锡镶历史,领略指尖魅力
沿着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足迹,曲阜师范大学“非遗探查”实践队队员于2023年7月14日前往威海锡镶文化艺术馆拜访了威海锡镶第五代传承人李江玉老师,由此探寻威海锡镶历史,领略媒介力量赋能非遗的独特魅力。…
椽承三下乡:梦想起航,点亮乡村的未来
今年暑假,我们椽承三下乡团队参与了一次支教活动,以点亮乡村未来为使命,前往孝感陡岗镇中心小学进行支教。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教育的重要性,并从中收获了许多宝贵的心灵触动。首先,最大的…
“环境勤整治,家园换新颜”志愿服务活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假期的“返家乡”实践活动,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过渡的作用。期待自己能够学有所得,更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回报家乡,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2023年7月21日至7月27日,我在安徽…
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筑牢民族团结之心
参观博物馆,品历史文化。7月6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勇担青春新使命,民族团结我践行”实践团来到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博物馆,通过对陈列的少数民族服饰、饰品的观赏以及与当地居民采访交流的方式来…
重庆学子“三下乡”|传承志愿薪火,推普助兴启航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寻燎原星火·助乡村振…
读懂锡镶之美,传承技艺之根
为深入了解威海锡镶制作技艺,探寻新时代民俗文化的传承路径,助力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和传承,2023年7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非遗探查”社会实践队队员前往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威高民俗文化邨开展实…
安工大学子赴井冈山:燃起中国革命的启明灯
步入井冈,漫步苍穹;千峰相连,龙蛇奔放;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情;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正是有了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才使革命的星星之火燃遍中国大地。7月26日,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赴井冈…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寻访安徽红色地标——渡江战役纪念馆暑期实践心得
在漫长的大一生活结束之时,我们迎来了大学生涯中的第一个暑假,而在这个暑假之初我们决定进行一次暑期实践活动,目的地是渡江战役纪念馆。在7月4号下午1点我们于馆前集合,随后参观了纪念馆中的各个部分,这…
心相连血相融——“传递暖流”爱心血站社会实践队
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血是爱心献的体现,帮助病人解除病痛、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无偿献血又是主要来源。2023年7月6日,微电子与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