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解放前,调顺村种植粮食作物,自产自销。新中国成立后,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958年,全村种植粮食作物面积80多公顷。1962年起,调顺村根据上级的指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实行粮菜挂钩,部分稻田改为菜地,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相应减少。1985年后,房地产业、工商企业不断占用耕地,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粮食产量大幅减少,至2016年,调顺村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3公顷,年总产量63.6吨。
调顺村种植的水稻绝大部分是灿稻,而梗稻和糯稻较少,每年分早晚两造种植。调顺村民多数利用菜地进行育秧。1958年,调顺村所种的水稻由于缺水,亩产只有185千克。1962年后,调顺村部分稻田改为菜地,水稻种植面积有所减少。1983年后,由于调顺岛缺水,不宜多种蔬菜,便把原来改为菜地的稻田又恢复种植水稻,1990年全村水稻种植面积达75公顷。后来,由于房地产业、工商企业占去部分土地,水稻面积逐步减少,至2016年,全村水稻种植面积8.9公顷,年总产量约48吨。
(图为农民收割水稻 源于《调顺日志》)
历史上,番薯是调顺村民的主粮,调顺村民历来都种植番薯。20世纪50年代初期,番薯在填饱农民肚子中打扮着重要角色,后又因番薯容易种植,而且产量高,番薯叶和茎可作养猪饲料。1964年,调顺村种植番薯面积30多公顷,总产量600多吨。1985年后,番薯种植面积逐步减少,至2016年全村种植番薯2公顷,总产量约4.5吨。
调顺村民种植玉米以甜玉米为主,品种有粤甜1号、粤甜2号、农甜3号、穗甜1号。2000年前,村民种植玉米较多,后来逐渐减少,至2016年,村民只在边角地种植,全村玉米种植面积仅有0.6公顷。
撰稿人:杨菁菁
供稿单位:岭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春织者”社会实践队
初审:梁美兰
复审:许嘉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86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2025年2月19日,我院在教科楼402会议室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缑星主持,全体专兼职班主任参加。会议伊始,缑星传达了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的会议精神,强调学生安全是学院工……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加强我院团支部的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团支部管理制度,提高基层团建工作水平,12月26日,我院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办团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专职辅导员杨艺卓参与并指导活动,学生会主席……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艺术创造力,展示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成果。12月24日,教育科学学院于逸夫楼报告厅举办“一生一技”儿童舞蹈编创大赛。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课老师朱欲晓、……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12月19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希望杯”演讲比赛决赛在教科楼109会议室开展,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老师有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孙天义、科研与研究工作秘书段海岑、专职辅导员杨……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12月18日,教育科学学院在教科楼402会议室进行了2024年先进班集体评选活动。院党委副书记缑星、专职辅导员杨艺卓、田园老师、23级班主任李慧丽、徐华伟以及22、23级班长参与此次会议,会议由团……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给考研学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助力他们坚定信念,勇敢追梦,12月18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楼前举办2024年“研途星芒,助梦启航”信封传递活动。教育科学学院专职辅导员杨艺卓参……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12月17日,信阳师范大学谭山校区2024“阳光冬季”校园马拉松在校园内激情开跑,教育科学学院的师生们积极参与,充分展现坚忍不拔的体育精神与昂扬向上的青春风采。比赛开始前,学校于北门举……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12月12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典礼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学工部副部长王忠磊、院党委书记房加帅、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孙天义,2022级入党积极分子参加……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