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常工学子三下乡:垃圾分类 从我做起

来源: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黄冠男

垃圾的大量产生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危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长,人类向大自然抛弃的废品越来越多,大自然已经变得伤痕累累了。未经处理的工厂废物废渣和生活垃圾简单露天堆放,占用土地、破坏景观,而且废物中的有害成分通过刮风进行空气传播,经过下雨进入土壤、河流或地下水源,给城市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严重危害人类的生活健康。垃圾处理的不重视、如何处理垃圾的分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实践的主要内容为,垃圾分类处理是否得到实施,马路上是否存在乱扔垃圾的现象,以及大街上和小区里的垃圾桶情况和保洁情况。我所开展活动的场所是扬州市高邮市帝京龙庭小区及高邮市生态环境局。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查:1、访谈法。即通过身边的人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以及做法,从而进一步了解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垃圾分类的做法。2、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图书馆以及网络文献资料的查询,了解科学的垃圾分类处理方法,并为本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3、观察法。通过对不同街道上人的观察,了解垃圾分类处理是否人人做到。

首先,我在社区内进行走访,访问居民们对社区内垃圾处理的看法。大多是垃圾分类不够到位,一到夏天就经常会有恶臭味。居民们都期待垃圾问题能够早日被解决。其后,我采访了我的朋友们关于他们学校里垃圾的处理情况,情况好像也不太尽如人意,宿舍楼下垃圾堆积如山,是不是散发出恶臭味,使得他们每每经过都要屏住呼吸。最后,我在垃圾桶旁观察了人们扔垃圾的活动,似乎只有一少部分人进行了垃圾分类。人们垃圾分类的观念似乎并不强,说明宣传还不够到位。垃圾分类应该从你,从我,从我们做起。

在现代化城市中,垃圾作为城市代谢的产物曾经是城市发展的负担,世界上许多城市均有过垃圾围城的局面。而如今,垃圾被认为是最具开发潜力的、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既是对垃圾认识的深入和深化,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等,这三种主要垃圾处理方式的比例,因地理环境、垃圾成份、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不同而有所区别。垃圾分类,需从小事做起,从我们做起。

做好垃圾分类不仅对于社会有所帮助,对于中小学生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借机学习到更多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文明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现阶段,垃圾分类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生活在城市里,我们有义务为城市的清洁尽职尽责,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我们无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双手对这些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将垃圾分门别类,让垃圾能够物尽其用,该回收回收,该处理处理,这样对我们的生活既造成不了负担,同时也能让垃圾再利用,为我们的环保助力。垃圾分类不是靠制度一夜之问就能实现的,可能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和坚持。习惯決定效果,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生活习惯,助推垃圾分类成为“城市新时尚”。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更需要以身作则,做好垃圾分类,为地球的美丽做一份贡献,节能减排,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好一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09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感谢您 献血者——巢院学子敢奉献

中国青年网合肥7月21日电,2024年7月12日至7月17日,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感谢您献血者”献血知识普及实践团在安徽环巢湖地区开展社会实践。血液是拯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物质,至今仍无法…… 刘坤 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查看全文 >>

血液连接心灵,爱心润泽乡间

中国青年网合肥7月22日电(通讯员金宇航、王诗颖)2024年7月12日至7月16日,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感谢您献血者”献血知识普及实践团在安徽环巢湖地区开展社会实践后返回家乡。此次社会…… 刘坤 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查看全文 >>

巢湖学院返家乡:献热血,献爱心

中国青年网合肥7月21日电(通讯员彭真)2024年7月12日至7月16日,一支由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在校大学生组成的“美丽中国实践团”在环巢湖区域结束后返家乡展开了一系列志愿服务公益活动…… 刘坤 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查看全文 >>

无偿献血传真情,助力生命暖人心

在这次三下乡的活动中,我们承担了宣传献血知识的重要任务。一开始,我对这项任务充满期待,同时也有些许忐忑。我期待能够为社区的朋友们带去一些他们可能缺乏的知识,也忐忑于自己是否…… 刘坤 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查看全文 >>

