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沅陵龙舟世代传,二酉花船争先锋

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作者:周弋戈 田杰 周宇煊 曹爔元

中国青年网怀化市7月16日电(通讯员:周弋戈 田杰 周宇煊 曹爔元)2023年7月6日,为了解当地的传统龙舟文化,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凝聚青春力量,筑梦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促进团赴怀化市沅陵县二酉苗族乡进行实地调研。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赢千雷。”在疫情结束后的首个端午节,沅陵人民终于盼来了他们最期待的盛大活动——赛龙舟。时隔四年,辰河之上浩浩荡荡的赛龙舟画面又浮现在眼前,吸引了数十万龙舟爱好者的围观,热闹空前。

适逢其时,来自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赴怀化市沅陵县二酉苗族乡“凝聚青春力量,筑梦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促进团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二酉苗族乡的花船在本次“龙腾潇湘”中国·沅陵2023年“沅陵酱酒”杯传统龙舟大赛的四十支龙舟队伍中荣获第四名。在沅陵传统龙舟中,龙舟分为白船、黄船、红船和黑船。从古至今,各村的桡手仅能登上属于自己村的、经过上千年传承下来的那种颜色的龙舟,但是现在为了集全乡之力,组建一支精英团队参加比赛,为乡争光,因此聚集了各村来自不同颜色船的桡手,组建的龙舟队因此得名“花船”。

沅陵是传统龙舟发源地,以“传统龙舟之乡”著称,距今有几千年的历史。孙军叔叔向“凝聚青春力量,筑梦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促进团介绍,沅陵的龙舟赛是为了祭祀盘瓠,相传盘瓠是帝喾时代的人物,最终落户于沅陵半溪。盘瓠死后,族人们延巫请神,为其招魂。因为沅陵山多水密,巫师不知他魂落何处,就让族人们打造一只龙船,逐溪逐河地寻找呼喊,后来演变成划船招魂的荆楚巫祭活动。最后,这种巫祭活动发展成为竞技比赛的形式,逐渐演变为现在的龙舟赛。

为了深入了解沅陵当地的龙舟文化,孙军叔叔带领“凝聚青春力量,筑梦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促进团去到了二酉花船的优秀锣手——史光林老爷爷家对他进行采访。史光林爷爷乐观开朗,当队员问到他的年龄,他自豪地说:“我与祖国同朝晖!你们来猜猜我多大年纪?”有队员立刻答道:“七十四岁!”史爷爷眼睛一亮,竖起大拇指夸奖:“真聪明!”

史光林爷爷是一位拥有着几十年党龄的老党员,他从18岁时便成为了一名桡手,刚开始时和队友配合很不熟练,龙舟摇摇晃晃,在练习时经常翻船,令他们十分挫败。但是史光林爷爷回忆,锣手是龙舟队伍的灵魂之一,他记得当时的锣手,不论在什么情况,即使是掉进水中,也不会放开手中五斤重的锣,因此他深受激励,下定决心努力练习,后来因为优秀的表现,担任了二酉花船的主力,成为了一名锣手,和鼓手默契配合,帮助桡手们掌握节奏。在今年6月,他获得了“龙腾潇湘”中国·沅陵2023年“沅陵酱酒”杯传统龙舟大赛中优秀锣手的荣誉称号。

古稀高龄还有充沛的精力去参加如此高强度的竞技运动,得益于史光林爷爷硬朗的好身体。当问到他保持身体健康的秘诀,他满面红光地列举:每天跑步两三公里、散步都是再普通不过的日常,除此之外,在每届龙舟大赛之前的一个月,龙舟队也会各自举行训练。训练用到的龙舟就是各队的参赛龙舟,桡手们需要将许久没有使用的龙舟从龙船亭中抬出运至码头,举行下水关头仪式。由盛装出席的巫(司仪官的当地称呼)供祭品上香,手拿斧头将两根连着红色流苏的木条钉进船头下方,再左手擒一只鸡,右手拿着斧头,站在龙头前嘴里念念有词,取鸡颈血绕船一周洒在地面,同时有一对童男举着火把绕船奔跑一周后到船头,用力将火把向江中抛出。下水关头仪式寓意着祈求当地风调雨顺,百姓平平安安,参赛队员在龙舟比赛中可以取得更好的名次。

关于二酉苗族乡中几个地方的名字由来,孙叔讲述了一个当地人耳熟能详的故事。相传二酉龙舟队在一次龙舟大赛中拔得头筹,得胜归来,行至二酉山下时,河面上突然刮来一阵狂风,一人高的浪花卷得河水腾涌,龙舟如老龙翻身一般直接被大浪掀翻,继而水面归为平静,有一对桨突然从水面浮出,因而浮出的地方被称为桨家村;不久之后,头桡从水面冒出,围观的百姓欢呼雀跃,于是将那个地方称为龙船坪;又过了一段距离,龙船嘴在河面浮出,大家便给那个地方取名为青龙嘴。