心连心,血融情——巢院学子返家乡

坚定、彻底、纯粹,是中国人不懈追求的至高境界。《易·乾》曰: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实践能力、丰富自身经历、提高公民对献血的认识…… 刘坤 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查看全文 >>

巢湖学院:献热血,献爱心

中国青年网合肥7月15日电,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的一群热血青年们,组成了一支特殊的实践团队——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赴环巢湖献血知识普及实践团队,旨在宣传“献出热血,奉献…… 刘坤 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查看全文 >>

环巢湖边的义举:数学与大数据学院学子开展献血知识普及与调研

中国青年网合肥7月16日电,7月上旬,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的一支志愿者团队来到环巢湖地区开展了为期五天的献血知识普及调研活动。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当地居民对于无偿献血的认…… 刘坤 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查看全文 >>

心连心,血融情

在2024年7月15日,巢湖学院的一群热血青年们,组成了一支特殊的实践团队——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赴环巢湖献血知识普及实践团队。他们走进了巢湖市凤凰山街道,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献…… 刘坤 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

4月2日,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在教学楼2-402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此次会议由翻译教研室主任王鑫主持,翻译教研室全体无课教…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赴新乡、焦作开展专升本招生宣传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专升本招生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专科毕业生报考,外国语学院招生宣传小组前往新乡学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焦…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最新发布

淮师学子三下乡:走进安徽博物馆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响应淮北师范大学“百年百图展党史,点亮八皖谱新篇”巡展宣讲活动的号召,2023年7月15日…
湖北学子三下乡:支教相伴时光,欢乐温暖同行
中国青年网恩施7月12日电(通讯员周国薇)为了助力农村小朋友们的全面发展,同时锻炼实际教学经验,蒲公英计划支教队在楂树坪中心小学开展针对农村儿童的课堂教学,为不同年段小孩子们的衔接做好准备,使他们…
河南城建学院三下乡:参观遵义会议会址
红色不仅仅是一种颜色,更是一种精神。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的转折点在于贵州遵义会议,这个地方成为了中国革命史上极为重要的遗址。在遵义会议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遭受了挫折。但是在遵义会议上,毛…
追寻历史足迹,感洛阳之风采
在7月3日至7月7日期间,为了增强中华文化自信,改善社会风气,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党的精神,提高广大大学生的精神文化涵养与素质,并有效地加强自身建设,湖北第二师范学院2023年椽承社会…
湖北学子三下乡:立足特色产业,逐梦乡村振兴
大学生网报黄冈7月15日电(通讯员王敏煜)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我国乡村产业发展虽有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产业链短、创新性低等问题。为深入了解乡村各类产业,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于…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023年“暑期学术夏令营”圆满结束
通过前期的夏令营活动,营员们对武汉理工大学的校史校情、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人文环境与科研氛围有了充分的了解。为了更好地发挥本次夏令营双向展示、双向了解、双向选择的平台作用,2023年7月15日,资环学…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艺术海报宣传非遗文化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心系非遗,探访涪地”实践团:艺术海报宣传非遗文化为深入发掘、传承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坚定文化理念,实现非遗文化进一步创新发展。为此,…
沅陵龙舟世代传,二酉花船争先锋
中国青年网怀化市7月16日电(通讯员:周弋戈田杰周宇煊曹爔元)2023年7月6日,为了解当地的传统龙舟文化,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凝聚青春力量,筑梦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促进团赴怀化市沅陵县二酉苗族乡进行实地调研…
又是一年盛夏,我们再相遇
大学生网报宜昌7月16日电(通讯员张语嫣)为献礼党的二十大,用奉献赤诚践行当代大学师范生的责任和使命,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自强思源”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高坝洲镇中坪村进行为期17天的支…
“益”路同行,了解残翼蝴蝶的美
实践队成员在搀扶范斯淼同学行走实践队成员在与范斯淼同学交谈实践队成员在帮忙打扫卫生实践队成员与范斯淼同学合影(通讯员:袁思雨)为了了解家庭困难的残疾人的日常生活,7月5日下午5:30,“益”路同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