悠久的历史长河孕育出了沅陵县独有千秋的传统龙舟文化,经过本次走访调研,“凝聚青春力量,筑梦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促进团的成员真实感受到了地方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深刻意识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希望广大青年能够保持对传统文化追寻与探索的热情。

图为史光林爷爷给实践团讲述个人经历和故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陈开拓 供图

图为孙叔给实践团讲述地方名字由来。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夏颖 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史光林爷爷的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吴冕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09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古老的唢呐奏响新时代的乐章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6日调研团队来到歇马村,走访调查石鼓镇另一传统文化“青山唢呐”,通过前期走访调研团队准备采访青山唢呐的传人易礼强老师,调研团队到来时,易老师正……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油纸伞传承不进则退的过程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5日,骄阳似火的七月正如调研团队的热情,随着两天对油纸伞的走访,调研团队对油纸伞的热情逐渐高涨,按捺不住心中对制作油纸伞工艺的向往,25日上午,调研团……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相见石鼓镇以油纸伞结缘。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3日,一场大雨不期而至,雨过天晴,清爽怡人,大雨过后的石鼓镇没了之前的酷热。调研团队开始了今天的石鼓镇传统文化的调研工作,今天的工作依然着手油纸伞的走……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伞可再造,人却难寻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4日,通过两天在镇上走访,调研团队已经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了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权威的分析,调研团队来到了石鼓镇乡政……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石鼓油纸伞——三尺伞面画尽历史

2018年7月22日,调研团队从湘潭大学出发来到湘潭县石鼓镇,走访调研油纸伞的制作工艺,诗经里对七月的描述为“七月流火”,而湘潭县这边的天气正是如此,上午到达时还是艳阳高照,酷…… 刘泽湘,连华。 湘潭大学学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最新发布

常工学子三下乡:垃圾分类 从我做起
垃圾的大量产生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危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长,人类向大自然抛弃的废品越来越多,大自然已经变得伤痕累累了。未经处理的工厂废物废渣和生活垃圾简单露天堆放,占用土地、破坏景…
湖北学子三下乡:立足特色产业,逐梦乡村振兴
大学生网报黄冈7月15日电(通讯员王敏煜)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我国乡村产业发展虽有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产业链短、创新性低等问题。为深入了解乡村各类产业,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于…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023年“暑期学术夏令营”圆满结束
通过前期的夏令营活动,营员们对武汉理工大学的校史校情、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人文环境与科研氛围有了充分的了解。为了更好地发挥本次夏令营双向展示、双向了解、双向选择的平台作用,2023年7月15日,资环学…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艺术海报宣传非遗文化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心系非遗,探访涪地”实践团:艺术海报宣传非遗文化为深入发掘、传承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坚定文化理念,实现非遗文化进一步创新发展。为此,…
又是一年盛夏,我们再相遇
大学生网报宜昌7月16日电(通讯员张语嫣)为献礼党的二十大,用奉献赤诚践行当代大学师范生的责任和使命,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自强思源”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高坝洲镇中坪村进行为期17天的支…
“益”路同行,了解残翼蝴蝶的美
实践队成员在搀扶范斯淼同学行走实践队成员在与范斯淼同学交谈实践队成员在帮忙打扫卫生实践队成员与范斯淼同学合影(通讯员:袁思雨)为了了解家庭困难的残疾人的日常生活,7月5日下午5:30,“益”路同行服…
一师学子”三下乡“:遇见童心,筑梦同行
大学生网报讯(通讯员袁伟杰段十怡孙好)7月13日上午八点,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赴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洪山镇“数荟星源”党史学习教育团的老师们正式与80余名留守儿童学生在洪山镇双林中学初次会面…
中国矿业大学“踏徐州大地,寻苏轼精神”书香实践团赴徐州市燕子楼开展社会实践
7月14日,中国矿业大学“踏徐州大地,寻苏轼精神”书香实践团在徐州市燕子楼开展研学活动,为游客带来苏轼作品的朗诵与赏析并宣讲苏轼精神。燕子楼秀丽典雅,古朴美观,是典型的苏轼徐州文化景区。上午9时,…
河南城建学院三下乡:寻访乡村知青,探寻基层情怀
从群众屋檐下到同坐板凳上,从田间地头到灶前炕头,从泥地仟陌上的“泥土味”到群众产业的“飘香味”,处处都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办公桌”,处处都是为民奉献的“服务台”,处处都是党员干部磨砺自己、提…
河南城建学院三下乡:参观竹沟革命纪念馆
2023年6月26日,河南城建学院外国语学院“传薪火,续华章”返家乡服务队到竹沟革命纪念馆进行“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图为工作人员向游客宣传红色文化,讲解红色精神弘扬红色文化,共同营造红色氛围。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